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锂电池技术路线之争,三元电池卷土重来?
自去年5月起,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开始“力压”三元锂电池,前者的市场优势目前仍在扩大。不过,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此消彼长,三元锂电池或将卷土重来。A股市场上,三元锂电池中游相关概念股涨势凶猛,多只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基本面来看,多只相关个股中报高增长,比如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12%,相比一季报再加速。
上游原料价格暴跌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上周三元523价格收报33.05万元/吨,三元622材料价格收报35.05万元/吨,上周811材料价格收报39.2万元/吨,周内分别下跌0.6%、0.6%和0.2%。三元材料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相关原料价格大跌所致,其中沪镍主力合约从3月底高点一度暴跌逾47%,电解钴价格6月份以来即跌超17%。
上游原料价格暴跌有助于三元锂电池装机量的提升。5月数据显示,三元电池装车量环比暴增90.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环比增长15.1%。三元电池装车量市占率也大幅上涨。与此同时,磷酸铁锂电池上游原料磷矿价格却出现暴涨。
三元锂电相对磷酸铁锂优势初显,并且后续的重磅电池,均有三元的影子,比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特斯拉的4680电池。光大证券认为,随着储能需求增长及三元电池行业景气度开始修复,三元电池产量及装车量或将迎来持续放量的黄金期,高镍化、高电压化为主流升级路径。
受益股扎堆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统计,截至目前,10只概念股中已有7股预告了中报业绩。其中,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中报预增*均超过***,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12%。另外,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厦门钨业等个股增速*值均超过30%。
行业景气度是上述公司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厦钨新能在业绩快报中提到,受益于终端需求的增加,三元材料销量同比提升。容百科技也提到,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部分个股在二级市场表现强势。4月27日以来10只个股平均上涨近84%,远超各大指数同期表现。厦钨新能、中伟股份累计涨幅均超过***;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厦门钨业、华友钴业等个股均涨超70%。其中,厦钨新能、当升科技、振华新材等个股7月以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厦钨新能自4月低点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2倍。资料显示,厦钨新能主要产品为钴酸锂、NCM三元材料,公司客户包括松下、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下游均为行业内巨头公司。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中伟股份等个股评级机构超过20家;华友钴业、长远锂科等个股评级机构在10家以上。从三年净利增速来看,大部分个股净利增速高增长,芳源股份今明两年净利增速均超***,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厦钨新能、华友钴业等4股三年净利增速均超30%。从*预测市盈率角度来看,厦门钨业、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个股市盈率均不足30倍。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证券时报智能分享新媒体。
百傲化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6月盈利1.94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上年增57.63%至86.92%。
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
本期业绩预计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 2022 年上半年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比增加。四、风险提示
本期业绩预告为公司财务部门根据经营情况的初步预测,本次预计的业绩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五、其他说明事项
以上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2 年半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大连百傲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2 年 7 月 15 日
百傲化学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4亿元,同比上升34.65%;归母净利润9846.56万元,同比上升89.97%;扣非净利润9762.27万元,同比上升92.41%;负债率37.59%,投资收益27.08万元,财务费用-241.19万元,毛利率59.4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1.98。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百傲化学(603360)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衰退交易已引发全球商品市场恐慌性抛售,有色金属首当其冲。
国际铜价“跌跌”不休,7月伊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盘中跌破每吨8000美元,随后持续下挫,当地时间6日,LME铜期货盘中一度下探至7291.5美元/吨,创下2020年11月以来新低。铝、镍、锌等商品也均于近日创下数月来新低。
通联数据显示,本周沪铜已跌破60000元/吨,*下探至55000元/吨,6月初至今累计下跌超20%。
经营旧家电回收生意的郭老板告诉第一财经
然而,铜价或尚未见底。由于市场对欧美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与经济形势联系密切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近期持续下行,有色板块在各商品板块中表现最弱。
招商期货研究员赵嘉瑜表示,这是因为有色板块金融属性最强,在美联储加息缩表过程中这部分溢价被快速剥离。目前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有色板块尽管长期会因中国稳增长以及自身库存偏低而出现反弹,但很难在海外衰退背景下形成反转格局。
家电行业“冰火两重天”
受到金属价格大幅回落影响,电器拆解厂回收各类废旧电器的价格骤降。
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今年6月以来大幅回落,尤其废旧空调中金属铜的占比较大,跌价最多。
最近废旧电器价格每天都在调整,郭老板对
通联数据显示,二季度铝均价为20615元/吨,同比增长11.04%,环比下降7.10%;冷轧板均价为5430元/吨,同比下降13.77%,环比下降2.18%。
与回收厂相反,家电生产企业开始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利润有望修复。
自2021年初开始,包括铜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家电企业利润被侵蚀。行业分析认为,此轮铜价快速下跌,家电企业利润有望得到修复。因为家电零售价格随原材料涨价而提升,但不会因成本回落而同步下降。
以空调市场为例,光大证券表示,若2022年原材料价格走势分化,且空调产品价格上涨5%,以美的集团(000333.SZ)、格力电器(000651.SZ)、海信家电(000921.SZ)、海尔智家(600690.SH)这四家公司的2021年度财报为基础,结合2022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当塑料价格下调20%,铝、铜价格上涨10%,钢价保持不变,空调成本将上升2%,毛利率则有望提升2.4个百分点,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
基本面上,目前白色家电需求表现一般。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1~5月空调行业累计实现产量7029万台,同比下滑1.3%; 6月,空调行业内销、外销、总排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7%、-22%、-12%。冰箱1~5月内销量同比下降6.8%,5月同比下降9.9%;洗衣机1~5月内销量同比下滑10.1%,5月同比下滑10.1%。
南华期货预计,今年下半年,白色家电的产销或继续回落。原因是耐用品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白色家电的消费属于改善性消费,不属于刚性消费,所以销量很可能受到压制。
有色走势难言乐观
回顾上半年,铜价走势先扬后抑,年初价格达9800美元/吨,而本轮下跌约始于4月末。截至6月末,铜价已在3个月内重挫超20%,回吐上半年全部涨幅。
铜对全球工业前景的预期敏感,被称为“经济晴雨表”。但大宗商品经纪商Marex的数据显示,目前对铜的空头押注处于2015年以来的*水平。
光大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展大鹏从资金层面分析称,上半年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投资者,铜持仓兴趣均在下降,CFTC非商业持仓净多转为净空,这也是自2020年6月以来非商业持仓净空转净多后的又一次转变,表明资金看多兴趣在下降。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表示,6月以来,海外市场身处加息潮中,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定价已明显体现在资本转移和风险偏好切换上。在顾冯达看来,虽然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具有供需基本面支撑,但预计下半年海外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加速收紧将成定局,经济滞胀乃至局部衰退的“灰犀牛”风险加大,各类风险资产在海外系统性风险下的压力不容小觑。
此外,中信期货从消费端分析称,上半年海外消费相对偏强,但在地缘冲突及欧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海外铜消费下半年可能会明显放缓;而国内来看,一季度受益于外需偏好,且电力投资稳增长,铜消费相对较好,但3~5月疫情对终端需求负面冲击较大,随着下半年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及落地,铜消费可能会受到一些提振,但在房地产长周期向下且外需走弱的背景下,铜消费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
该机构预计,三四季度全球铜消费将分别增长0.1%和下降0.2%,2022年全年增长0.8%,2023年则有望回升到1.5%。就供需平衡来看,2021年全球铜市场短缺38万吨,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转为过剩局面,全年过剩12万吨,2023年则将过剩53万吨。
衰退交易已引发全球商品市场恐慌性抛售,有色金属首当其冲。
国际铜价“跌跌”不休,7月伊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盘中跌破每吨8000美元,随后持续下挫,当地时间6日,LME铜期货盘中一度下探至7291.5美元/吨,创下2020年11月以来新低。铝、镍、锌等商品也均于近日创下数月来新低。
通联数据显示,本周沪铜已跌破60000元/吨,*下探至55000元/吨,6月初至今累计下跌超20%。
经营旧家电回收生意的郭老板告诉第一财经
然而,铜价或尚未见底。由于市场对欧美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与经济形势联系密切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近期持续下行,有色板块在各商品板块中表现最弱。
招商期货研究员赵嘉瑜表示,这是因为有色板块金融属性最强,在美联储加息缩表过程中这部分溢价被快速剥离。目前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有色板块尽管长期会因中国稳增长以及自身库存偏低而出现反弹,但很难在海外衰退背景下形成反转格局。
家电行业“冰火两重天”
受到金属价格大幅回落影响,电器拆解厂回收各类废旧电器的价格骤降。
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今年6月以来大幅回落,尤其废旧空调中金属铜的占比较大,跌价最多。
最近废旧电器价格每天都在调整,郭老板对
通联数据显示,二季度铝均价为20615元/吨,同比增长11.04%,环比下降7.10%;冷轧板均价为5430元/吨,同比下降13.77%,环比下降2.18%。
与回收厂相反,家电生产企业开始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利润有望修复。
自2021年初开始,包括铜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家电企业利润被侵蚀。行业分析认为,此轮铜价快速下跌,家电企业利润有望得到修复。因为家电零售价格随原材料涨价而提升,但不会因成本回落而同步下降。
以空调市场为例,光大证券表示,若2022年原材料价格走势分化,且空调产品价格上涨5%,以美的集团(000333.SZ)、格力电器(000651.SZ)、海信家电(000921.SZ)、海尔智家(600690.SH)这四家公司的2021年度财报为基础,结合2022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当塑料价格下调20%,铝、铜价格上涨10%,钢价保持不变,空调成本将上升2%,毛利率则有望提升2.4个百分点,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
基本面上,目前白色家电需求表现一般。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1~5月空调行业累计实现产量7029万台,同比下滑1.3%; 6月,空调行业内销、外销、总排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7%、-22%、-12%。冰箱1~5月内销量同比下降6.8%,5月同比下降9.9%;洗衣机1~5月内销量同比下滑10.1%,5月同比下滑10.1%。
南华期货预计,今年下半年,白色家电的产销或继续回落。原因是耐用品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白色家电的消费属于改善性消费,不属于刚性消费,所以销量很可能受到压制。
有色走势难言乐观
回顾上半年,铜价走势先扬后抑,年初价格达9800美元/吨,而本轮下跌约始于4月末。截至6月末,铜价已在3个月内重挫超20%,回吐上半年全部涨幅。
铜对全球工业前景的预期敏感,被称为“经济晴雨表”。但大宗商品经纪商Marex的数据显示,目前对铜的空头押注处于2015年以来的*水平。
光大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展大鹏从资金层面分析称,上半年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投资者,铜持仓兴趣均在下降,CFTC非商业持仓净多转为净空,这也是自2020年6月以来非商业持仓净空转净多后的又一次转变,表明资金看多兴趣在下降。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表示,6月以来,海外市场身处加息潮中,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定价已明显体现在资本转移和风险偏好切换上。在顾冯达看来,虽然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具有供需基本面支撑,但预计下半年海外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加速收紧将成定局,经济滞胀乃至局部衰退的“灰犀牛”风险加大,各类风险资产在海外系统性风险下的压力不容小觑。
此外,中信期货从消费端分析称,上半年海外消费相对偏强,但在地缘冲突及欧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海外铜消费下半年可能会明显放缓;而国内来看,一季度受益于外需偏好,且电力投资稳增长,铜消费相对较好,但3~5月疫情对终端需求负面冲击较大,随着下半年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及落地,铜消费可能会受到一些提振,但在房地产长周期向下且外需走弱的背景下,铜消费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
该机构预计,三四季度全球铜消费将分别增长0.1%和下降0.2%,2022年全年增长0.8%,2023年则有望回升到1.5%。就供需平衡来看,2021年全球铜市场短缺38万吨,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转为过剩局面,全年过剩12万吨,2023年则将过剩53万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原材料价格走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原材料价格走势、百傲化学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