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基金,医药基金现在能买吗

2022-07-24 13:56:05 基金 xcsgjz

医药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俗话说喝酒吃药、药酒是一家,本轮上涨行情中,白酒和医药的行情来得晚了一些。前一段时间白酒发力,走出了一波行情,这几天终于轮到医药板块上涨了。关注医药板块的投资者可能知道,从上次的高点算起,医药板块连续调整都快要一年了,随着估值的进一步消化,近来资金逐步介入,现在是否适合布局呢?

其实从*点到现在,医药板块已经整体反弹超20%,甚至有个别医药股短期翻倍。作为基金投资者,我们对于医药基金该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就从不同方面,了解下市场上热门的10只医药主题基金,看看哪只适合你。

一、了解医药行业及相关基金

1、行业分类:

医药是现有的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一个,一般称为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又分为6个二级行业,分别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以及医药商业。我们投资的医药主题基金,除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基金外,绝大部分都至少涵盖以上两个行业板块。

2、热门医药行业指数:

中证医疗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医疗主题的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创新药指数: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医药指数:反映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中药指数:中证中药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中药概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热门的主要就是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等。当然医药行业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证指数、国证指数、港股医药指数、美股医药指数等。

3、热门医药主动基金

大家应该都有熟知的,甚至钟爱的主动型医药基金。比如葛兰管理的规模*的中欧医疗健康,及中欧医疗创新,同样业绩出众的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除了女基金经理外,男基金经理也有*的代表,比如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谭冬寒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曲扬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等。因为业绩基准不同、管理风格不同,所以这些主动基金整体表现也略有不同。

二、十只基金业绩测评

综合参考基金规模、业绩、跟踪指数等情况,筛选出了10只医药主题基金,其中6只主动型医药主题基金,4只被动型医药细分行业指数基金。篇幅原因,这里不挨个罗列基金基本信息,想了解具体情况的可以参照下图,或自行搜索相关基金。

1、从历史阶段收益。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工银医药健康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2、从历史年度收益来看。工银前沿医疗、中欧医疗健康、广发医疗保健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3、从近3年基金走势来看。工银前沿医疗、广发医疗保健、工银医疗健康等基金的表现优于同类。

4、基金持仓情况。整体仓位占比、个股占比、细分行业占比情况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5、其他指标。因篇幅原因,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标数据无法展开来分析,比如基金经理基本情况及管理基金表现,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情况及误差表现,基金规模及变动,仓位、持仓及历史变化情况,换手率、机构占比情况等。如果大家感兴趣,随后再写一篇文章详细梳理分析。

三、简单总结

篇幅原因简单总结,直接上干货。

1、整体看,医药行业主动基金的历史表现明显要好于指数,所以投资医药基金挑选好的主动基金更为明智。

2、医药行业近两年的调整幅度很大,从上面数据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所有医药基金今年来都是亏损的,绝大部分去年也是亏损的。如果定投的话,除非本次调整中建仓或加大仓位,否则近两年的医药基金定投,亏钱概率会非常的大。

3、行情来了医药主题基金的赚钱能力很强。2019年和2020年度,我们所选的医药基金,两年平均收益率均在50%左右,并且几只表现好的直接年度翻倍。可见风口来了医药会飞得很高。

4、虽然不同风格的医药基金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是整体走势还是趋同的。相对来说,主动基金波动比细分指数基金大一些,这也说明了主动基金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想着当行业走弱时,主动基金会通过调整仓位来规避风险。想躲避行业调整,同样也可能会错过上涨。

5、从长期角度来看,无论是现在的位置还是行业的估值,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还是可以的,但是短期反弹较大,风险逐步升高。想要投资,就要想清楚自己准备拿多久,同时做好承受短期调整的准备。

最后附上一些机构的看法:

国盛证券认为,医药风险偏好在往上走,积极乐观一点,从中长期维度,这是修复的开始。

天风证券指出,多个指标指引医药板块的长期底部位置,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已经在发生。

安信证券认为,长期看医药创新仍是主旋律,CXO行业具有配置的性价比。

篇幅原因很多内容无法展开来写,就写到这里吧,如果有需求,评论区留言,我会近期更新下一篇。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转发,感谢支持。

#众说财经##基金#




三元股份股吧

三季报发布前夕,光明乳业迎来“掌舵人”变动。

10月27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濮韶华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天后,光明乳业交出三季报,同时提名昔日的“光明老将”黄黎明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业绩波动,董事长之位变动亦频繁。从2015至今不过6年,光明乳业即将迎来前述范围内的第4任董事长。

6年3次换帅

将时间轴先拨回2015年,当年6月,光明乳业突然迎来董事、总经理郭本恒的辞职,此时距离其届满还有10个月。7月,郭本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最终因受贿获刑6年,堪称乳业大地震。

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推荐集团内另一家公司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航明接棒。并无乳业经验的朱航明,在光明乳业工作到2018年8月请辞,随后濮韶华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简历显示,濮韶华曾任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商贸行业管理处处长、外贸发展处处长、外经处处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外经处处长等职。

2019年5月,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届满,但换届选举延期进行,故高管任期相应顺延。据此计算,濮韶华已在光明乳业工作3年有余。2020年报显示,濮韶华未持有光明乳业的股份,当年薪水为税前179.27万元。

离开光明乳业后,濮韶华的下一站将是百联集团。光明乳业回复称,濮韶华目前已经履新百联集团总裁(属于职务升迁)。

至于频繁高层变动,是否会对公司稳定性造成影响?就此光明乳业表示,近年来,公司朝着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平稳运营,公司将继续拓展全国布局,深耕新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展现良好的品牌风貌。

上半年净利润减少

濮韶华上任之际,正值光明乳业的业绩动荡期。2016、2017年连续盈利后,2018年光明乳业出现大幅亏损,净利润几近腰斩。

肩负重振业绩之众望的濮韶华,在其任期内,光明乳业发布并贯彻领“鲜”战略,围绕新鲜产业全国布局。2018—2020年,光明乳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225.6亿元、252.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42亿元、4.98亿元、6.08亿元。

光明乳业在公告中表示,濮韶华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在促进公司战略升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濮韶华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业今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上半年,光明乳业净利润同比减少16.81%,呈现逐步放缓。光明乳业回复称,濮韶华辞职与公司业绩并无任何关联。公司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并无任何业绩不理想的情况存在。

*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光明乳业7—9月实现营业收入77.93亿元,同比增加18.25%;

实现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加55.85%,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遏制业绩下滑趋势。光明乳业表示,财务指标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创新、降本增效、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以及新鲜牛奶销售规模的扩大。

掉队迹象愈发明显

但光明乳业年入双百亿元的营收规模,和蒙牛乳业数700亿元、伊利股份迫近千亿元的成绩单相比,显然并不够看。

作为“中国乳业第一股”,光明乳业和蒙牛乳业、伊利股份一度被并称为“中国乳业三巨头”,但近年来的几方差距拉大,光明乳业掉队迹象愈发明显。

发迹于上海的光明乳业,和北京特色的三元股份、植根新疆的天润乳业、布局西南的新乳业相比,净利润增速、毛利率的优势亦不显著,仅优于天润乳业。

为加快产业链整合,近年来光明乳业在资本市场频繁出手。2018年,光明乳业收购上海牛奶棚食品有限公司66.27%股权、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股权;2019年,光明乳业7.5亿元买下辉山乳业基地和工厂;就在今年10月,光明乳业刚刚披露,将以6.12亿元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权。

此外,3月光明乳业拟定增不超过19.3亿元,其中13.55亿元用于牧场建设、5.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番董事长更迭,是否会对上述交易造成影响?对此,光明乳业回复称,所作决策均为公司健康发展及全国化布局需要,与董事长更迭无直接影响。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费用管控,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优化牧场、工厂、物流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不断提升光明品牌力,夯实国内新鲜牛奶*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定增预案发布后,光明乳业股价一路走低。此次披露董事长辞职公告及三季报后,光明乳业连续两日上涨,并于11月1日报收14.75元/股,总市值180.61亿元,但较今年1月下旬约20元/股的高点已跌去近30%。同样时间区间内,伊利股份微跌5%、蒙牛股份涨8%、三元股份涨30%、天润乳业跌24%、新乳业跌近20%。




医药基金排行前十名基金

7月4日人福医药(600079)涨6.79%,收盘报16.98元,换手率4.66%,成交量64.62万手,成交额10.73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306.9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004.38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1762.5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0.92万,融券余额增加。

重仓人福医药的前十大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5.68。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17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中信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混合A。中信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混合A目前规模为17.69亿元,*净值1.8685(7月1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72%,近一年下跌12.22%。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张晓亮。

中信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




医药基金现在能买吗

对于持有医药主题基金的基民来说,最近的心情想必有点复杂。

开心的是,股市开始回暖,沪指已重返3300点。

纠结的是,看着其它板块上演的大反弹,生物医药板块最近的涨幅只能算“不温不火”,以致于很多很多医药主题基金有所“回血”,亏损却依旧严重。

比如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有基民晒出的* (截至6月14日)成绩单显示,仍亏超30%以上。

这样下去,手中的医药基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要不要眼下就逢高割肉?

一、跌落神坛的“医药女神”

2021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吃药喝酒”行情不再。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截至6月14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跌幅第二。

图/wind

这也引发了相关基金净值的大幅调整。

同一时间段(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14日),葛兰掌管的四只医药主题基金(A/C分开计算)大跌均超35%。

图/Wind

中欧医疗健康A堪称葛兰的代表作,成立于2016年9月。

去年四季度,中欧医疗健康A的规模达到顶峰,高达340.52亿,然而今年一季度,基金规模只有308.12亿,缩水了32亿。虽然资金规模小了,但是份额却一直在增加。

中欧医疗健康A规模变化 图/天天基金网

这只基金的*(2022年3月31日)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凯莱英、迈瑞医疗、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片仔癀、通策医疗、智飞生物。

对比去年第四季度的十大重仓股,葛兰并没有对基金持仓进行大幅调整,十大重仓股新增了智飞生物,剔除了九州药业,其他股票的仓位也基本没啥变化。

图/天天基金网

业绩上,中欧医疗健康A今年以来(截至6月14日)跌了19.05%,没有跑赢大盘。

图/wind

尽管业绩不佳,但在一季度报告中,葛兰表示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将继续努力为持有人创造长期投资回报。

被这波调整拉下神坛的还有赵蓓。

同样是医药领域的女性明星基金经理,同样有医学专业相关背景,还有同样的,是近一年来较为凄惨的业绩。

图/天天基金网

赵蓓的代表作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成立于2016年2月,*基金规模150.74亿元(2022年3月31日)。

银瑞信前沿医疗A规模变化 图/天天基金网

这只基金的*(2022年3月31日)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迈瑞医疗、九州药业、美迪西、华润三九、泰格医药、华东医药、爱尔眼科。

图/天天基金网

对比去年第四季度的十大重仓股,赵蓓也未进行大幅调整。十大重仓股剔除了普洛药业、昌红科技,新增了华润三九、华东医药。

业绩上,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今年以来(截至6月14日)跌了20%,同样没有跑赢大盘。

图/wind

值得一提的是,6月9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赵蓓于6月13日起结束产假,返回工作岗位,并将恢复履行基金经理职责。

二、医药行业还有起飞机会吗?

前期跌的狠就算了,让基民们眼下着急的是,随着4月底市场的回暖,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主题开始轮番表现。对比之下,医药板块的增长却是平平,医药主题基金更是“回血”缓慢。

那么接下来该主题到底有没有起飞的机会?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判断称,国内医药产业升级过程中,2022-2024年,医药创新升级配套产业链领域迎来更加确定性的景气阶段,这些领域包含了研发(CXO、科研工具)、量产(制造、上游科学工具、装备)等,同时可更加关注创新药械在产品研发质量升级、商业化品种放量带来的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也维持了医药行业“增持”评级。认为今年下半年在总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将围绕“防疫和复苏”的主线逐步推进,复苏可能会成为更为重要的方面,药房、医疗服务、消费医疗、院内诊疗等板块值得重视。

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范洁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药板块2022年的表现会好于2021年,同时投资方面会趋于分散,更多的是个股而非板块式的行情来表现。

可见,市场还是有不少看好的声音的。那么葛兰、赵蓓的医药基金还值得拥有吗?

事实上,若是把时间拉长,无论葛兰还是赵蓓的历史收益相对来说都还是不错的。

数据显示,葛兰自担任中欧医疗健康A基金经理以来(截至6月14日),任职总回报达174.39%,任职年化回报达19.33%。

图/wind

赵蓓担任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基金经理以来(截至6月14日),任职总回报达241.10%,任职年化回报达21.25%。

图/wind

大家知道,主题基金的赛道越是集中,产生的波动和回撤会越大,反过来进攻也就越强,遇到行情时业绩就会越突出。

所以一只基金还值不值得信赖,得从自身风险偏好、个人对医药行业判断等多种因素去考量。

三、面对亏本的主题基金,究竟该怎么办?

市场震荡加剧。相信眼下被“持有还是割肉”问题困扰的,远不止手持医药基金的基民。

那么面对亏本的主题基金,我们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谨记:主题基金阶段性亏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其次在决定如何操作之前,我们*能分情况客观的分析下:

比如你是在长期投资,那么建议要多综合考量下基金本身的因素:

抛开短期业绩,这只基金是否还符合你对好基金的判断?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又是否契合你对当下市场的分析?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继续持有或更适合。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建议你考虑逢反弹“割肉”。

因为谁也无法*的猜测市场的底在哪里。立即走人,意味着不再承受继续下跌的风险,却也可能会错过未来的反

弹行情。

而若你是在短期投资,未来几个月有用钱的需求,又不看好行业的短期走势,建议你果断出手,尽快调整为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的。比如手中基金在本轮行情中创下的*回撤,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那么甭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投资,都赶紧走人吧。毕竟我们投资基金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些,而不是徒增烦恼。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医药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医药基金、三元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