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通信历史连载64-“巨大金中华、烽火普天下”之烽火科技集团的历史
武汉邮电学院-528厂-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中国信科,1951年-1974年-至今
1951年:邮电部中南邮电学校创建,后更名为邮电部武汉电信学校
1959年3月:武汉电信学校升格为武汉邮电学院。
1969年:武汉邮电学院撤销,改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总局528厂。
197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74年:在邮电部528厂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76年: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光迅科技前身)成立
1977年:武汉邮科院的赵梓森和研究团队诞生了我国第一根光纤。
1977年:“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武汉邮科院用自主研制的16米光纤展示了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引起轰动。
1979年:成功拉制出*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
1982年12月31日:中国光纤通信第一个实用化系统“八二工程”全线开通
赵梓森(前排左2)
1998年9月23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注册企业法人
1998年12月29日:武汉邮科院投资成立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999年5月8日:武汉邮科院IP研发部成立,开展数据通信的研究
1999年12月17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企改[1999]1227号文的批准,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主发起人,联合武汉现代通信电器厂、湖南三力通信经贸公司、湖北东南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夏国际邮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公司江苏省电信公司、北京中京信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科希盟科技产业中心、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浙江南天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新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十家发起人出资设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23日: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25日,获得工商注册。
2000年:武汉邮科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01年3月19日:在武汉邮科院IP研发部的基础上,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从事路由器交换机等数通设备的研制。
2001年7月:烽火通信承担的国家"863"重大专项--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OXC、OADM设备,通过国家的鉴定验收,全球首个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互连互通和统一网络管理的光网络诞生
2001年1月22日: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转制成立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8月23日:烽火通信8800万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2年12月27日: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10月:由烽火科技向国际电联提交的城域网多业务环(MSR)标准草案正式获得批准,并成为继IP over SDH(X.85标准)和Ethernet over SDH(X.86标准)之后的又一国际标准X.87
2003年:根据国发办【2003】88号文,武汉邮科院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2004年:武汉光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3日:烽火通信与藤仓公司在武汉签署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投资、烽火通信控股成立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6月:烽火通信承建的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可扩展到40GDWDM传输系统设备工程化与试验实用化工程,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实现4000万人(对)同时通话,或同时传送数万路超高清晰度数字电视。
2008年9月23日:武汉邮科院投资的武汉光谷烽火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2月:烽火通信*施行股权激励,授予234.4万股期权(占总股本的0.58%),激励人数147人
2009年5月8日: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合资的藤仓烽火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9年8月:光迅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国内首家上市的光电子器件企业
2009年10月:烽火通信入股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29日成立),成为大股东,鲁国庆担任董事长。2016年11月理工光科深交所上市。
2011年8月1日:国内设计规划*的光棒产业基地-烽火通信光棒基地正式在藤仓烽火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投产
2011年8月24日:上市十年的烽火通信发布201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截止6月30日,烽火通信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18亿元,同比增长18.3%。规模从5亿到超越50亿,实现十年十倍速发展。
2011年9月6日:武汉烽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邮科院除光纤通信技术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产外,经营实体平移到武汉烽火科技。
2011年9月19日:大股东武汉邮科院与其全资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书》,武汉邮科院将其所持烽火科技243818881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5.12%)无偿划转至烽火科技持有。烽火科技将成为烽火通信(600498)的控股股东,取得公司55.12%股权,武汉邮科院通过烽火科技间接持烽火科技股权且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1年:烽火在全球率先完成单模光纤传输80公里实验
2011年9月12日:武汉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2年12月:光迅科技和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WTD)重组合并
2014年8月:武汉烽火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武汉邮科院完成对武汉长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成立)的重组,控股28.63%,成为长江通信的实质控制人
2014年月:烽火通信创立15年,销售额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150亿元,企业规模翻30倍;利润每年两位数增长,上市以来从未出现亏损;光系统设备位列全国前三甲,光纤光缆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2015年:光迅科技市值首破100亿元,市场份额进至全球第五
2016年5月: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8月:烽火科技集团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一根光纤每秒传输400T,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
2016年12月21日:烽火通信和美国超微联合投资的烽火超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烽火通信2333万美元占股70%,美国超微1000万美元占股30%。12月22日,在武汉烽火科技园正式揭牌
2017年12月28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改制更名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年:1月鲁国庆接替童国华接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3月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2018年:烽火科技集团的架构
2018年6月27日:报国务院批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为中国信科集团
2018年7月20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电信科学研究院联合重组并成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2020年5月22日:烽火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被列入美国再度扩大的“实体清单”
2020年7月9日:中国信科集团下属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举行成立揭牌仪式。2020年5月21日,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册成立。
2020年9月: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整合成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烽火通信正式布局海洋通信工程领域
2021年2月:鲁国庆接棒童国华任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1年4月: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3月: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2年4月15日:烽火通信(600498.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1年度营业收入263.15亿元,同比增长2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8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95.87%;基本每股收益0.25元。通信系统设备销售收入170.86亿,较2020年(129.74亿)增长31.70%;光纤及线缆销售收入58.50亿,较2020年(52.40亿)增长11.63%;数据网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39亿,较2020年(25.22亿)增长20.50%。通信系统设备及线缆类产品占到总收入比重分别64.93%和22.23%主要参股公司情况2022年:烽火控股公司2021年业绩:
4月21日,光迅科技发布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64.86亿,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16.39%3月30日,理工光科发布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4.23%,净利润1350.23万元,同比增长1.18%。2021年8月30日,长江通信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营业收入8972万元,同比增加35.57%;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7390万元,同比增加79.19%2022年:烽火集团的架构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考察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武汉光谷考察。
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在这里,曾诞生*根光纤、*个光电传输系统,如今已成为全球*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以光为名,因光而兴”,因此被誉为“中国光谷”。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了解示范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情况。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湖高新区,在烽火科技集团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时,语重心长地对企业负责人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
此次在东湖高新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指出,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脱胎于国内知名院校——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业务为激光设备及等离子切割设备制造,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承担激光行业内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视觉 |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新华社
特朗普突然“发飙”扩容实体清单,一批人工智能龙头遭集体“封杀”,却也让一家市值不足40亿的公司意外火了。
5月25日,安防行业上市公司东方网力开盘股价一字涨停,超百万手买单很快封在涨停板上。前一晚,因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东方网力公告披露称“不对日常经营产生实质影响”。截至11点15分左右,仍有超68万手买单死死封在涨停板上。
值得注意的是,因涉嫌信披违规,东方网力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时公司去年巨亏、股东违规担保、高比例质押等风险频出。
然而,这家问题颇多的科技板块公司却因为特朗普点名而出现了股价一飞冲天的情况。有网友戏称:美国商务部选股,特朗普概念横空出世。
不过当天,另外几家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股价表现却差异巨大。5月25日当天,烽火通信盘中大跌超9%,三六零低开后股价高走,盘中涨超4%,随后涨幅收窄。
实体清单“扩容”
这只安防概念股意外涨停
上周,美国科技制裁再度升级,特朗普将3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就在一批人工智能龙头遭遇集体“封杀”之际,A股上市公司东方网力却逆势翻盘了!
5月25日开盘,东方网力股价一字涨停,股价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开盘不到半小时,就有超百万手买单挂出。而就在前一个交易日(上周五),东方网力股价同样以涨停收盘。
连续两日,东方网力因涉及科技安防概念而被市场资金追捧,股价连收两个涨停板,市值也从原来的32亿快速飙升至39亿。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共计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除了奇虎360与云从科技等科技龙头企业之外,东方网力公司也在名单之列。
据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声称,共有9家企业和机构因所谓的“帮助监视维吾尔族”等理由而被列入“实体清单”中,分别为中国公安部法医学研究所、阿克苏华孚纺织有限公司、云从科技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网视界、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网力是一家专注于安防视频监控的企业,是国内视频管理平台与安防人工智能平台的提供商。公司拥有众多以视频数据、人像识别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
在被列入实体清单后,东方网力也快速作出了回应。5月24日晚间,东方网力披露一则公告显示,公司关注到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将东方网力及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国科技公司、科研机构与个人列入“实体清单”。
东方网力表示,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国内全部省、市、自治区以及境外东南亚部分地区。公司海外市场收入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目前在美国没有业务,在可预见的未来亦无在美国开展业务的规划。
东方网力明确称,本次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公司也已提前做了相关准备,持续推进硬件设施采购的国产产品替代工作,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当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问题公司遭特朗普点名
网友:美国商务部帮忙选股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以安防概念为核心的上市公司,自身公司风险却并不少。此次股价意外涨停,也让不少投资者颇感“意外”。
4月15日晚间,东方网力发布公告,公司及公司原控股股东、时任董事刘光于 2020 年 4 月 15 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4月17日,东方网力公告称,公司董事刘光因个人原因辞职。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和刘光此前出现的违规担保有关。2019 年 11 月 25 日,公司就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根据上述罚单显示,主要是东方网力自查并公告称与刘光共同为其他债务人担保金额77,000 万元,共同为其他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提供的担保金额 30,000万元,共同承担的回购义务金额 38,000 万元,金额总计 145,000 万元。
据了解,上述担保事项发生时,刘光未履行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审议或披露程序,属于违规担保。同时,公司公告称发现存在资金占用情形,涉及金额 25,077 万元。
除了内控失序、股东违规担保问题之外,东方网力的经营状况也出现诸多问题。据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东方网力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了31亿元,同比下滑1109%。2020年一季度,东方网力继续亏损超1.3亿元,同比下滑254%。
此外,股东质押比例高企,公司债务压力庞大。其中刘光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9.19%。2019年三季报,东方网力资产负债率达46.53%,有息负债率高达62.00%。
然而,正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却出现了股价飞天的迹象,这也让不少网友调侃:“一家市值40亿不到的公司居然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商务部帮忙选股,算是特朗普概念吧”。
龙头股暴跌逼近跌停
通信板块遭资金集体砸盘
不过,同样是遭遇“实体清单”打击,另外几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却并不那么乐观。
5月25日上午,通信板块龙头股烽火通信股价开盘跳空低开,股价快速走低,盘中一度暴跌超9%,逼近跌停,市值快速蒸发超30亿。
根据扩容后的“实体清单”显示,总部位于武汉的烽火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点名列入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烽火科技是2018年组建最年轻央企中国信科的主体部分。目前,烽火科技拥有烽火通信、光迅科技、理工光科、长江通信4家上市公司,是光本土产生的支柱性企业。
5月25日上午,烽火科技旗下其他几家上市公司也遭遇了集体下跌的情况。其中光迅科技盘中一度跌超5%,长江通讯盘中跌超3%,理工光科微跌1%左右后跌幅略有收窄。
与此同时,当天通信板块也遭市场资金集体砸盘。当天上午,通信设备指数大跌超2%以上,成为两市领跌板块。板块内包括实达集团、烽火通信、共进股份、凯乐科技等6只概念股在内的个股跌超5%以上。
从盘面上看,光线指数、网络可视化、卫星导航等相关概念题材齐齐下跌。
三六零股价低开高走
周鸿祎:“没想到会被列入”
除了上述人工智能、光纤通信等相关的科技公司之外,知名互联网企业三六零被纳入“实体清单”一事,也引来市场热度关注。
不过,从市场表现看,三六零股价表现相对坚挺。5月25日当天开盘,三六零股价一度低开,但随后股价低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超4%以上。
5月23日晚,360集团对此事作出回应称,“坚决反对美国商务部这一不负责任的指责,并反对美国商务部把商业活动和科技研发政治化的做法。”360集团明确表示,被列入实体清单会对其业务开展造成一定困扰,但“不会对360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更不会中断360继续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
据悉,有媒体询问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是否有所预防时,“没有想到。”他如是回复。据了解,周鸿祎近期忙于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并带来4份建议,聚焦“新基建”的网络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回应被列“实体清单之外”,360官方还披露了其公司主体业务以及美国方面对中国企业实施网络攻击的情况。
360官方表示,“近年来,360基于安全大数据打造了‘网络安全大脑’,可有效探测发现*黑客组织、网络大型犯罪团伙等对我国发起的*网络攻击并且取得显著成果,捕获超过40起其他国家对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攻击。”
360表示,通过网络安全大脑,曾累计帮助苹果、谷歌、微软发现数千个安全漏洞,间接保护全球网民,获得上述企业的赞誉;也曾多次帮助美国执法机构破获全球网络犯罪攻击案件,备受国际方面认可。
不过,360还透露,“最近披露了美国某情报机构对我国长达十年的网络攻击的实锤证据。”对于发现网络攻击后披露攻击事件、分析与溯源黑客组织信息,360认为这既是一家网络安全企业的实力也是责任,更是行业惯例。
“包括美国网安公司在内的的全球同行,也都这样做过,披露攻击事件是网络安全公司不断改进防守技术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而不应该成为制裁的导火索。”360方面称,美国政府的制裁,试图削弱中国网络安全防守能力,只会有利于各种攻击组织和攻击活动,对全球网络安全会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频频打击中国企业
科技股短期或再度承压
从针对华为芯片限制升级到将3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毫无疑问,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制裁”的手段正在逐步升级。
限制手段不断升级,造成了国内芯片板块以及科技股相关板块短期承压。统计显示,上周,447股主力资金净流出逾亿元,占A股总数的11.7%,比净流入的股票数量高出十倍以上。在净流出额居前的股票中,大部分为科技类龙头股,如芯片股闻泰科技、华天科技、兆易创新、长电科技、中科曙光等。闻泰科技净流出26.05亿元排在首位,该股本周下跌14.79%。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但国家大基金力量开始增加扶持动作,中国国产替代趋势势不可挡,长期而言,这反而会成为中国企业的机会。对于芯片板块来说,美国的制裁可能会造成短期冲击,但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聚焦芯片等高科技产业,未来国产替代的潜力仍然很大。
光大证券认为,虽然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力度略超市场预期,但是从大博弈的角度去看,这并不意外,这是预期内必然的事情。自从2018年以来,中美进入大博弈阶段,所以即便没有新冠肺炎的影响,在今年美国大选的背景下,中美大博弈升级或国际冲突风险上升是在所难免的。短期来看,贸易摩擦升级为技术封锁将影响市场交易情绪和风险偏好,但长期来看,市场涨跌更多的反映的是企业创造货币化盈利的能力。
光大证券表示,对于后市,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外部封锁压力越大,内部宽松政策对冲的逻辑就越顺畅,同时国内科技投入力度也会越大,这将有利于增强国内科技企业创造货币化盈利的能力。
中银证券认为,美国对华为芯片限制升级,将加速半导体软件、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尽管华为事件升级短期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较大压力,但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圈,包括封装、代工技术、设备、材料等均有 20 年左右的培育时间,且我国电子通讯消费市场庞大,事件本身将反向推动半导体专用软件、设备、材料等基础技术在本土晶圆产线或设计公司的工艺验证和应用。因此,看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重点推荐仍处于卡脖子的设备、材料和软件。
恒泰证券认为,高科技股走势分化,行业ETF也遭遇大额赎回,除了部分高科技行业龙头个股强者恒强,多数伪科技股面临估值回归风险。
中国基金报 莫飞
编者按:上交所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2022年5月10日召开2022年第38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科移动”)的网友分享申请。信科移动是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一家央企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
信科移动本次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叶强、唐唯。该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8,375.00万股,拟募集资金400,000.00万元。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5,027.92万元、448,820.12万元、452,716.91万元和566,555.44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535.72万元、-163,744.11万元、-175,171.92万元和-118,371.03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05.85万元、-4,269.11万元、-49,716.15万元和-132,606.64万元。
过去四年,信科移动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7,822.78万元。
2019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2.86%、0.87%和25.15%。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1,884.64万元、-87,843.44万元、-87,970.42万元和-146,489.9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550,779.78万元、541,217.11万元、492,188.18万元和692,276.58万元。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资产总额分别为830,072.92万元、747,789.06万元、1,000,904.18万元和1,080,463.98万元,负债总额分别为760,371.82万元、789,636.14万元、891,892.15万元和717,332.70万元。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流动比率为1.07倍、0.89倍、1.10倍和1.53倍,速动比率为0.90倍、0.75倍、0.94倍和1.30倍,合并资产负债率为91.60%、105.60%、89.11%和66.39%。
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流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96倍、1.83倍、2.06倍和1.88倍,速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61倍、1.51倍、1.70倍和1.49倍,合并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50.12%、48.78%、47.82%和50.65%。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净额分别为422,204.87万元、369,099.77万元、372,328.17万元和436,013.93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0.86%、49.36%、37.20%和40.35%;计提坏账准备(含合同资产)金额分别为61,214.60万元、65,033.22万元、64,157.50万元和63,147.19万元;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93.86%、96.73%、96.41%和88.10%。
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IPO拟募资40亿元
信科移动的前身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9日。2021年4月23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信科移动是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一家央企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开发、应用、服务,面向5G新生态、面向数字化转型,坚持自主创新驱动价值创造,持续掌握核心技术,打造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高地”和“国之重器”。公司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和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LTE的主要提出者、核心技术的开发者以及产业化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我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实现全球引领发展的重要贡献者,致力于为全球通信运营商和行业客户提供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央企实践“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典范。
2021年12月24日,信科移动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叶强、唐唯,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资产评估机构为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信科移动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四)项: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信科移动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8,37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00%。该公司拟募集资金400,000.00万元,其中,228,021.91万元拟用于5G无线系统产品升级与技术演进研发项目,41,964.70万元拟用于5G行业专网与智能应用研发项目,30,013.39万元拟用于5G融合天线与新型室分设备研发项目,100,000.00万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信科移动控股股东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中国信科直接持有公司140,197.28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1.27%。信科移动原控股股东为武汉烽火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烽火科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科院”)直接持有烽火科技92.69%的股权,邮科院原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2018年6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国资发改革[2018]54号《关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同意邮科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后更名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院”)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信科,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将邮科院和电科院整体无偿划入中国信科,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期间,信科移动控股股东为烽火科技,邮科院直接持有烽火科技92.69%股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10月21日发布的国办发[2003]8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的通知》,邮科院为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因此,前述期间内,国务院国资委通过控制邮科院间接控制信科移动,为信科移动的实际控制人。
4年亏51.78亿元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5,027.92万元、448,820.12万元、452,716.91万元和566,555.44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535.72万元、-163,744.11万元、-175,171.92万元和-118,371.03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05.85万元、-4,269.11万元、-49,716.15万元和-132,606.64万元。
2019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2.86%、0.87%和25.15%。
过去四年,信科移动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7,822.78万元。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1,884.64万元、-87,843.44万元、-87,970.42万元和-146,489.9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550,779.78万元、541,217.11万元、492,188.18万元和692,276.58万元。
研发费用率连降2年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研发费用分别为108,648.68万元、148,560.28万元、141,959.06万元和131,035.7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10%、33.10%、31.36%和23.13%。
过去三年,信科移动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机物料消耗、技术服务费、差旅费、折旧与摊销费、租赁费和专利费等组成,上述费用合计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7.21%、97.51%和97.65%。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计入研发费用的职工薪酬分别为63,030.74万元、86,019.77万元、82,408.40万元和86,416.61万元,占当期研发费用比例分别为58.01%、57.90%、58.05%和65.95%;机物料消耗分别为18,763.30万元、26,096.58万元、27,292.52万元和8,357.68万元;技术服务费分别为9,148.89万元、14,035.06万元、10,803.76万元和8,080.81万元;折旧与摊销费分别为4,716.01万元、5,978.18万元、8,348.84万元和14,160.81万元;租赁费分别为4,615.71万元、4,981.70万元、4,613.29万元和97.72万元;差旅费分别为3,835.35万元、5,912.16万元、2,693.23万元和2,615.38万元。
过去四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6.73%、7.44%、8.92%和10.32%。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238人、2,802人、2,641人和2,27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3.09%、49.65%、50.01%和46.30%。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71%、16.59%、8.50%和13.55%,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65%、16.54%、8.35%金额13.47%。
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4.56%、25.99%、24.01%和21.60%。
过去四年,信科移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业务销售金额分别为236,234.64亿元、187,696.17亿元、206,709.13亿元和308,864.0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95%、41.89%、45.76%和54.63%,毛利率分别为29.57%、19.91%、2.49%和14.88%;移动通信技术服务销售金额分别为277,927.07万元、260,320.28万元、245,049.41万元和256,516.3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05%、58.11%、54.24%和45.37%,毛利率分别为14.91%、14.10%、13.29%和11.78%。
资产负债率超同业均值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资产总额分别为830,072.92万元、747,789.06万元、1,000,904.18万元和1,080,463.98万元,负债总额分别为760,371.82万元、789,636.14万元、891,892.15万元和717,332.70万元。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流动比率为1.07倍、0.89倍、1.10倍和1.53倍,速动比率为0.90倍、0.75倍、0.94倍和1.30倍,合并资产负债率为91.60%、105.60%、89.11%和66.39%。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同行业可比公司流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96倍、1.83倍、2.06倍和1.88倍,速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61倍、1.51倍、1.70倍和1.49倍,合并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50.12%、48.78%、47.82%和50.65%。
2021年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88.10%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净额分别为422,204.87万元、369,099.77万元、372,328.17万元和436,013.93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0.86%、49.36%、37.20%和40.35%;计提坏账准备(含合同资产)金额分别为61,214.60万元、65,033.22万元、64,157.50万元和63,147.19万元;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93.86%、96.73%、96.41%和88.10%。
截至2022年3月31日,信科移动过去三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后回款金额分别为434,132.98万元、436,485.67万元和499,161.12万元,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87.75%、68.14%和19.85%。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0次/年、0.98次/年、1.04次/年和1.21次/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1.90次/年、1.86次/年、1.86次/年和2.20次/年。
202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24.21%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科移动存货余额分别为138,798.01万元、161,566.91万元、190,626.62万元和192,146.73万元。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信科移动存货余额分别较上期末增加22,768.90万元、29,059.71万元、1,520.11万元。
信科移动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存货进行计量,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过去四年,该公司对存货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7,870.41万元、56,642.30万元、55,608.91万元和46,526.81万元,计提比例分别为12.88%、35.06%、29.17%和24.21%。
2018年至2021年,信科移动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97次/年、2.49次/年、2.35次/年和2.56次/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2.95次/年、3.08次/年、3.06次/年和3.01次/年。
两年受到6次行政处罚
2018年至2019年,信科移动及子公司累计受到6次行政处罚。
2018年8月20日,信科移动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境外直接投资清算登记,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及10,000元罚款。
2018年3月9日,大唐移动申报不实影响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及海关统计,天津新港海关对申报不实影响国家出口退税管理的行为罚款3.9万元,对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行为罚款0.1万元。
2018年7月25日,虹信通信福州分公司(已于2018年11月16日注销)增值税逾期未申报且失踪,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鼓楼区税务局对其罚款6,100元。
2018年8月16日,虹信通信福州分公司违反税收管理条例逾期申报纳税,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鼓楼区税务局其罚款5,500元。
2018年1月3日,大唐移动因报关错误影响海关统计,首都机场海关对其处以警告。
2019年5月16日,信科移动发票遗失,国家税务总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区开发区税务局对其罚款500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