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科华生物股吧
5月13日消息,今日科华生物开盘报18.34元,截止09:40分,该股涨9.99%报19.05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21-05-12)该股净流入金额2407.31万元,主力净流入1996.86万元,中单净流入319.99万元,散户净流入90.46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科华生物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科华生物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体外临床免疫诊断试剂、体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核酸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及与体外诊断试剂相配套的自动化检验诊断仪器等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截止2021年3月31日,科华生物营业收入14.532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2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584.5005%,基本每股收益0.6717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票不是垃圾股,有没有投资价值不能用股价的高低来判断,必须综合这只股票在很多方面来衡量和判断,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以内在价值为分界线。
例如,当一只股票的股价是2元的时候,上市公司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空壳,而且是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足够说明这只股票是垃圾股,2元的股价都嫌高了,根本没有内在价值,这种股票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或者这只股票是被错杀下来的,这家公司是一家优质的公司。但由于部分行业形势不利,股市低迷等不利因素,股价持续下跌,跌至2元时被严重低估。
基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股票价格可以支持高达5元,这只股票是优质股而不是垃圾股,这类股票是值得投资的。
所以通过上面两种情况进行讲解之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了,一只股票是不是垃圾股,
值不值得投资一定要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来判断,不要以股价的高低来判断;股价的高低不能决定一只股票的好坏。
现在布局2元的低价股,中长期布局结局如何?
大部分散户认为高价股风险很大,那买2到3元的低价股,是不是风险就很小,以后上涨强度就会很大?
在这里说明:这是许多股民都犯的一个错误,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代表股票价值的水平。
首先,100元的股票可能涨到5000元,美股的伯克希尔股价31万美元一股,亚马逊1767美元一股。
虽然国内没有那么贵的股票,但很多股票却不断通过送股分红除权除息,复权股价在不断上涨,有很多股的复杂价格都是上万的,意味着在它复权100元时买入,同样可以赚几十或者上百倍。
接下来是低价股的一个大风险。另外,A股在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有一个规则。股价跌破1元的,连续20个交易日未达到1元的,就会退市。
很多股价很低的股票会被摘牌。股价的*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股价是由股本来决定,即市值除以股本,意味着几块钱的股票也可能是大盘蓝筹股,也可能是退市风险垃圾股,
如果因为股权形成的低的价格,业绩好那问题不大,如果是因为业绩不好一直往下跌到3块,并不代表它就是安全的,反而说明这只股票风险极高。
如何正确的投资低价股呢?
不要投资单一只低价股,要用范围式投资。
低价股不代表着风险低,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100元,价格下跌至50元,从金额上看是下跌了50元,但是从幅度上看下跌了50%。
那么低价股呢?价格为3元,下跌至1.5元,虽然从金额上看下跌了1.5元,但是从幅度上看也是50%。
所以,低价股一样具备着风险。
要有一定的时间期限
投资低价股并不是一天两天就执行完毕,也不会是成为*股东。所以,就需要给投资低价格制定一个期限。
美国投资大师约翰·坦伯顿的“成名战”就是投资低价股,其投资低价股有两点特征,第一点就是范围式,上述我们讲到了。还有一点就是时间期限。
对价值投资的真正理解
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价值投资,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实践价值投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价值投资的概念。
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买银行股是价值投资,买茅台和格力是价值投资,买低PE的股票就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长期投资。
这些观点没有错,只是太片面了,有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的方法是读几本投资大师的书。
有时候,打着价值投资口号的所谓大V和分析师会把人引入歧途。
例如酿酒行业投资在2014年大底时基本无人问津,而当下估值走高渐受追捧,却成了不少分析师名义鼓吹价值投资、实则追赶市场热点的说辞。
选牛股形态
1、“双针探底”选牛股
如图所示,主力为了清洗散户和其它中小机构出局,借助利空消息打压股价,然后利用两根长下影线进行洗盘,同时配合着成交量放大。之后该股再次缓慢地爬出上升通道,形成“双针探底”,暗示该股日后将有一轮巨大的涨幅。
2、“炮坑洗盘”选牛股
在经过平台整理后庄家进行了拉升前的洗盘动作,利用在这样的平台中轰炸出来的“炮坑”,投资者可以寻找到理想的中线黑马牛股,同时结合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去甄别牛股,成功率非常高。
炒股心得:
大多数人在交易时都没有客观地看待自己。首先会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能,也就是说,大部分市场我看不出来,就算看准了下单,中了是意外,不中是正常。
其次,他们会承认自己的性格会有各种缺陷,会傲慢,会害怕,会贪婪。仅仅认识它是不够的,还要避免它。
了解你在任何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模式,制定规则来帮助你解决问题。我越来越觉得,交易就像心灵的培养。
我了解自己,通过交易提升自己。所以交易是内外结合,内适应外。前提是外的条件具备,同时内要准备好,两者有一个不具备,休息观望等待是*的应对外方式。
系统出现信号,但是不敢下单,说明内没准备好,没下单就没下呗,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并不是错误。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来,码字很辛苦,认同观点的可以点赞小火箭支持一下,谢谢。
2020年7月9日站讯 今日11时12分,科华生物出现异动,附加大幅拉升3.41%,创历史新高(前复权价格)。截至发稿,该股23.07元/股,成交量28.494万手,换手率5.55%,振幅5.69%,量比1.61。
昨日(2020-07-08)该股净流出金额4410.89万元,主力净流出5757.51万元,中单净流入840.4万元,散户净流入506.23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科华生物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科华生物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体外临床免疫诊断试剂、体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核酸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及与体外诊断试剂相配套的自动化检验诊断仪器等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截止2020年3月31日,科华生物营业收入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9.644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0.8371%,基本每股收益0.0975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刊
科华生物是一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近日公司计划发行9.94亿元的可转债,募投项目收益率可以达到20%以上。
然而,从过往几年来看,科华生物经营能力非常一般,ROE连续在10%左右徘徊,如果没有激进赊销和研发投入资本化,公司真实的ROE要更低。
这与公司过去几年的激进并购密不可分,商誉暴增但是业绩反而下降,只见投入难见效益。
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科华生物不仅高溢价收购亏损资产,而且没有让交易对方给出业绩承诺,巨额真金白银流向神秘股东。
对于这样一家经营能力和资本开支存在重大疑问的上市公司,还会有投资人为这次可转债买单吗?
盈利能力畸低
从过去几年来看,科华生物的经营能力非常一般。显示,2015-2018年,公司加权ROE分别为13.89%、13.21%、11.33%、9.95%。
而且,如果没有粉饰业绩,科华生物过去几年的真实ROE表现会更差。
相比2014年,科华生物2018年收入增长63.38%至19.9亿元,而应收账款却从1.8亿元增加至5.31亿元,增幅高达195%,远远超过期间收入增幅。
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 资讯显示,2014-2018年,科华生物分别为47.2天、64.01天、58.09天、63.82天、79.27天,公司周转越来越慢。
科华生物是医疗诊断用品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医疗检验仪器,拥有生化诊断、酶免诊断、光免诊断、即时检验(POCT)、分子诊断五大产品线,公司目前实行“经销商销售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表明下游经销商销售不畅,需要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来保证收入增长。而且,这种依靠赊销形式卖给经销商的产品,究竟还有多少至今仍然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值得投资人关注。
除了粉饰收入端,科华生物还采用了相对激进的开发支出资本化政策。
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46%至9009万元,但资本化金额为4791万元,比例高达53.18%,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纵向来看,2015-2017年,公司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46.92%、49.85%、51.28%,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科华生物属于体外诊断领域上市公司,细分领域内主要上市公司有美康生物、明德生物、安图生物、九强生物、迪安诊断、迪瑞医疗、迈克生物。其中,前面四家账面上均没有开发支出,而后三家2018年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9%、13.34%、33.16%。
因此,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科华生物在2018年毫无疑问是采用了相对激进的研发投入资本化会计政策。
科华生物2018年净利润为2.08亿元,据此计算当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占净利润的23.08%。
高溢价收购肥了谁?
科华生物过去几年ROE偏低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溢价收购,公司商誉从2014年的6614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8.56亿元,但是净利润却从2.92亿元下降至2.08亿元,可谓只见投入却没见效益提高。
科华生物2018年年末的商誉中,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西安天隆”)和苏州天隆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天隆”)分别为3.91亿元、1115万元,合计4.02亿元。
2018年6月11日,科华生物公告称,以现金方式对标的公司合计投资5.54亿元,取得西安天隆和苏州天隆各62%的股权。
收购公告称,标的公司拥有PCR诊断、核酸提纯仪器和试剂技术,目前已实现各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国的医疗器械高端市场由国外厂家垄断,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日子并不好过。公告显示,标的公司2017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109万元,2018年一季度分别为2983万元、-335万元。截至2017年年末,标的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81亿元、3556万元。
在此次交易中,上市公司获得标的公司62%股权,总共投入5.54亿元,对应***股权估价为8.94亿元。按照2017年业绩和期末净资产计算,此次收购对应的PS、PE、PB分别为7.21倍、-80.61倍、25.14倍,估值水平远超A股医疗器械行业内上市公司。
按照惯例,A股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之时,交易对方往往会给出业绩承诺。
而且,在科华生物之前的多笔收购之中,交易方也均给出了业绩承诺,但是唯独这笔收购例外,而且在评估报告中连对未来的业绩预测都没有披露,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高溢价纯现金收购,又没有业绩承诺,如此好事的受益者是彭年才、李明、苗保刚、西安昱景同益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四方通过此次交易共拿到纯现金4.2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笔交易发生之前,上述交易对象还不是标的公司主要股东。
根据启信宝,2018年5月22日,爱思开国际医疗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爱思开国际”)将所持西安天隆49%股权转让给彭年才、李明、苗保刚,转让之后三人持有西安天隆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8%、26%、16%。2018年6月7日,西安昱景同益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增资方式获得西安天隆5%股权。
爱思开国际是一家注册在中国香港的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背后股东不得而知。那么,这家中国香港企业在标的公司被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前夕,为何突然将股权转让给彭年才等人呢?这笔交易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针对这些谜团,尤其是爱思开国际背后的神秘股东,科华生物有必要给出合理解释。
募投项目前景存疑
根据可转债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华生物本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4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四个项目:区域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化学发光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项目及总部运营提升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项目投资总额分别为3.21亿元、3.1亿元、2.79亿元、1.9亿元,使用募集资金分别为2.75亿元、3.1亿元、2.19亿元、1.9亿元。
所谓的“区域检测中心项目”就是通过设立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为终端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外包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这并不算一个太好的生意,其下游客户是医院,相对而言第三方实验室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议价权。
目前,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呈寡头垄断的格局,金域医学、艾迪康、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是实行全国连锁经营且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独立医学实验室,据长城证券统计,四家龙头企业占据行业七成份额。
科华生物只是一个新进入者。按照2018年年报披露,公司主营产品共有三块:自产产品、代理产品、其他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为8.32亿元、11.38亿元、1994万元。
可以说,科华生物几乎全部收入都来自于检测产品,并没有从事过检测服务业务。在行业垄断格局下,科华生物要投的区域检测中心项目,恐怕机会不大。
可行性报告测算,该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47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IRR)为20.41%,税后净现值(NPV)为7432万元。
如此高的净现值回报可以实现吗?金域医学作为第三方独立实验室行业内龙头,其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率分别为5.49%、5.64%。
作为第二大投入项目,化学发光生产线建设项目用于装修改造公司现有的生产场地,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可行性报告测算,该项目运营第一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66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IRR)为20.97%,税后净现值(NPV)为604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华生物自产产品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下降。年报显示,2015-2018年,公司自产诊断试剂销量分别为457万盒、442万盒、431万盒、392万盒,自产医疗仪器销量分别为2492台、2479台、2390台、2024台。
试问,化学发光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后,科华生物如何消化新增产能?
而研发项目及总部运营提升项目更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至于未来能否产生研究成果有待持续观察。
对于文中疑问,《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科华生物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科华生物股吧、曾经从2元涨到100元的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