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昌数据股吧(股票搜索)

2022-07-26 10:12:32 股票 xcsgjz

中昌数据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年关将至,又有上市公司收购来的公司失控了。

12月5日晚间,中昌数据公告称,2018年耗资6亿元收购的孙公司亿美汇金拒不配合预审计工作,对其失去控制。今年前三季度,亿美汇金为公司贡献了6成的净利润,一旦无法并表,将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上交所当日晚间向中昌数据火速发函问询,要求公司说明失控的具体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亿美汇金的业绩承诺情况、其它收购标的的具体情况,并直指背后“主谋”——亿美汇金做出不配合上市公司预审计工作决定的决策者到底是谁?

公司公告

年底飞出黑天鹅

中昌数据在公告中指出,公司根据2019年度审计工作的整体安排,于11月29日邮件通知亿美汇金总经理博雅、财务经理曹旭芬: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将于12月3日进入亿美汇金开始相关预审工作,请准备好相关财务资料并予以配合。

12月3日,中审众环如期到达亿美汇金,但亿美汇金财务人员不予配合,中审众环因此无法进场审计。第二天,中审众环又去了一趟,这次还带上了中昌数据财务部人员,没想到的是,亿美汇金财务人员仍不予配合,中审众环再次吃了闭门羹。

由此,中昌数据以及公司所有董监高均发表意见确认:公司对亿美汇金失控了!

此消息一出,中昌数据股吧里的中小股东立马炸了锅。要知道,今年前三季度,亿美汇金为中昌数据贡献了59.69%的净利润!中昌数据称,亿美汇金失去控制后,若2019年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会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上交所12月5日晚间火速向中昌数据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亿美汇金失控后公司采取了何种措施以及后续措施,前期是否能够实际控制亿美汇金,亿美汇金的决策机制,亿美汇金做出不配合上市公司预审计工作决定的决策者。

数据公司公告

亿美汇金的失控,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中昌数据的全资子公司上海钰昌2018年刚刚完成对亿美汇金的收购。为了控制亿美汇金,上海钰昌向亿美汇金委派了3名董事,占据了董事会的*多数。同时,上海钰昌还向亿美汇金经营管理层委派了1名财务总监,可以说是上了双保险。

过往的无数案例反复证明,收购标的的控制权形式上掌握在拥有决策权的董事会,但实际上掌握在负责日常经营的管理层。

亿美汇金也不例外。中昌数据坦陈,为保证亿美汇金正常经营,公司未对亿美汇金其他管理层人员进行重大调整,亿美汇金仍主要由原经营管理团队继续日常管理。据亿美汇金管理层反馈,总经理博雅目前身在国外,亿美汇金主要经营事项由博雅决定。

实际上,一个多月前,亿美汇金就“水泼不进”了。公告称,今年10月24日和11月25日,中昌数据向亿美汇金派出财务总监,亿美汇金漠视财务总监的存在,其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司在重要的财务总监岗位无法履行监督控制职责。

近日,中昌数据更是注意到,相关媒体报道了亿美汇金的预付款项增幅较大、存在异常的问题,并多次同亿美汇金总经理博雅及相关管理层沟通。但中昌数据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公司对亿美汇金的预付款不能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

业绩承诺难兑现

年关之际飞出这样一只黑天鹅,中昌数据的股东们昨夜难眠。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昌数据共有42309户股东。在今年第三季度,三位投资者大举买入新晋前十大流通股东,原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也有三家进行了增持。

数据Wind

眼下让中昌数据的4万多户股东们担心的,还不止失控的亿美汇金。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昌数据分别以8.7亿元、10.05亿元和6.38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博雅科技***股权、云克科技***股权和亿美汇金55%的股权,分别形成了7.82亿元、8.49亿元和5.13亿元的商誉。

其中,2015年-2018年,博雅科技累计实际净利润2.87亿元,超额完成了四年总额2.76亿元的业绩承诺。但这四年中,博雅科技的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2018年1.02亿元的净利润更是没有完成全年1.05亿元的业绩承诺。

更重要的是,涉险过关之后,博雅科技立马业绩变脸。中昌数据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博雅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7.12%;实现净利润2514.99万元,同比下滑21.23%。

云克科技2017年和2018年则分别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和8193万元,虽然两年的累计净利润完成了业绩承诺,但2018年净利润相比2017年大幅下滑,并且与当年9700万元的业绩承诺也相差甚远。

亿美汇金2018年实现净利润8241万元,虽然超额完成了当年8000万元的业绩承诺,但今年上半年,亿美汇金的净利润只有2763.98万元,仅仅完成了全年1.05亿元业绩承诺的26.32%。

今年前三季度,中昌数据净利润为2830.6万元,同比下滑70.89%。这意味着,云克科技和亿美汇金要完成2019年合计2.32亿元的业绩承诺几乎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

上交所也在问询函中指出:请公司全面核实上述标的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控制情况、前期业绩情况以及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是否存在其他重大风险事项,并说明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与标的资产交易对方是否存在其他协议或安排。

另外,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亿美汇金被收购前的控股股东银码正达和博雅科技的地址在同一栋楼,亿美汇金和博雅科技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中昌数据高溢价收购亿美汇金是否涉及利益输送也有待考证。

不止这些,眼下,由于债务纠纷,中昌数据控股股东三盛宏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的92.01%被司法冻结。同时,中昌数据持有的云克科技***股权和上海钰昌6.04%股权及公司部分银行账户也被冻结。




股票搜索

近日,中欧财富旗下官方APP迎来新一轮改版升级,推出财富管家专属服务升级、重仓股找基金、IOS面部识别等全新功能。中欧财富是中欧基金旗下控股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通过金融科技提升用户投资体验、改善用户盈利水平。

财富管家专属服务再升级是这次APP升级迭代的核心亮点之一,由中欧财富服务团队参与研发设计,为每位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评估和投资建议。事实上,今年2月财富管家功能已在中欧财富APP上线,通过“账户分析”、“投资透视”两大功能模块提供账户投资收益和用户投资行为分析。此次升级后的投顾管家服务全新上线”持仓洞察“板块,一方面中欧财富服务团队会根据用户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结合马科维茨现代资产配置理论,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建议;另一方面财富管家将账户穿透持仓大类、行业和持股分布,帮助用户更清晰把握自己的资产配置分布和投资集中度的情况。

另一项功能升级体现在搜索功能优化,更新后的APP将支持个股搜索,用户输入关心的股票名称,系统将支持查询重仓该股票的所有基金,通过进一步的相关信息检索,用户还能够掌握目标基金的涨跌情况、重仓股,该基金的同类产品、配置了该基金的投顾策略以及该基金经理的其他产品等,为用户在基金筛选上提供更多资讯信息。

除了通过系统迭代为投资者做投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外,中欧财富还致力于通过技术升级为平台用户提供更流畅、便捷的使用体验。升级后的APP将支持IOS面容识别功能,在过去手势密码、按钮登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让账户资产和热门好基一面即达。同时,对于新注册的用户,升级后的APP将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手机号等功能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注册流程。

中欧财富始终致力于深耕互联网财富管理领域的业务探索,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提高用户的投资盈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财富从2016年开始布局类投顾业务,2019年10月中欧财富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机构之一,目前中欧财富投顾已设立“活钱管理、稳健理财、财富成长、人生规划”四大账户体系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偏好、投资时长的资产配置方案和适合不同年龄层用户的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中欧财富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




600242中昌数据股吧

年关将至,又有上市公司收购来的公司失控了。

12月5日晚间,中昌数据(行情600242,诊股)公告称,2018年耗资6亿元收购的孙公司亿美汇金拒不配合预审计工作,对其失去控制。今年前三季度,亿美汇金为公司贡献了6成的净利润,一旦无法并表,将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上交所当日晚间向中昌数据火速发函问询,要求公司说明失控的具体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亿美汇金的业绩承诺情况、其它收购标的的具体情况,并直指背后“主谋”——亿美汇金做出不配合上市公司预审计工作决定的决策者到底是谁?

公司公告

年底飞出黑天鹅

中昌数据在公告中指出,公司根据2019年度审计工作的整体安排,于11月29日邮件通知亿美汇金总经理博雅、财务经理曹旭芬: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将于12月3日进入亿美汇金开始相关预审工作,请准备好相关财务资料并予以配合。

12月3日,中审众环如期到达亿美汇金,但亿美汇金财务人员不予配合,中审众环因此无法进场审计。第二天,中审众环又去了一趟,这次还带上了中昌数据财务部人员,没想到的是,亿美汇金财务人员仍不予配合,中审众环再次吃了闭门羹。

由此,中昌数据以及公司所有董监高均发表意见确认:公司对亿美汇金失控了!

此消息一出,中昌数据股吧里的中小股东立马炸了锅。要知道,今年前三季度,亿美汇金为中昌数据贡献了59.69%的净利润!中昌数据称,亿美汇金失去控制后,若2019年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会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上交所12月5日晚间火速向中昌数据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亿美汇金失控后公司采取了何种措施以及后续措施,前期是否能够实际控制亿美汇金,亿美汇金的决策机制,亿美汇金做出不配合上市公司预审计工作决定的决策者。

数据公司公告

亿美汇金的失控,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中昌数据的全资子公司上海钰昌2018年刚刚完成对亿美汇金的收购。为了控制亿美汇金,上海钰昌向亿美汇金委派了3名董事,占据了董事会的*多数。同时,上海钰昌还向亿美汇金经营管理层委派了1名财务总监,可以说是上了双保险。

过往的无数案例反复证明,收购标的的控制权形式上掌握在拥有决策权的董事会,但实际上掌握在负责日常经营的管理层。

亿美汇金也不例外。中昌数据坦陈,为保证亿美汇金正常经营,公司未对亿美汇金其他管理层人员进行重大调整,亿美汇金仍主要由原经营管理团队继续日常管理。据亿美汇金管理层反馈,总经理博雅目前身在国外,亿美汇金主要经营事项由博雅决定。

实际上,一个多月前,亿美汇金就“水泼不进”了。公告称,今年10月24日和11月25日,中昌数据向亿美汇金派出财务总监,亿美汇金漠视财务总监的存在,其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公司在重要的财务总监岗位无法履行监督控制职责。

近日,中昌数据更是注意到,相关媒体报道了亿美汇金的预付款项增幅较大、存在异常的问题,并多次同亿美汇金总经理博雅及相关管理层沟通。但中昌数据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公司对亿美汇金的预付款不能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

业绩承诺难兑现

年关之际飞出这样一只黑天鹅,中昌数据的股东们昨夜难眠。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昌数据共有42309户股东。在今年第三季度,三位投资者大举买入新晋前十大流通股东,原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也有三家进行了增持。

数据Wind

眼下让中昌数据的4万多户股东们担心的,还不止失控的亿美汇金。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昌数据分别以8.7亿元、10.05亿元和6.38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博雅科技***股权、云克科技***股权和亿美汇金55%的股权,分别形成了7.82亿元、8.49亿元和5.13亿元的商誉。

其中,2015年-2018年,博雅科技累计实际净利润2.87亿元,超额完成了四年总额2.76亿元的业绩承诺。但这四年中,博雅科技的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2018年1.02亿元的净利润更是没有完成全年1.05亿元的业绩承诺。

更重要的是,涉险过关之后,博雅科技立马业绩变脸。中昌数据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博雅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7.12%;实现净利润2514.99万元,同比下滑21.23%。

云克科技2017年和2018年则分别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和8193万元,虽然两年的累计净利润完成了业绩承诺,但2018年净利润相比2017年大幅下滑,并且与当年9700万元的业绩承诺也相差甚远。

亿美汇金2018年实现净利润8241万元,虽然超额完成了当年8000万元的业绩承诺,但今年上半年,亿美汇金的净利润只有2763.98万元,仅仅完成了全年1.05亿元业绩承诺的26.32%。

今年前三季度,中昌数据净利润为2830.6万元,同比下滑70.89%。这意味着,云克科技和亿美汇金要完成2019年合计2.32亿元的业绩承诺几乎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

上交所也在问询函中指出:请公司全面核实上述标的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控制情况、前期业绩情况以及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是否存在其他重大风险事项,并说明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与标的资产交易对方是否存在其他协议或安排。

另外,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亿美汇金被收购前的控股股东银码正达和博雅科技的地址在同一栋楼,亿美汇金和博雅科技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中昌数据高溢价收购亿美汇金是否涉及利益输送也有待考证。

不止这些,眼下,由于债务纠纷,中昌数据控股股东三盛宏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的92.01%被司法冻结。同时,中昌数据持有的云克科技***股权和上海钰昌6.04%股权及公司部分银行账户也被冻结。




中昌数据股吧股吧

又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联手操控股价被查,动用101个账户大肆交易自家股票,总成交28亿余元,获利1147万元。

5月28日晚间,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对中昌数据(ST中昌,600242.SH)实际控制人陈建铭、时任总经理谢晶操控股票一事做出处罚,并分别采取10年、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证监会还对陈建铭、谢晶及涉案者胡侃没收违法所得1147.23万元,并对三人处以“没一罚二”的处罚,处以2294.46万元罚款。没收与处罚合计逾3400万元,其中对陈建铭罚款1147.23万元,对谢晶、胡侃分别罚款573.61万元。

动用101个账户疯狂交易自家股票

陈建铭,男,1956年4月出生,时任中昌数据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盛宏业”)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谢晶,男,1977年2月出生,时任中昌数据总经理。胡侃,男,1983年1月出生。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昌数据时任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陈建铭以“维护股价”为名,伙同公司总经理谢晶以及胡侃,控制101个证券账户,在226个交易日里疯狂交易“自家股票”中昌数据,累计买入和卖出金额均高达28亿余元。

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调查,2018年2月9日至2019年1月16日,陈建铭、谢晶、胡侃控制使用“蔡某波”等101个证券账户交易(以下简称“账户组”)中昌数据。这期间,陈建铭因为资金紧张和三盛宏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中昌数据的质押风险,安排谢晶和胡侃寻找、提供证券账户和配资资金并交易中昌数据,以维护中昌数据股价稳定。陈建铭控制的企业提供保证金、利息,胡侃与谢晶对接追加保证金等事宜。

陈建铭等人控制使用账户组,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集中交易中昌数据股票,同时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交易,影响中昌数据交易价格,共计获利1147.23万元。

当事人辩称只为“稳定股价”

面对证监会的调查,陈建铭辩解称,自己只希望股价稳定在预期之上,没有操纵牟利的动机和企图,不存在操纵故意。同时,行为主体系三盛宏业,而非陈建铭;账户组由胡侃控制,交易决策由胡侃做出。

当事人谢晶及其代理人也提出申辩,称谢晶仅作为“传话者”角色转达了相关信息,对胡侃控制使用账户交易及三盛宏业提供保证金并不知情。同时,案涉行为系单位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此外,陈建铭、谢晶均认为违法所得量罚过重,请求免于或者从轻、减轻行政处罚。

但证监会认为,陈建铭等人的辩解,不影响其实质性地参与了违法行为之事实的成立。陈建铭等人确有将股价稳定在一定预期之上、从而规避质押风险的意图,并通过安排配资交易的方式实现上述目的。陈建铭、谢晶知悉胡侃拟拉抬股价的情况,当事人所称不存在操纵故意、操纵行为由胡侃独立实施等说法不能成立。

证监会认为,“稳定股价”系陈建铭起意并最终受益,且陈建铭对于三盛宏业内部资金划转是明知的,操纵行为主要系个人意志体现。三盛宏业内部虽有资金划转的审批决策,但并无证据证明其形成了操纵市场的单位意志。由此,应认定本案操纵为个人行为,而非单位行为。为此证监会做出了上述处罚决定。

操纵期间股价走势诡异

红星资本局复盘中昌数据走势发现,在陈建铭、谢晶、胡侃控制101个证券账户操控股价期间,也即2018年2月9日至2019年1月16日,股价走势十分诡异。特别是2018年4月至12月,长达8个月时间内均在13-14元区间振荡,且成交低迷,甚至一天的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高度控盘特征明显。

操纵期间中昌数据走势诡异

在陈建铭等人操控股价期间,中昌数据完全不理会大盘的走势,表现得不可思议。这期间上证指数呈单边下跌状态,指数从3200点以上,一路下跌至2400多点。

而在操控股价的尾声,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中昌数据又快速拉升至20元以上,短短一个月内获利巨大。其成交量也放大数十倍,每天达到6-9亿元。

证监会查明,到2019年1月9日中昌数据收盘价达到峰值20.90元,账户组持股也达到峰值5630.5万股。期末持股量较期初增加21.89%,股价累计上涨59.91%。从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1月16日,账户组大量减持,账户组持股量减少约***,股价累计也下跌35.89%。

在账户组减持期间,中昌数据股价也高位崩塌,连续多日出现了“跌停式出货”,对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

如今的中昌数据在连续亏损后已经变成了“ST中昌”,股价也跌得一塌糊涂。截至5月28日收盘,ST中昌股价仅剩2.54元,总市值仅11.6亿元。

红星新闻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昌数据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昌数据股吧、股票搜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