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股票(九安股票行情分析)

2022-07-23 6:55:25 基金 xcsgjz

九安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新冠检测大牛股又发利好消息。

1月12日晚间,九安医疗公告称,美国子公司收到的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发来的iHealth 新冠抗原家用自测 OTC 试剂盒订单,生效时间为收到订单当日(当地时间);与美国纽约州卫生部签署的 iHealth 试剂盒销售合同由双方于当地时间 2022 年 1 月 10 日生效。

截至目前,美国子公司与美国纽约州卫生部订单及合同累计金额为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9亿元),与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执行办公室订单累计金额为1.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4亿元)。

九安医疗是新冠检测大牛股,自去年11月12日以来,公司股价接连暴涨,截至目前,累计涨幅超800%,总市值增超260亿元。1月12日,九安医疗再度涨停,收报62.22元/股,总市值达298亿元。

暴涨过后,九安医疗成为重点监管对象,1月12日,九安医疗再收关注函,这是2021年11月份以来公司收到的第四份关注函。在关注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所披露内容是否谨慎、客观,是否存在夸大性宣传、误导性提示以迎合市场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情形。

此外,公司也接连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的公告,目前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较公司历史股价及市盈率等数据均处于高位,不排除公司未来股价及上述指标发生回落的风险。

九安医疗收到多个新冠自测订单 

1月12日,九安医疗再次涨停,股价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298亿元。

收盘后,九安医疗又发布重大利好消息。1月12日晚间,九安医疗公告,美国子公司于当地时间 2021 年 12 月 21 日收到了美国纽约州卫生部(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发来的两份分别由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和纽约州非盈利组织 Health Research Incorporated 就 iHealth 试剂盒的采购订单,订单金额分别为 2508万 美元(含运费)和 4023万 美元(含运费),合计订单金额为 6531万 美元(含运费), 约合人民币 4.15亿元。

此外,美国子公司和美国纽约州卫生部于当地时间 2022 年 1 月 10 日签订了《销售合同》,向美国纽约州卫生部销售 iHealth 试剂盒产品,合同价税合计金额为 1.2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7.63亿元。

截止本公告日,美国子公司与纽约州卫生部的订单及合同金额累计为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9亿元,超过公司 2020 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 50%(人民币 10.04 亿元)。

同时,美国子公司于美国当地时间 2021 年 12 月 3 日至 2022 年 1 月 5 日期间获得了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执行办公室(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and Executive office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采购订单,公司美国子公司向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执行办公室销售 iHealth 试剂盒,合同价税合计金额为 1.48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 9.44亿元。

公司表示,订单及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 2021 年和 2022 年度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随着订单及合同的履行,有助于加强交易双方互信和进一步合作,有助于拓展公司及美国子公司在美国的品牌知名度,争取更多客户资源和订单。

同时,公司也提醒投资者,订单及合同执行过程中受当地疫情变化、政策变化、供应链能力变化、物流运输风险以及不可预计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部分订单及合同无法如期或全部履行的风险。

两个月收4份关注函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以来,九安医疗股价接连大涨。截至目前,累计涨幅超800%,总市值增超260亿元。1月12日,九安医疗再度涨停,收报62.22元/股,总市值达298亿元。

而这一轮暴涨便始于公司自测OTC试剂盒产品获得美国FDA 应急使用授权。去年11月8日,九安医疗披露公告称,公司美国子公司iHealth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获得FDA应急使用授权(EUA)。

随后的两个月内,九安医疗通过互动平台、公司公告、媒体采访等多种渠道发布新冠自测试剂盒的*进展,股价也开启了暴涨模式,陆续收获25个涨停。

股价暴增过后,九安医疗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1月12日,九安医疗再收关注函,这是2021年11月份以来公司收到的第四份关注函。

公司在1月7日披露《关于子公司收到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针对Omicron变异病毒测试性能实验报告的公告》称,公司收到美国FDA安排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ADx项目就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针对Omicron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实验报告,该报告显示iHealth试剂盒在实验中***的检测出了*CT值为21.59(n=5)的Omicron活性病毒样本。

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该实验中病毒样本CT值的具体含义,并说明Omicron病毒总体的CT值分布情况。

公司《公告》仅披露CT值小于或等于21.59的四个样本的测试结果而未披露CT值大于21.59的七个样本的测试结果的原因。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以部分样本阳性检出率来混淆全部样本阳性检出率误导投资者的情形,前述公告对实验报告检测结果的披露是否完整,是否存在选择性披露部分信息以炒作股价的情形。

公司公告称, iHealth试剂盒在实验中***的检测出了*CT值为21.59(n=5)的Omicron活性病毒样本。但美国FDA在其官方网站就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针对检测Omicron变异病毒有效性的初步研究称,早期数据显示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Omicron变异病毒,但其灵敏度可能降低。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公司相关表述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

公司接连提示风险

股价持续上涨之际,公司也持续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

1月12日晚间,九安医疗再次发布《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的公告》,从二级市场技术指标来看,截至1月12日,同花顺显示的公司动态市盈率为445.54;市净率方面,截止1月12日收盘,公司在二级市场股票收盘价格为62.22元/股,同花顺显示的公司市净率为14.84。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的上述数据较公司历史股价及市盈率等数据均处于高位,不排除公司未来股价及上述指标发生回落的风险。

就美国子公司试剂盒产品订单情况,九安医疗表示,公司的抗原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情况与美国疫情的发展情况直接相关,病毒变异、疫苗接种、针对新冠药物的推出等情况均对疫情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未来疫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可能较大幅度的影响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情况。

同时,目前共有12家公司的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获得了美国FDA EUA授权,九安医疗表示,不能排除未来将有更多的公司获得该授权并进入市场销售试剂盒产品,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改变,单家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可能受到冲击。

至于订单金额对业绩的影响,九安医疗表示,公司在之前的公告中披露的销售情况不能代表利润,因利润与原材料成本、产品运输费用、生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等多项因素相关,故无法从销售金额推算利润情况,公司业绩的相关信息

此外,九安医疗还表示,公司在之前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了《关于采用家庭自测盒实现奥密克戎新冠防疫1+1的建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该建议,该建议是否被采纳尚不确定。

直播预告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九安股票行情分析

根据九安医疗半年报数据,受美国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151亿-155亿元,同比增长27466.36%-28196.6%。也就是说,九安医疗上半年日赚超8000万元。

这一净利数字远超九安医疗成立以来的净利总和。作为一家专注于健康类电子产品和智能硬件研发生产的上市企业,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2010年登陆深交所后,九安医疗成为国内血压计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产品覆盖血压、血糖、血氧等领域。

在血压计、血糖仪等传统硬件业务基础上,九安医疗推进糖尿病诊疗照护“O+O”(Offline+Online,即线下+线上)模式。不过,由于在互联网医疗上投入过大,九安医疗2013-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一直为负值,业绩长期承压。

九安医疗的业绩在2020年迎来转机。新冠疫情暴发,九安医疗的大量产品都派上用场。在接到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等的需求询单后,九安医疗于2020年3月便开始向海外提供额温计、血氧仪等医用产品出口。2020年7月8日,额温枪产品在亚马逊平台单日销量突破20502台。2020年,九安医疗实现营收20.08亿元,同比增长184.36%;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264.68%。

随后,九安医疗开发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并接连拿下海外订单。2021年11月,九安医疗宣布,经FDA授权,公司美国子公司iHealth Labs Inc.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获得应急使用授权(EUA),可在美国公共卫生健康应急期间,在美国和认可美国EUA的国家/地区销售。

2022年1月中旬,九安医疗接连发布两份公告。其中一份公告显示,九安医疗已获得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和纽约州非营利组织订单,金额为6531万美元(约合4.16亿元人民币);另一份公告中则显示,九安医疗获得了美国ACC(美国陆军合约管理指挥部)订单,金额为12.75亿美元(约合81.02亿元人民币)。

海外大单为九安医疗带来业绩贡献的同时,公司股价也一路水涨船高。自2021年11月以来,九安医疗的股价从*5.8元一度达到99.12元的高点。2022年4月12日,九安医疗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公司实现营收217.37亿元,同比增长6646.79%;实现净利润143.12亿元,同比增长37527.35%。4月15日,九安医疗股价盘中一度达到99.12元,为2010年上市以来*价。

然而,此次半年报的亮眼业绩却没有换来股价的继续上涨。业绩预告发布的次日,九安医疗7月15日早盘大跌8.33%,当日跌幅6.45%,报收58.48元/股。7月15日-19日,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

有分析认为,股价多次上涨后,九安医疗的利好兑现。因疫情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未来业绩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存疑。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美国FDA已批准了45个新冠抗原检测EUA(紧急使用授权)文号,其中有14个家用自测产品,涉及13家企业。

一位投资人士告诉

针对业绩增长但股价下跌的原因等问题,




九安股票股吧

近日,九安医疗(002432,股吧)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毅提交的《关于鼓励公司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近日受疫情影响,九安额温计成为抗击疫情必备用品,需求量暴增。刘毅对公司未来业绩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为维护市场稳定,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刘毅倡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

刘毅承诺,按照本倡议的相关内部细则,凡 2020 年 2 月 18 日至 2020 年 2 月21 日期间净买入的九安医疗股票,且连续持有 12 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时间期间增持九安医疗股票产生的亏损,刘毅将以个人资金予以补偿50%,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全体员工总数为1153人。

截止目前,刘毅通过公司控股股东石河子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 11,871.4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7.43%;石河子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 5,773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43.74%,占公司总股本的13.34%。

资料显示,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于2010年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从事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生产的专业厂家,其主要产品有以电子血压计和低频治疗仪为主的家用医疗保健工程相关的家用医疗产品。

事实上,在刘毅提倡员工购买自家股票时,刘毅也只上任董事长一职仅两个月有余。

去年12月9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今日收到李志毅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九安医疗董事刘毅将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聘任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据了解,自2004年起,李志毅便担任九安医疗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及技术制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全面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工厂国际化的发展,并且对公司血糖系列产品的基础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我们注意到,不久前,李志毅与刘毅共同通过九安医疗*控股股东的石河子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三和公司”),拟通过深交所以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去年10月,三和公司抛出减持计划。计划自2019年10月10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不超过865.6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且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九安医疗总股本的1%。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大股东三和公司已累计抛售公司5.9%股份。




九安股票*消息

撰文 / 胡文柳

编辑 / 杨洁


日前,九安医疗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80倍,主要是受益于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

但是,资本市场却并不“买账”,九安医疗的亮眼业绩没有换来股价的继续上涨。业绩预告发布的次日,九安医疗7月15日早盘大跌8.33%,当日跌幅6.45%,报收58.48元/股。从7月15日到7月19日,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市值缩水32亿元。

自2021年11月以来,九安医疗受益于美国市场的大额订单,股价从*5.8元一路暴涨,一度达到99.12元的高点,成了A股市场当之无愧的大牛股之一。但现在,盈利暴涨而股价下跌,资本市场“不再信任”九安医疗了吗?

海外大单带动,业绩暴涨超280倍

海外订单,“带飞”了九安医疗。

7月14日晚间,九安医疗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1.00亿元~155.00亿元,同比增长27466.36%~28196.60%。对于上半年的业绩大涨,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市场上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需求大幅增加,公司自主品牌iHealth已通过美国电商平台面向C端客户销售,同时承接美国政府订单及商业订单。

早在今年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时,九安医疗就曾披露称,鉴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在美国需求大幅增长,一季度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6707.43%~41965.63%,归母净利润可达140亿~1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07.43%~41965.63%,远超市场预期。

但是,以此推算,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仅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环比下滑91.69%。这意味着,九安医疗的第二季度没出现海外大单。虽然这个数据与2021年同期相比,仍增加了84088%,但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对九安医疗的增长难以持续的担忧。毕竟,九安医疗是在去年的11月接到了来自美国订单的“橄榄枝”后,才开启了股价逆天暴涨的历程。

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的九安医疗,原本在资本市场上并不“起眼”。官网显示,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健康类电子产品和智能硬件研发生产的企业,主要产品有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等。2010年公司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当时估值仅有18亿元。

上市后的多年中,九安医疗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2017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里九安医疗的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高达5.63亿元。直到2020年,公司才刚开始盈利。

在2021年11月6日,九安医疗旗下iHealth的抗原自测产品获得了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这意味着九安医疗获得了收获3.31亿人口美国市场的机会。iHealth是九安医疗位于美国的子公司,于2010年成立,主要开发可与智能手机相连的移动互联系列医疗产品,同时拓展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一直到了2014年,小米集团投资了iHealth,九安医疗的这块业务才算真正发展起来。

(抗原自测试剂盒,图/九安医疗官网)

获授权后不久,九安医疗董秘现身互动平台,并在回复投资者提问表示,公司的新冠抗原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已经开始规模生产,并在美国当地现货热销。之后,从2021年11月15日起,九安医疗股价开始了暴涨模式,随后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

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九安医疗的股价从6元左右一路涨至1月18日的88.88元,涨幅超过14倍;公司市值从28亿元暴增至1月18日的434亿元,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大牛股。

在这期间,有超11万散户涌入九安医疗。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是6.11万户。而至2021年末,其股东总数已达17.94万户,一个季度内增长了11.83万户。

据公司2021年年报披露,九安医疗去年营收23.97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了实现营收16.07亿元,占全年营收的67.04%,主要是来自美国市场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订单量激增;到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计*同比增长超280倍。

到了今年年初,九安医疗继续释放利好消息。1月中旬,九安医疗接连发布了两份公告。一份公告中称,公司已获得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和纽约州非营利组织订单,金额为6531万美元(约合4.16亿元人民币);另一份公告中则表示,公司获得了美国ACC(美国陆军合约管理指挥部)订单,金额为12.75亿美元(约合81.02亿元人民币)。

共计超过13亿美元的大订单,在此之前,国内连迈瑞医疗这样的医疗器械巨头都没见到过。在这些消息的推动下,九安医疗的业绩和股价跟着一飞冲天。

九安医疗的上一轮股价暴涨,发生在其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布后。在今年4月12日盘前,九安医疗公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开盘后,九安医疗一字涨停,并在接下来的四个交易日内,连续涨停。4月15日,九安医疗股价盘中一度达到99.12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是,暴涨的九安医疗,却在上半年业绩预告发布后“熄火”了。

暴富“神话”还能持续多久?

尽管九安医疗2021年上半年业绩“爆表”,但其第一季度的优越表现并没有延续到第二季度。对此,市场给出了及时反应,在九安医疗业绩预告公布后,从7月15日到19日,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

此前,已有不少投资者在担心,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大订单,九安医疗的业绩能否持续下去。九安医疗二季度的表现,无疑让他们认为,以往的担忧得到了部分证实。九安医疗也在业绩预告中提示,因疫情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未来业绩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尽管经历了多番股价飙涨,但一直以来对于九安医疗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市场上是存有疑虑的。尤其是在今年1月18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暴涨到88.88元,但随后便震荡下挫,午后开盘直打跌停,截至收盘,仍有超8万手封单。当日尾盘五分钟,大约有1.6亿元资金抄底了九安医疗。

(图/视觉中国)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当日,投资者交流平台上,仍有散户表示,“你一手,我一手,九安能到99”,以及高唱“众散户齐心锁仓”。业界也戏称,游资纷纷出逃,散户们充当了“接盘侠”。

“由于疫情的影响,检测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在资本热捧和加持下,检测企业估值也存在着过热的问题,容易被高估。按照市场以往的经验,所有被资本热追的板块都将有一个回调过程,挤出泡沫。”财经评论员王赤坤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事实上,在此前,机构也不够“看好”九安医疗。根据公司一季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一致,其中有七个席位都是自然人“牛散”,仅有一支新成立的基金持股。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九安医疗股价暴涨期间,还曾有两大私募基金趁机“快进快出”,高位减持套现。《财经天下》周刊观察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九安医疗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了两只资管产品,一个是“北信瑞丰基金百瑞143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另一个是“万顺通1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末,它们已消失在十大股东名单之中。

而九安医疗的业绩能够保持多久,也成了业内都在关心的问题。

在雪球平台上,有投资者分析道,九安医疗目前需要面对更多具有优势的竞争者,其在美国的订单或许难以再增长了,像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的产能“现在是1亿盒/月”。据统计,截至3月22日,美国FDA已批准了45个新冠抗原检测EUA(紧急使用授权)文号,其中有14个家用自测产品,涉及13家企业。

同时,美国抗原检测市场的需求也并不稳定。根据国家海关总数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出口货值为18.13亿元,较2月180.24亿元的峰值下滑九成,其中,美国对国产新冠试剂的进口货值环比下降超过20%。海外市场对我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需求依赖性也在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九安医疗的抗原自测产品还未在国内上市。而即便以后成功上市,它想要借助该产品继续在国内市场“掘金”,也并非易事。

“国家药监局已先后批准20来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这些产品涉及多家上市公司,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加,新冠抗原检测盒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意味着分给各家企业的蛋糕也会越来越小。而抗原检测适用人群少,竞争企业多,集采竞争使价格下降,加上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防治方式多样化,未来市场对抗原检测的需求或许将难达预期。”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九安医疗的“暴富”神话,又还能持续多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九安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九安股票、九安股票行情分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