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出品|睿蓝财讯
摘要:中公教育未来成长主要来自公务员培训,未来学历提升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处于行业中游,职教覆盖多品类,并逐步向上游延伸拓展。2017-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7.64 亿元,2020年账面货币资金59.5亿元,自由现金流24.2亿元,创造现金能力向好。2021年6月,公司准备投资42亿元“北京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创始人李永新持股61.01%,完全掌控公司,管理层大多来自创始团队。
中公教育拥有内容产出能力、线下渠道布局、集群式专业研发的优势,成长为行业龙头后管理进一步升级、精细化,重点在完善数字化信息系统、打造线上渠道、建设一体化线下培训基地,确保更多新品类拓展。
产业要素:公司处于中游,向上游拓展
行业上游主要为底层、软件、硬件、教学内容支持类企业,为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平台提供底层支持。中游包括各类教育提供方,不同细分领域参与者有所差异,头部企业跨赛道布局崭露头角。下游分为B端用户(学校、企业等)和C端用户(学生、求职人群),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满足教育培训需求。
中公教育处于行业中游,打造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支撑的软件服务,不断向上游拓展。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由人口红利型经济向人才红利型经济,各类职业能力培训。据腾讯课堂报告【1】显示,2015-2020 年中国非学历型职业培训市场规模由3314亿元增至654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资本要素:创造现金能力向好,资本生态可持续
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累计:
2017年至2020年,中公教育通过经营获得的现金【2】积累总量97.64 亿元,创造现金的能力较强,可以保证经营及投资能力。
2、 账面货币资金:
2017年至2020年,账面货币资金【3】分别为1.9亿元、6.5亿元、27.2亿元、59.5亿元,货币资金每年分别以241.51%、319.96%、118.42%增减。
3、 自由现金情况:
2018年至2020年,中公教育可支配自由现金【4】分别是13.1亿元、25.2亿元、24.2亿元。
(二)公司历史融资能力与分析:
公司资金来源是定增,2019年中公教育借壳上市定增募资净额174.85亿元;2021年6月,发改委通过39亿元的定增方案。
1、2019年发行价3.27元,定增53.47亿股,募集174.85亿元,用于购买北京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发行对象为鲁忠芳、李永新等11名交易对方。解禁日收益为1213.15%%。
2、2021年拟募资39亿元,用于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2021 年 6 月 15 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中公教育2021年6月已通过证监会审核的增发方案,因定增聘请的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涉及‘蓝山科技’【5】案被监管方暂停。
团队生态要素:创始团队具备多数股权,联合创始人高管团队皆是年轻人
(一)创始人及带头人:
李永新实际控股61.01%(李永新18.35%+之母忠芳41.36%+其他持股平台)、王振东持股 15.61%,二人均深耕教培行业20多年。
目前中公系/亚厦系/其他股东持股分别89.18%、3.34%、7.48%。
(二)管理团队:
董事会决策层:董事会由7人组成,执行董事4人,独立董事3人。执行董事中李永新、王振东持有股份,其余董事无股权。
董事长李永新1999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教育行业已20多年。总经理王振东和石磊高管团队均是创业早期加入公司,董秘由桂红植任职,财务总监由罗雪任职。
公司没有实施过股权激励。
产能要素:42亿投资“北京怀柔学习基地”可容纳2万人,年投10亿元费用研发产品
(一)项目投入计划:
稳定的培训基地是教育培训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2021年公司准备42亿元投资“北京怀柔学习基地”,新建教学、办公、宿舍等建筑,*可容纳2万名学员,提供全服务链的学习环境。
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折旧 8130万元。可降低20%左右房租成本,有利于提高公司毛利率。
本项目预计实现内部收益率16.38%(税后),投资回报期为7.32年(税后,含建设期)。
(二)研发投入计划:
作为教育培训公司,重点打造集群化标准研发体系,降低对单一名师依赖,形成超过3000人专职研发团队。2017-2020分别研发费用分别为3.1亿元、4.5亿元、7亿元、10.5亿元。总成本占比从8.9%提升至11.5%。
对于教育培训公司,高度依赖于服务和市场综合建设。中公教育销售费用投入逐年加大,2017-2020为8.4亿元、11亿元、14.8亿元、18.1亿元。不过,费用占比从2017年24%开始下降到2020年的19.8%,业务聚焦带来费用端改善,为规模化利润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三)新课程投入计划:
从2019 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采取了针对新业务板块的“起飞行动”,从顶层给予新业务更多的管理资源投入。公司2020年销售费用18.1亿元同比增长22.17%,公告称主要因为新业务的市场开拓费用增长所致。
依托公务员培训已经建立强大内容产出能力、完善的渠道布局、标准化的研发体系,中公教育未来3-5 年不断向学历提升业务、职业能力培训板块进行拓展经营,未来这两个板块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动力。
发现和总结:
基于可预见事实得出预判,职业教育产业除了公务员考试外,竞争格局分散,龙头有待发展。中公教育注重产品标准化、可复制、规模化等经验,积极拓展新业务、新品类,学历提升业务将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比例,42亿投资建设培训基地,提供全服务链的学习环境。
参考资料:
【1】腾讯课堂报告 腾讯课堂是专业职业培训在线教育平台,聚合大量优质教育机构和名师,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托福雅思、考证考级、英语口语、中小学教育等众多在线学习精品课程
【2】经营性现金流: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利润除去与长期投资有关的成本以及对证券的投资后剩余的现金流量
【3】账面货币资金: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4】可支配自由现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去企业的限制性的现金流量后的现金流量
【5】蓝山科技 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三板上市 代码:830815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睿蓝财经(ID:ruilan808)
截至2022年7月4日收盘,香江控股(600162)报收于2.1元,下跌1.87%,换手率0.79%,成交量26.74万手,成交额5609.44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1.5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8.2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19.83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香江控股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534.2万元,融资偿还369.41万元,融资净买入164.79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0万股,融券偿还0.0万股,融券余量0.0万股,融券余额0.0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04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财联社(北京,
12月17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中公教育遭证监会立案。受其影响,中公教育巨量低开低走,9.96%跌停收盘,至此,该股2021年内跌幅达75.04%,位居A股年内跌幅榜前列。
傍晚时分,中公教育龙虎榜数据出炉,五家买入席位总计买入1.18亿元,仅一家“深股通专用”席位。五家卖出席位总计卖出2.11亿元,除一家“深股通专用”席位外,其余四家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36份券商研报无一“看空”
30份评级“买入”、6份评级“增持”——这是2021年以来,各家券商给出的36份研报,在连篇累牍式的一片“盛赞”下,中公教育全年仍下跌75%。
2022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显示,计划招录3.12万人,过审人数为212.3万人,较去年的157.6万人增加54.7万人,报名及过审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过审录取率约1.5%。
据权威部门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且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的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认为疫情后公职类就业机会对青年的吸引力增强,培训需求短期受考试时间、招录人数等因素影响有所波动,但长期而言仍会提升。”11月初,一家上市券商的研究员对中公教育在研报中称。
上述研究员认为,公司为职业教育龙头、招录考试培训先驱,是A股稀缺的股权结构清晰、治理结构合理的教育标的,且在品牌、管理、渠道、师训方面具有深厚积累。
根据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该研报预计:中公教育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2.8/19.6亿元,EPS为0.004/0.21/0.32元,对应PE为2475/50/33x,*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梳理2021年以来券商给出的36份研报,这家上市券商的研报观点颇具代表性,即便到了2021年四季度,受政策和业绩双重利空影响,股价严重下跌,他们亦能找到未被市场认可的“闪光点”。
重仓基金从44家减至12家
自2011年上市以来,中公教育的股价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上市前几年,中公教育一直跟随指数涨跌,并未有独立行情。即便在2015年牛市下“翻番”,又在随后的几年跌了回来。
中公教育开始为市场所关注是在2018年之后,从2018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该股连续三年走出“翻番”行情——2017年大涨104.52%,2019年大涨178.23%,2020年大涨99.15%。
中公教育的转折点发生在魔幻与现实的2021年,年初作为基金重仓股再次冲击历史新高至43元,春节后跟随市场调整至25元附近企稳,“双减政策”再次打开了下跌空间,目前该股跌破9元大关。
面对政策黑天鹅和业绩下降,昔日抱团的机构也开始如鸟兽散。无论是龙虎榜数据看,还是基金持仓数据看,抑或是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的十大重仓股数据看,机构流出迹象都十分明显。
全景网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9月30日,重仓中公教育的基金仅剩下12家,持股数量1747万股,基金持股市值:1.89亿元,相比二季度末27 家、持股14409万股和市值29.96亿元均明显下跌。
复盘近两年重仓中公教育的基金数量,“峰值”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末,共有59家基金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四季度降至36家,今年一季度再次回升到44家,而*的12家的数量为近年*点。
另一家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412家基金持仓,合计2.336亿股,占流通股比14.22%,而到了三季度末,基金持仓仅剩下了9家,合计持股1330万股,占流通股比0.81%。
谁在出逃,谁在抄底?
从年初的高端白酒到新能源车产业链,再到*炙手可热的“元宇宙”,2021年“赛道股”大行其道,但受政策影响*的教育行业,成为这一年众多景气赛道中的失意者。
截止2021年12月17日,中公教育年内跌幅超75%,基本上回到了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初。当昔日基金重仓股股价再次跌回原点,是继续夺门而出,还是逆向抄底?
在中公教育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消失不见,其上季度持股4382万股,持股占比2.67%。
以股东人数这一风向标看,股东数量已连续四个季度上涨,而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2021年三季度,中公教育股东数量从二季度末的8.72万户上涨到三季度末13.2万股,涨幅51.41%!
逆势抄底者并不止散兵游勇的个人投资者,亦有一直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人。以三季度末基金持仓数据为例,尽管仅有9家基金重仓中公教育,但其中就有7家基金为三季度新进。
具体来看,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基金、富国稳健增强债券基金、富国泰享回报6个月持有、富国双债增强债券基金、南方现代教育五只基金,三季度净买入均超“百万股”。
以万琼管理的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基金为例,其三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公教育资产占比11.80%,相比上季度增仓10.66%,位于其“头号”十大重仓股。
又如萧嘉倩管理的南方现代教育基金,中公教育亦是其十大基金重仓股,尽管排位并不高(第十位),但三季度也进行了小幅加仓,同时还加仓了学大教育。
●
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龙头企业,2019年中公教育(002607.SZ)市值破千亿,成为A股首家市值过千亿的职业教育上市公司,与2018年相比,市值翻了18倍,静态市盈率达到98.32倍。
与此同时,公司业绩增长迅猛。
而在毛利率方面,近年来中公教育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行业分析认为,2020年国考招录人数大幅反弹、考研人数持续攀升,中公教育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市值破千亿一年翻18倍
1999年成立的中公教育,在北大毕业生李永新的带领下,从高考状元演讲团、奥数培训、MPA考前培训,屡败屡战,最终在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站稳脚跟,2001年成立了国内第一批实战派的专业公考培训机构。
2002年,建立了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简称:中公网),从此开启了中公教育快速增长的时代。2019年2月,中公教育在深交所上市。股价多次超15元,市值逼近千亿。
资料显示,中公教育主要经营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包括公务员考试培训、事业单位考试培训和教师招录考试培训。其教学网络遍及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拥有880家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年培训学员超过230万人。
中公教育2018年报显示,公务员考试面授培训收入占比49.41%、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7.24%、事业单位招录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2.58%。
在此前新华财经整理的A股全行业市值增长率榜中,2019年全年市值增长率超1000%的企业共有3家,中公教育以1767%的增长率位列第二。
在二级市场,自2019年9月份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后,市值一直居高不下,成为A股*突破千亿市值的公司。对比美股教育上市公司,市值在千亿以上的也只有好未来和新东方。
2019年12月,中公教育以1102.73亿市值位列榜首,相比2018年年末市值翻18倍之多。
复合增长率超90%远超行业增速
中公教育以公务员培训起家,多年来在市场中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借壳亚夏汽车上市后,借助资本的力量,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业绩增长迅猛。
2018年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业绩承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2018年即实现业绩超过当年承诺业绩20%。
财报数据显示,2015-2018年中公教育实现营收分别为52.2亿元、65.6亿元、40.3亿元、62.4亿元;扣非净利分别为1.58亿、3.09亿、4.95亿、11.1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1.7%。
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59亿元,同比增长47.67%;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增长77.15%;扣非净利8.89亿元,同比增长74.09%。
而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长迅速,由2008年的745.7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655.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6%,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预测,我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5%。中公教育的业绩增速远远超过行业增速。
与此同时,作为轻资产的职业教育,中公教育利润率较高。
财报数据显示,2015-2018年,中公教育毛利率分别为60.22%、59.38%、59.6%、59.23%。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7.61%。
中泰证券分析指出,2020年国考招录人数大幅反弹、考研人数持续攀升,中公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此外教授、IT序列延续高速增长,事业单位序列回暖向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公教育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公教育股吧、600162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