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海啸、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知名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日前表示,美国经济正走向一场严重的衰退,这场危机可能导致股市再度暴跌50%。
在一篇专栏文章中,鲁比尼表示,他有“充足的理由担心”美国即将陷入衰退,因为美国经济目前正呈现出上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和2008年衰退的特征。据他预测,“美联储最终会让步,接受高通胀。”
鲁比尼认为,美联储预期经济软着陆的前景是“危险而幼稚的”,并援引纽约联储的一项研究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10%。
他还警告称,通胀和债务的共同压力可能会推动美国股市再跌50%。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个不祥的预兆,因为标普500指数已经经历了1970年以来最糟糕的半年,今年迄今的跌幅已超20%。
“在目前的情况下,任何反弹,比如过去两周的反弹,都应该被视为‘死猫跳’,而不是像一些市场乐天派所鼓吹的那样,是买入的机会。”他补充说。
鲁比尼还写道,“下一次的危机会较前几次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在债务水平高得多的背景下还面临着供应冲击,这意味着我们正在走向上世纪70年代式的滞胀和2008年式的债务危机,也就是滞胀性债务危机。”
他进一步解释称,过去一年里,供应链压力和价格上涨一直都是经济学家和央行行长们焦虑的来源。今年4月,纽约联储发现,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飙升至3.29,这是2021年以来的*上升。与此同时,美国5月份CPI创下8.6%的纪录,为198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鲁比尼总结道,“总而言之,当前情况在好转之前,还会变得更糟。”
四川路桥(600039.SH)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9日收到四川省会东县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1)川3426破1号之一﹞,根据裁定书显示法院批准通过了《金川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公司已确定为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川公司”)的破产重组投资人。
本次交易总金额约为10.4亿元,其中拟通过破产重整以现金方式出资4.3亿元收购金川公司***股权;复工复产、矿山建设、技改及其他基础设施投资等约6.1亿元。
公司表示,公司以现金4.3亿元作为重整资金清偿金川公司债务,隔绝了原有金川公司的债权债务问题,未来公司将不再介入金川公司原有债权债务纠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收购风险和后续的经营风险。
围绕内部经济增长,将成为这一阶段市场行情主要关注的焦点。沿着这个思路,受访人士建议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地产链(家电、家居、消费建材、地产);服务消费链(酒店、旅游、餐饮、交运、传媒互联网);绩优成长主线(筹码充分打散、估值低位、业绩稳定、竞争格局尚未恶化)的成长股。
4月27日A股探底后开启反弹行情,持续半月左右,有的年内超跌板块迅速反弹近28%。不过,好景不长,5月24日,正如上海的阴雨天气,A股全天“阴着脸”,午后更是放飞下泻。今日为何放量大跌,反弹行情就结束了?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今日大盘大跌并非外围因素刺激,是市场内生性因素,同时也是相机抉择、边走边看的结果。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资金获利了结,预计近期市场大概率将维持震荡格局。
创业板指跌近4%
5月24日,A股全天低迷下泻,早盘弱势震荡,午后跌幅扩大。关键指数、板块、个股“绿油油”,沪指收跌2.41%报3070.93点,创业板指收跌3.82%报2318.07点,科创50大跌4.73%,沪深300收跌2.34%。市场呈现普跌现象,沪深两市共计4380只个股收跌,跌停股70家;仅有280只个股收涨,涨停股47家。
北上资金出逃95.49亿元,卖出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个股。从成交量上来看,近期反弹行情中市场活跃度一般,仍偏向谨慎。今日两市成交额9904.32亿元。
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全部下跌,其中27个板块跌幅超过2%,计算机、综合板块跌幅超过5%,建筑装饰、医药生物、电子、社会服务跌幅超过4%,传媒、基础化工、电力设备、通信、纺织服饰、美容护理、轻工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商业贸易等板块跌幅超过3%。
煤炭、银行、食品饮料、石油石化板块相对“抗跌”,跌幅不超过2%。
从A股权重股表现来看,白酒、银行、石油等沪市权重股跌幅相对不大,贵州茅台今日收跌1.18%报1760元/股;科技类深市权重股跌幅较大,宁德时代收跌3.52%报402.04元/股,比亚迪收跌4.81%报281元/股。
自2019年7月22日开板以来,科创板上市企业扩容至421家,包括今年迎来的44只新股。因为年内大环境行情不佳,44只新股中有25只首日上市就出现破发,有的首日破发幅度超过30%。近期有所回暖,但今日又下泻明显,有49只个股年内累计跌幅超过50%。
相机抉择特征明显
如何理解今日A股放量大跌表现?6月即将到来,后市怎么走?投资者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资金获利了结,指数来到筹码密集区域。”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今日行情下跌并非外围因素刺激,是市场内生性因素,同时也是相机抉择、边走边看的结果。”申万宏源研究理财研究部总监钱启敏向《国际金融报》
“今日长阴线大概率宣布短线反弹告一段落,后市转入第二次探底,消化前期反弹获利盘,同时尝试在技术上形成市场底的右底。如果能够成功,倒也是一件好事,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钱启敏提醒投资者,后市应关注政策面动向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盘面反映,能否迅速化解长阴线的压力。盘面应关注涨跌时的成交量配比,以及30日均线得失,该均线年内已经3次对反弹形成有效压制。
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
那么,投资者如何理解前期市场反弹表现?对于当前的投资策略有何思考,仓位控制和板块布局方面如何操作?
李美岑分析4月上旬至今的行情,4月11日至4月26日期间,主要是美国加息、汇率贬值、外资流出,引起投资者情绪下行,多重负面因素共振,导致市场短期下跌。之后随着上述负面因素缓和,以及稳增长政策暖风频吹,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才走出这一波修复行情。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告诉《国际金融报》
“整体来看,市场调整到这个位置,无论是估值性价比,还是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信心而言,都具备很好的配置价值。只是今年外部‘乱云飞渡’,扰动较多。在配置购买过程中,可以更耐心一些。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经济复苏的过程和节奏可能也更多波折,但整体向好的趋势依然是比较确定的。”李美岑提出建议,板块布局方面,虽然短期内稳增长预期落地导致部分交易性资金退出,但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企业盈利改善,往年底看应该更加乐观。
围绕内部经济增长,将成为这一阶段市场行情主要关注的焦点和主要矛盾。沿着这个思路,配置上关注三条链条:1)地产链(家电、家居、消费建材、地产);2)服务消费链(酒店、旅游、餐饮、交运、传媒互联网);3)绩优成长主线(筹码充分打散、估值低位、业绩稳定、竞争格局尚未恶化)的成长股。
4月25日,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经历了接下来3个交易日的A股守卫战后,上证指数依旧未能收复3000点失地,甚至一度跌至2863.65点。截至28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2975.48点。
然而事实上,年初至今A股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的跌幅甚至不算最糟糕的。
数据显示,创业板指已经下跌32.96%,深证成指下跌28.46%,中证500下跌26.37%,沪深300下跌20.63%,上证指数下跌18.25%。这背后,是超过4000只个股都出现了双位数跌幅,和近400只个股腰斩。
同之前的历次大跌相比,此次A股下挫,下跌深度、程度虽相对较小,但对市场的冲击也不容小觑。与以往不同,在此次下跌过程中,还出现了龙头股与ST股齐跌的现象。
来势凶猛的普跌
同之前的历次大跌相比,此次A股的下跌,虽然跌幅相对较小,但由于是普跌叠加“高纬度”下挫,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样不小。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触顶6124.04点,随后变开始长达一年的下跌,直至2008年10月28日市场底1664.93点出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A股主要指数均跌超60%,其中上证指数下跌70.62%,深证成指下跌69.14%。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冲击5178.19*点后,就开始持续暴跌,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波动率都迅速放大。当年6月15日至7月8日,A股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急速暴跌,上证指数、创业板指*跌幅分别达31.5%、40.3%。拐点出现的约7个月左右,上证指数下跌48%、深证成指下跌48.62%、创业板指下跌50.28%。
从指数表现来看,A股2022年初以来的跌幅,远低于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期间但跌势同样凶猛。
今年2月28日,上证指数触及3731.69高点后开始震荡下跌,跌破3000点不过用了两个月。创业板指、深证成指较年初至今*点分别下跌36.64%、32.49%。
除了指数,个股也呈普跌之势。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上市的4797只个股中,年初至今共有4393只个股下跌,占比高达91.6%,除去9只个股平盘(包括停牌个股),仅有390只个股上涨。
据计算,今年以来,A股整体算术平均跌幅达到26.58%,加权平均跌幅达到45.2%,而跌幅前100的个股算术平均跌幅高达63.13%。年初至今,跌幅超过20%的个股多达3412只,占比71.13%;跌幅超过50%的有381只个股,跌幅超过60%的有65只,跌幅超过70%的有11只。
而剔除ST版块后,跌幅靠前的个股,跌幅也堪称惨烈。数据显示,今年初至4月28日收盘,A股跌幅前100的个股,平均跌幅也超过60%,达到60.16%之多。其中,中信博(-71.05%)、中锐股份(-69.17%)、赵威机电(-66.77%)、国科微(-66.76%)、方邦股份(-66.02%)、通道科技(-65.31%)、恒润股份(-64.98%)、泉峰汽车(-64.73%)等个股跌幅居前。
据
龙头股与ST股齐跌
在此次大跌中,A股”杀龙头“的现象引起了市场关注,多个行业龙头股受到重创。
以WIND行业龙头指数中的422只成分股为例,年初至4月28日收盘的加权平均跌幅达到38%,28只龙头股腰斩。年初时,422只成分股的加权平均市值为940.77亿元,如今仅剩601.39亿元。
跌幅排名前20的龙头股中,年初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个股多达6只。其中消费电子行业的蓝思科技股价下跌60%,市值从1142.91亿元下降至457.06亿元;光伏设备龙头阳光电源股价下跌58.2%,市值从2165.44亿元跌至破千亿元关口,下降至仅剩905.39亿元;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股价下跌53.24%,市值从2718.8亿元跌至1274.32亿元;年初市值高达4482.9亿元的长城汽车下跌42.66%,如今市值仅剩2122.35亿元;消费电子领域的闻泰科技也从1610.87亿元市值跌至781.45亿元。
数量众多的“茅族”龙头股,也未能在大跌中独善其身。以宁德时代为例,年初以来,股价已经累计下跌34.1%,并且跌破万亿元市值,进入9000亿元的“攻守战”;而“药茅”之一的恒瑞医疗,市值则从3243.42亿元跌至1814.83亿元,股价跌幅超过40%;“牙茅”通策医疗,年初至今下跌40.75%,市值蒸发360亿元。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第一财经
“本周末的中央政治局一季度经济研究会议值得关注,市场期待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来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进而提振投资者情绪。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为突出,多看少做还是普通投资者比较适合的投资策略,方向确定后的机会更容易把握。” 袁华明称。
方信财富投资基金经理郝心明认为,当下点位已经是一个相对底部区域,但是说市场底还需要时间验证。“一般来说市场底出现会有信号,首先,企业盈利增长会提前出现,而我们看到今日市场表现不佳的一个原因是一季报出现了低于预期的现象,目前看业绩向上的拐点还需要时间;第二,估值回到历史底部,经过下跌后目前市场估值处于底部,但是距离历史低点还有空间;第三,资金信号,市场底出现时成交量普遍较低,目前依然维持较高的成交量。”
郝心明认为,后市在超卖情况下短线有望反弹,但是中线趋势向下短时间不会逆转,相对来说消费类板块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比较抗跌。
除了行业龙头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注册制的推动下,多结构市场逐渐完善,A股新陈代谢加快。因此,ST股、退市股,也在此次下跌中遭受重创。
据
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全部个股中,跌幅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长动退(-89%)、东电退(-84.39%)、退市中新(-83%)、*ST网力(-80.6%)、*ST中潜(-77.4%)。
涨跌榜大换血
在A股几次大跌中,跌幅靠前的个股特各不相同。有的板块常出现于跌幅排行榜中,如国防军工就出现分别出现在2008年、2015年和2022年三次大跌期间的跌幅榜靠前位置;而煤炭行业则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暴跌行业变身为抗跌行业。
2008年的下跌中,房地产的杠杆资产泡沫、大宗商品的超周期带来的行业大跌尤其突出。2008年7月11日,WTI及布伦特原油创下历史*纪录,随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原油需求出现负增长,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能源消费需求急剧萎缩,使得与能源相关的周期性行业以及传统行业占据榜单多席。
据
2015年的数据则显示,成长板块在此前的上涨中走势*,但随后的强力去杠杆过程中,以“互联网+”为首的概念股成为首轮下行幅度*的个股,如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行业率先跌出40%。而后由人民币贬值导火索直接驱动的各行业普跌中,盈利能力较弱而估值较高的国防军工,以及因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亦直接导致非银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快速下行。
此外,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在内的多个行业,总市值加权平均后的区间跌幅也都在40%以上。其中钢铁行业整体跌幅高达52.29%,煤炭和有色金属也超过50%,分别为50.64%、50.44%。
与此前两次大跌不同的是,2022年跌幅*的板块、个股,主要来自半导体、光伏、锂电池、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除了ST股,跌幅*如固德威、阳光电源、韦尔股份、卓胜微等个股,都主要来自这些行业。
而在前两次大跌中跌幅靠前的煤炭、房地产等板块,在成为相对抗跌的板块,年初至今以33.63%的涨幅一骑绝尘,可谓站到了”A股的“风口”中。此外建筑装饰、房地产和银行也分别以7.53%、2.32%和1.62%成为仅有的几个上涨板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最近股市大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最近股市大跌、四川路桥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