本文目录一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做好夏粮收购,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民朋友来说,只要家中的粮食还未出售,就会时刻关心粮价的涨跌问题。之所以选择把粮食储存起来,就是想等到一个满意的价格再出售。
今年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信息称,今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15元、124元、129元、131元,较上年分别提高2元、2元、1元、1元。
进入7月份,各地夏粮小麦集中上市,主产区全面进入收购高峰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新麦质量安全监测显示,今年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目前主产区新麦收购均价在每斤1.55元左右,同比高0.3元左右。最近东北粳稻上涨明显。7月4日,虎林米业继续上调圆粒稻谷收购价格,出米率66%为基准,水分14.5%,收购价格1.36元/斤。
国内小麦价格震荡运行为主。面企价格涨跌互现,主要是到货量偏低,吸引粮源,而粮库频频调价;基层方面,粮点收购价集中在1.5-1.54元/斤,目前处于买方市场,贸易商走货困难,多观望为主。预计短期内价格或将弱势震荡运行为主,终端压价收购加上天气影响,多以震荡为主,市场购销博弈,后期关注售粮进度以及粮库进度。另外目前玉米主流入厂价在1.44-1.49元/斤,蠢蠢欲动的饲料厂也随时等候合适价位增加采购,玉米价格依然对新小麦行情具有支撑作用。
目前,夏粮收购正在进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各地优化收购流程,提升现场服务,让农民卖放心粮、舒心粮;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广“互联网+收购”,引导农民有序售粮。切实加强夏粮收购工作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害农行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这些年,***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8月31日晚间,奥康国际(603001)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一致行动人股东王晨发来的通知,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转让公司15%股份,转让价合计6.25亿元。
公告显示,奥康投资于2018年8月30日与非关联境内自然人许永坤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公司2005万股;王晨于2018年8月30日与非关联境内自然人项今羽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公司4000万股。
在此次交易中,许永坤需要共计支付2.09亿元,项今羽需要共计支付4.16亿元,折后转让价格为10.4元/股。8月31日,奥康国际收盘于11.4元/股。换而言之,此次交易相当于市场价9折。
查询显示,奥康国际实际控制人王振滔,持有奥康投资90%股权、王晨持有奥康投资10%股权。王晨系王振滔之子,与王振滔及奥康投资构成一致行动关系。转让完成后,奥康投资持股数降至1.11亿股,持股比例将从此前的32.73%降低至27.73%;王晨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项今羽将持有公司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9.98%;许永坤将持有公司20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
权益变动书显示,奥康投资、王晨减持奥康国际股份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无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财报显示,奥康国际近年的业绩表现不佳。2015年,奥康国际的年度净利润曾达到了3.9亿元,而到了2017年底,公司年度净利润已降至2.26亿元。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奥康国际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3亿元,同比微降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减少4.05%。
值得注意的是,8月25日,奥康国际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延期购回及补充质押的公告》,截至公告日,奥康投资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73%。其中已质押股票共计1.31亿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9.93%,占公司总股本的32.71%。
根据权益变动书披露,大手笔受让奥康国际的许永坤、项今羽,前者来自嘉兴市;项今羽则来自温州市,与奥康国际所在地同处一地。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许永坤和项今羽,未有在境内外其他上市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情形。二者到底是何方神圣?网上几乎没有二者的公开报道。
公告显示,项今羽和许永坤增持奥康国际股票的目的,是基于对上市公司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的认同,及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无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计划。不过,许永坤有未来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含5%)的计划。
随着国内气温的升高,大米俨然已进入了季节性淡季,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但原粮稻谷方面仿佛未受到影响,部分地区稻价还在呈稳中小幅上涨趋势。那么稻价会迎来全面上涨吗?以下是笔者针对南北方各品种的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粳稻原粮见底
东北产区自4月份以来稻价便开启了上涨模式,但这种涨幅也是相对于21年产原粮为主,主要是年初跌的多,只不过当前回归至合理水平,作为农户实际受益非常小。圆粒水稻托市量较大,市场所剩可流通的粮源不多。当下均依靠国家临储以及中储粮获得。自3月份国家临储投放以来,上周黑龙江临储粳稻成交向好。5月31日*收购价稻谷共计投放90.9万吨,成交5.36万吨,周比增加3.43万吨,本期成交率为5.89%%,较上期提高3.74%;*价2660元/吨,*价2480元/吨,均价2586元/吨,涨30元/吨。其中,黑龙江计划销售21.7万吨,成交4.18万吨,成交率19.28%,提高15个百分点。*价2660元/吨,*价2560元/吨,均价2598元/吨周比下降9元/吨。吉林、辽宁两省随着疫情的好转,稻谷现货价格也在呈稳中是上涨趋势,并且市场可消耗的粮源也不多。
籼稻易涨难跌
如今正值夏粮收购时节,国内籼稻流通量下降,但部分地区补库工作还未结束。主产区中晚籼稻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一方面,基于2020年屯粮亏损,2021产米业工厂库存量不多,如今基层粮源已基本见底,后期生产仍有缺口。以丰粮优为例,主产区起步价已达到1.3元/斤,上涨幅度在0.02-0.03元/斤左右。部分地区净粮已涨至1.35元/斤车板价、黄花占稻谷1.4元/斤以上,局部地区逐渐向1.5元/斤大关靠近。在6月1日中储粮江西分公司进行购销双向稻谷,其中19年产中晚籼稻成交价1.28元/斤,采购入库的2022年产中晚籼稻为1.34元/斤,国标三等粮,入库时间为11月份,由此可以看出未来籼稻价难落,况且2020年中晚中晚籼稻未启动托市,随着原粮不断的消耗,后期国家临储也将扩大21产中晚籼稻的投放范围,底价高,届时对当前市场稻价有一定的支撑。
糯稻库存占多
虽然端午备货工作已结束,但糯稻现货价格影响不大,下跌跌幅不明显,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小幅上涨趋势。如今南北方基层粮源已不多,北方产区部分米业或贸易商仍有库存的计划。东北产区粳糯稻质量较高的到厂价不低于1.35元/斤,整米率可达到65%.,变白率达到90%以上。安徽产区粳糯稻价格多在1.42元/斤以上。进口糯米对国内市场冲击相对有限,主要是量少价格高,籼糯稻已基本见底,主产区收购基本是无量的状态。
综上所述,如今国内疫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都在努力复工复产,届时市场流通性大幅提高,对大米的需求也有望增加,米市或出现淡季不淡的行情。库存少的米业可适当采购优质粮源贮存,一旦需求增加,稻价或在此基础上继续小幅上涨。众所周知,大宗商品涨幅都比较高,特别是今年新季小麦开称价已较去年同期高开0.2元/斤以上,大环境下适度的上涨可带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2022年农户在农资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一旦粮贱伤农也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欲了解更多稻米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中国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rujinm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中国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中国粮油信息网 尹秀颖)
劳动节假期后,国内豆类油脂行情呈逐步回落态势,受到5月4日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国外炒作马棕MPOB报告前瞻预期偏空、传言印尼或取消出口禁令、美原油价格走低等拖累。直到5月10日午间马棕MPOB报告公布后,连盘油脂又企稳横盘震荡。中国粮油信息网辛显明在此聊聊近期市场炒作题材、以及后期关注点。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截至5月10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约11425元/吨,大连地区约11300元/吨、天津地区约11340元/吨、日照地区约1131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11450元/吨、东莞地区约1160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11450元/吨左右。
MPOB报告上调库存和产量,但不及预期
5月10日中午12:30,马来西亚棕榈油(MPOB)公布月度供需数据报告。马来西亚4月棕榈油产量为1462021吨,环比增长3.60%。出口为1054550吨,环比减少17.73%。库存量为1641994吨,环比增长11.48%。进口为76395吨,环比减少9.99%。
作为对比,5月6日据彭博调查前瞻预期,马来西亚2022年4月棕榈油产量料为148万吨(市场预估145-148),较3月环比增加4.96%;出口料为110万吨(市场预估108-120),较3月环比减少13.39%;库存料为166万吨(市场预估155-166),较3月环比增加12.9%;进口料为8万吨,较3月环比减少5.7%。
可以看出,虽然本次报告的最终数据显示,马棕上调库存和产量预估,但幅度不及此前机构预估,也处于市场预估区间内,本应发挥的利空作用被上周五的市场前瞻提前消化,本次报告整体发挥中性作用,5月10日午后连盘豆油、棕榈油横盘震荡。
短期食用油脂着重关注印尼政策变化
现阶段,外盘豆类油脂市场缺乏主线炒作题材。国际上俄乌冲突相对僵持,近期食用油脂波动与其联系的紧密性下降,不过在双方和平前也支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截至2022年5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12%,落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6%、去年同期的39%以及五年均值的24%。美豆刚刚播种,后续可能会炒作天气和播种进度,对豆油等油脂的影响力或不及对粕类商品影响大。
本月期间,笔者认为油脂市场需着重留意印尼方面的政策调整。印尼自4月28日起停止出口毛棕榈油和精炼产品,以控制当地食用油价格的飙升。印尼首席经济部长表示,该禁令将持续到全国散装食用油价格降至每升14000印尼盾(0.9619美元),相当于每公斤15500印尼盾。
5月10日,马来种植业和商品部部长表示,印尼7月份出口禁令有望解除,届时棕榈油价格可能大幅调整。考虑到印尼作为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4月底有机构调研印尼棕榈油库存已超500万吨,过剩的棕榈油最终会令该国储藏设施胀库、棕榈果腐烂,笔者猜测印尼的出口禁令或许挺不到7月份,在5月下半月到6月上半月期间或有调整可能。炒作的花样,比如会是选择部分等级棕榈油出口、亦或是下调出口关税及参考价等等。而一旦印尼取消禁令放宽棕榈油出口,则会令油脂期货承压大幅下探,由于印尼方面政策摇摆不定,因此何时取消禁令的这个时间节点是短期的不定风险因素。部分经销商也在等待这个靴子落地后再择机补货。
综上所述,5月10日马棕MPOB报告库存和产量数据增幅不及此前预期,利空被提前消化,报告整体发挥中性作用,对市场指引不足。而当前食用油脂市场也缺乏主线趋势,俄乌冲突陷入僵持,与原油和相关油脂的联系性下降;美豆刚刚播种12%,天气和播种进度炒作对粕类作用更大一些。短期豆油等食用油脂更适合留意印尼方面何时取消出口禁令,若印尼放开棕榈油出口,则会令连盘油脂期货等承压走低,而随着靴子落地,利空消化过后便是反弹时机。但在印尼维持禁令的状态下,油脂市场依然是供应偏紧的格局,豆油或延续高位震荡。本周可关注5月13日零点美豆USAD月度供需报告、同日午后国粮拍卖50万吨进口大豆消息。
盘面上,短线连盘豆油09合约暂看10800-11200小区间箱体震荡,上方压力11600,若后期有利空消息使得10800跌破失守,则下方支撑暂看10550一线。现阶段豆油现货经销商适合参考箱体支撑逢低补充刚需即可,防范后期印尼出其不意恢复棕榈油出口的未知风险因素。
笔者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各位读者需结合自身及周边市场情况酌情参考。
(中国粮油信息网 辛显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粮油信息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粮油信息网、奥康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