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针对生猪市场的保供稳价,发改委动作频频。在定调猪价不具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后,发改委将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此外,发改委还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7月5日,发改委消息显示,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此外,据发改委官微7月5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会议商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紧密合作,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强化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及资本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会议还研究了做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加强期货市场建设等相关工作。
市场面上,猪肉相关概念今日有所降温。Wind猪产业指数盘中一度跌超2%,龙头股方面,牧原股份盘中一度转跌,温氏股份、新希望一度跌超2%,新五丰盘中大跌近4%。
盲目压栏、二次育肥致猪价飙涨
昨日,发改委针对近期猪价上涨过快情况,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
研判指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猪价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同时明确表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昨日会议之前,猪价已连续多日上涨——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7月4日,外三元生猪价格为21.48元/公斤,较6月10日的15.99/公斤上涨了近34.33%,较3月的低点涨幅则超过70%。
有关方面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捏造的涨价信息短期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对此,发改委明确指出,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可能导致后期集中出栏、价格再次快速下跌,从而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反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储备调控防猪价大起大落
未来涨幅关键仍在产能去化
在上个月底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将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特别是加强生猪产能调控,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针对稻谷、小麦、生猪、成品油、煤炭等重点品种,发改委已建立起“托底”“限高”“价格上下限”等多种形式的价格区间调控机制,有效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去年6月,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新增“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和“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两项预警指标;并且分设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来进行调控。
此后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左右、*保有量不少于40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作为核心调控指标,月度同比变化率超过5%时,采取预警引导、鼓励生猪养殖场(户)加快补栏二元母猪或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合理区间。
今年5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从去年6月的高位——4564万头,降至4192万头;不过,应当注意的是,这一数字相较今年4月是有所上涨的——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77万头。
宏观经济学家任泽平撰文指出,预计未来猪肉价格温和上涨,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的条件,主因产能去化程度不深、且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保供稳价措施出台,未来涨幅取决于产能去化程度。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茂业商业(600828.SH)发布公告,公司接控股股东茂业商厦通知,茂业商厦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无限售流通股办理了股票质押解除登记手续,同时,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无限售流通股进行了质押。
本次质押股份1.5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0.7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8.66%。
本次解除质押股份1.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8.56%,占公司总股本比例6.93%。
欧元突然崩了,美元突然疯了!
7月5日晚上,汇市成了*的主角。欧元兑美元EUR/USD跌至近20年低点,美元指数日内涨幅一度达到1.1%,亦创20年新高,*一度近106.6。在汇市巨震的影响之下,欧美股市更是全线杀跌。
大宗商品市场亦是全线大跌。截至北京时间23点左右,WTI原油日内重挫8%,现报101.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日内重挫7%,现报105.75美元/桶。现货白银跌幅扩大至4%,现报19.18美元/盎司。现货黄金跌超2.2%,现报1768.28美元/盎司。
那么,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欧洲的经济出了问题,7月的 Sentix经济指数显示,欧元区19个国家的投资者士气已跌至2020年5月以来的*水平,预示着“不可避免”的衰退;其次,周二,芬兰和瑞典与北约正式签署加入协议,向成为北约正式成员迈进了重要一步。而这也意味着欧洲即将迎来重大变局和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万亿资管巨头桥水基金早先已经宣布正在做空欧洲。根据SEI Novus数据,桥水基金合伙人在6月的最后一周持有最多的新空头头寸,占整个欧洲空头头寸的比例*。
汇市疯狂
2022年7月5日,对于外汇市场来说,*是一个可以写入历史的日子。在A股市场收盘后不久,欧元突然崩了。欧元兑美元EUR/USD跌至近20年低点。
受此影响,美元指数一顿狂拉。美元指数日内涨幅一度达到1.1%,亦创20年新高,*一度达106.33,后续可能还有新高。
与此同时,欧洲股市全线大跌。
美股盘前期指的表现亦非常疲软。
此次市场巨震的根源在于欧洲。
首先,在法国服务业PMI周二下修后,货币市场将对欧洲央行今年加息幅度的押注削减至不到140个基点,低于三周前的190个基点,从而使得与美联储之间的利率差距扩大。三位欧洲的交易员称,流动性差和欧元兑瑞郎卖盘加剧了欧元兑美元周二的跌势。
其次,周一公布的7月Sentix经济指数显示,欧元区19个国家的投资者士气已跌至2020年5月以来的*水平,预示着“不可避免”的衰退。
第三,芬兰和瑞典周二与北约正式签署加入协议,向成为北约正式成员迈出关键一步。这不仅标志着他们的安全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标志着欧洲的整体防御架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欧洲即将迎来得大变局和变数。
万亿巨头狙击
对于欧洲的情况,可能万亿资管巨头——桥水基金的达利欧看得比较清楚。
6月22日,根据欧洲空头信息跟踪网站Breakout POINT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对欧洲公司做空进一步加码。Breakout POINT 6月22日夜间提供的数据显示,桥水基金*的净空头规模达105亿美元,较此前披露的57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
根据SEI Novus数据,桥水基金合伙人在6月的最后一周持有最多的新空头头寸,占整个欧洲空头头寸的比例*。
根据欧洲空头信息跟踪网站Breakout POINT提供的数据显示,桥水披露了对28家公司的空头头寸,其中对阿斯麦、道达尔能源、赛诺菲和思爱普的做空规模都在5亿美元以上。除此之外,还有法国巴黎银行、施耐德电气、拜耳等各行业巨头。
周一欧洲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攀升至3月初以来的*水平,因为挪威计划中的罢工加剧了市场对俄罗斯减产的担忧。作为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的荷兰TTF枢纽的近月天然气价格最后一次上涨7.8%,达到每兆瓦时175.5欧元(180.8美元)。所有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对欧元造成了沉重打击。自今年年初以来,欧元区货币兑美元贬值超过 9%。
影响究竟有多大?
美元大涨,往往会让人想起2020年3月份的市场。那一次,全球除了美元之外,所有品种都在惨烈杀跌,但那一次美元指数只达到了103.82的水平。而这一次,美元指数飙到了106以上的水平。这往往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是避险需求开始大增;二是离岸美元的流动性开始出现问题,这一点可以从美元拆借利率看得出来。
若美元指数持续飙升,那往往意味着全球流动性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当前又与两年前的三月份存在一个较大的差别,那就是市场已经开始交易衰退,而不是交易流动性危机,所以发达国家的国债普遍涨得不错。
另外,还有一个信号值得关注,那就是做空美股的力量出现了衰减信号。
根据技术和数据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6月份美国卖空总额增加了200亿美元。这低于5月份的610亿美元,也低于2022年的大多数月份。空头放缓可能表明,投资者认为股市接近低点并为市场反弹做准备。
那么,这些市场的变化对于A股市场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7月5日当天,A股市场其实也出现了两波巨震,都是跌下去拉起来,收盘大多数股票都出现了杀跌。这意味着,外围市场的持续杀跌,对于A股仍然是存在影响的。当然,A股亦有其自身节奏,A股和人民币在外围汇市动荡的过程当中,表现依然较为稳定。若外围市场波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收敛,A股可能依然存在向上动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证券时报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证券时报网、股票60082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