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没有在一项新型关键技术的浪潮中成为*。
这句话,来自于美国白宫内部的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撰写于 2019 年,由包括 NASA 前老大 Daniel Goldin 和前诺基亚高管 Hossein Moiin 在内的一批专家撰写。
而所谓的 \"关键技术\",就是 5G。
对于自己在 5G 领导力方面的缺位,美国人已经心知肚明,因此也把敌对目光瞄准了大洋彼岸的中国,尤其是中国 5G 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华为。
甚至,为了阻击华为,美国还有进一步打算:收购诺基亚或者爱立信。
美国要收购诺基亚或爱立信?
来看看《华尔街日报》在 6 月 25 日的一份报道。
这份报道宣称,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已经进行了一番讨论,论点在于联邦政府要深入到私人机构中去,来对抗来自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全球竞争。
怎么做呢?
据知情者称,一些美国科技企业、私募基金机构和*电信高管讨论了一些想法,其中一个是:怂恿大型美国科技企业,比如说思科(Cisco),来收购来自欧洲的两家电信设备企业之一,即爱立信或者诺基亚。
不过,思科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对收购一些低毛利的企业并不感兴趣。
除了直接收购之外,这些官员还讨论了一些想法,比如说通过税收减免和出口银行资本来支持爱立信和诺基亚,或者支持一个私募资金机构来让其中一家电信设备公司实现私有化。
还有人建议,可以成立一个开放的网络技术平台,从而让美国创业公司能够更加容易地开发 5G 设备的新技术。
对于这些来自于美国白宫官员的讨论,《华尔街日报》认为:
这些想法充分说明了,在谁将向世界提供先进技术的问题上,美国愿意以多么大的代价与中国进行较量。
可能是一厢情愿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想要收购一家来自欧洲的电信设备商,其实已经是蓄谋已久了。
此前在今年 2 月份的一次演讲中,美国司法部部长 William Barr 也曾赞同美国公共或私营部门拥有一家欧洲电信设备供应商(也就是爱立信或者诺基亚)的想法,称这将创造 \"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消除对其持久力的担忧\"。
另外,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Larry Kudlow 曾表示,在特朗普政府下,美国政策层面的项目非常强大。他还宣称,最近几周,大量的 5G 主要合同被授予欧洲供应商,这表明市场潮流正在转向对中国不利的局面。
他表示:
诺基亚、三星和爱立信,它们仍在游戏中占据很大份额,并在美国市场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们希望他们搬到这里,我们可能会通过税收政策帮助他们。我们可能会支付一些搬家费用,但这与实际所有权不同。
据一位知情人士的说法,思科首席执行官 Chuck Robbins 去年与 Larry Kudlow 讨论了收购一家欧洲设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的潜在交易,不过讨论 “更多的是出于爱国主义,而不是反映思科的合并利益” 。
该人士还说,Chuck Robibins “不希望美国落后”,但这家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不愿意在没有某种经济刺激的情况下,投资于诺基亚或爱立信这样利润较低的企业。
对此,Cisco 的发言人拒绝置评。
华为未曾涉足下的美国市场
不管美国怎么说,都不妨碍中国已经是 5G 领域的领先者。
而华为,自然就是中国 5G 的中坚力量——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Dell’Oro Group 的数据显示,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华为拿下了全球电信设备总支出的 28%。
当然,这个占比还是华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5G 市场缺位的情况下实现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市场,由于华为的设备早在 2012 年就开始被排除在外,美国运营商目前主要依赖三个国际电信设备企业,它们分别是爱立信、诺基亚和三星电子。
在此过程中,美国本土企业也严重缺位了。
当然,对此美国官员也并非无动于衷。除了希望收购爱立信或诺基亚,美国司法部部长 William Barr 还提出了一个 \"整合开放网络(integrated open networks)\" 的概念:也就是说,运营商可以混用和匹配来自不同设备公司的网络部件。
这个概念的主要想法是加强竞争——因为美国人认为,当前美国运营商基本上都是同一家供应商那里购买设备和软件,这妨碍了竞争。
实际上,为了推动电信设备的竞争,一个名为 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 的机构已经在美国成立,该机构由美国运营商 AT&T 牵头,还包括几个美国试图在无线网络领域立足的软件企业,也包括诺基亚。
美国已经出局一段时间了
然而,针对 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诺基亚北美政策总监 Brian Hendricks 明确表示:
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促进在美国国内建立工业基地的机会。但是,美国已经出局一段时间了。
Brian Hendricks 还表示,诺基亚的美国研发和制造部门将在未来的供应链中扮演一个角色。但他也承认,更多的竞争是无法避免的。
而爱立信高管则表示,爱立信并不期待加入上述机构——该公司的 CTO Erik Ekudden 也表示,政府不应该参与到科技行业中去,企业自身可以很好地处理问题。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诺基亚和爱立信也向美国官员施压,要求他们通过进出口银行(Export Import Bank)和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等政府支持的集团来支持自己的业务。
另外,来自三星的战略高管 Alok Shah 表示,三星电子已经在美国生产一些 5G 的零部件,包括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工厂生产的一些基站芯片。
而来自 AT&T 的发言人则宣称,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安全的供应链,是公司优先考虑的。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美国的运营商高管也对诺基亚和爱立信的长期健康状况感到担忧,这两家公司多年来一直试图重组业务——诺基亚去年停止派息,并且在今年 3 月表示首席执行官将辞职。
至于爱立信,在经过多年的重组之后,它已恢复盈利。
5G 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领域的技术领先,固然离不开钱,但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在 5G 领域,当然也是如此。
以华为为例,其在 5G 领域的领先,毫无疑问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最近 10 年时间里,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 6000 亿人民币——但同样地,10 年时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而相应的技术人才更是关键。
正是基于此,华为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 8.5 万件有效专利,其发明专利占 90%。
其中,在 5G 方面,来自德国专利统计公司 IPlytics 近日发布的一份 5G 标准专利声明调查报告显示,截止 2020 年 1 月 1 日,全球 5G 标准专利申请数量为 21571 件,华为以 3147 件位居第一。
所以,尽管美国政府大力封杀华为,但在 5G 方面,它还是不得不允许美国企业在 5G 标准上与华为合作。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看不惯又干不掉吧。
那么,对于美国政府打算购买爱立信或诺基亚一事,华为是怎么看的呢?
也许可以从华为高管 Vencent Peng 在今年 2 月接受的一次采访中找到答案,他是这样说的:
从无到有地创办一家新的蜂窝设备制造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 5G 领域,你并不能甩出 60 亿美元就可以了。这需要很多年。因此,也许最快的方法是从现有供应商那里购买。
但问题是,美国政府能够把诺基亚和爱立信收入囊中吗?
本文参考资料:(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https://www.wsj.com/articles/white-house-federal-intervention-5g-huawei-china-nokia-trump-cisco-11593099054
https://www.ithome.com/0/485/849.htm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6/RfNffZmS0BKUgCvI.htm
7月15日丨兴蓉环境(000598.SZ)公布,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成都市“南拓”战略发展的重要区域,在人口增长、经济实力及生态价值提升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投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成都天投实业有限公司(“天投实业”)拟与公司就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业务开展合作,双方同意签订《四川天府新区成环水务有限公司出资人协议书》并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其中公司持股比例为51%,天投实业持股比例为49%。
此次合作双方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净水业务,加快推进设施运维集约化、规模化,推动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此次投资可促进公司进一步参与成都市域范围内的水务市场整合,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及知名度;未来具体项目落地实施,将有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增厚业绩,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对合资公司的首期出资使用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实施本次投资,将使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新增一家控股子公司。
它是连续11年的销售*,因没落被收购,董事长的一句话让人心酸。
作为曾经称霸手机行业的巨头诺基亚,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当年可以说整个手机市场,诺基亚的地位是无可超越的。可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一个巨头,却在2013年被微软收购了,整个手机市场被人瓜分殆尽。
诺基亚最受到用户们信任的还是其质量问题,我们现在的手机多摔几次可能就屏幕裂了,不能用了,可是当年的诺基亚摔了多少次后,捡起来装上电池照样用。据说用诺基亚手机可以砸核桃。诺基亚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诺基亚曾经连续11年的占据了销量全球*的宝座,这个战绩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中,是没有一个品牌可以超越的。在2013以后,诺基亚的灭亡让人们只能从记忆中缅怀诺基亚了。在3G时代,诺基亚还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到了4G时代,苹果、三星等品牌才是主流的品牌,受到人们*的追捧。
当初,诺基亚被收购后,诺基亚董事长约玛奥利拉在
坦白说,诺基亚其实是很受用户们喜欢的,在每一次的灾难中,诺基亚都是第一时间的伸出援手,对那些灾区给予帮助。相比较诺基亚,苹果、三星等手机品牌除了价格高以外并没有做过太多的慈善公益。用户们对诺基亚还是保留着一份爱的。
现在诺基亚已经重新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希望诺基亚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随着2012年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手机强势崛起,作为老牌手机厂商的诺基亚却无法赶上这波智能手机的潮流,最终消失在主流消费者视野里,被打上了“失败者”的烙印,坊间甚至一度传出诺基亚要倒闭关门的消息。
一时间,诺基亚竟成为了保守、守旧、拒绝创新的代名词,成为了手机商业史里的反面典型。
但是在这两年,随着人们对于5G技术的愈发关注,很多人发现:诺基亚竟然不声不响的成为了仅次于华为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么当年在手机市场失意的诺基亚是如何在电信设备领域风生水起的呢?下面内容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诺基亚在退出手机市场之后,三个帮助其起死回生的重大决策。
从2012年诺基亚被赶下全球手机市场第一开始,诺基亚高层之后所做的三个决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促成诺基亚下决心转型的就是2012年接任的现任诺基亚董事长李思拓。虽然听名字像是中国人,但人家可是不折不扣的外国人。
李思拓首先认识到,已经苟延残喘多年的,以lumia系列为代表的手机业务并没有给诺基亚带来复兴的希望,反而成为了影响企业变革的沉重包袱。而且微软的态度暧昧,也让诺基亚高层时刻担心自己会受制于人。那么诺基亚要想进行企业转型,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的甩掉手机业务这个包袱。
于是在2013年李思拓和诺基亚高层决定,在企业进入转型期之前就把已经看不到多少曙光的手机业务卖给微软,从而让诺基亚在企业转型之时轻装上阵。
这是诺基亚在日后起死回生的第一个重要决策。
但是在把手机业务卖出之后,诺基亚也必须及时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收入来源。经过诺基亚内部的多方讨论,全力主攻电信设备市场成为了主要方向。
也是在2013年,诺基亚斥资近22亿美元,收购了他与西门子联合成立的电信设备公司诺基亚西门子50%的股份。算上原有的50%股份,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彻底变成诺基亚全资控股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在不久之后,诺基亚就把通信业务定位为诺基亚新的业务核心。
经过卖出手机业务和收购通信业务,诺基亚完成了在手机业务失败之后,转型成为通信设备制造商的企业发展变革。然而就算全面转型成为通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仍存在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新收购的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的产品线还是相对单一,诺西不具备建设复杂通信网络的技术和能力,因此诺基亚新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其实并不强。
于是乎,在2015年发生了事关诺基亚未来发展的第三次重大决策:诺基亚斥资156亿欧元,约合1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正是这次成功的垂直领域并购,让诺基亚一举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完整网络解决方案的电信设备公司。这样的硬实力帮助诺基亚在这两年成为超越爱立信的仅次于华为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不得不说,出售手机业务、全盘收购诺西公司,整体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正是这三件重要决策促成了诺基亚如今企业转型的成功。虽然手机市场的失败,让人们对诺基亚的感情总带着些许遗憾,但诺基亚的起死回生却给诸多陷入转型困境的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逆境不可怕,只要选对新的起点并为之努力就好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诺基亚被收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诺基亚被收购、兴蓉环境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