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庞无忌
房地产经纪行业失去了一位领军者。
贝壳公司20日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左晖因病情意外恶化,于2021年5月20日逝世。离世时,左晖年仅50岁。
公开资料显示,左晖是陕西人,出生于1971年1月。2001年,左晖在30岁时创办了链家,此后又相继创立长租公寓品牌自如,和被称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的贝壳。
截至5月20日,贝壳总市值超过590亿美元,约合3800亿元人民币 。
身家千亿
20年前,开办第一家链家门店时,左晖的员工只有37人。去年,贝壳找房上市之时,贝壳平台已经进驻了全国103个城市,链接了超过45.6万名经纪人。
今年3月份发布的贝壳财报显示,2020年通过贝壳平台成交的房产交易额高达3.5万亿元。其中,在存量房市场,贝壳全年交易量已占到全国总交易量约两成。
在福布斯2021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左晖的财富达到155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28位。
目前,贝壳是中国市值*的房企。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去年10月份表示,中国市值*的房企,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龙头房企,如恒大、碧桂园等,而是一家房地产服务企业,即:左晖旗下的贝壳。
左晖其人
在网络上能找到许多对左晖的描述,比如:他热衷足球,曾发表对足球和楼市共性的理解;他是个“理工男”,为人低调,脚踏实地,目标坚定;他野心勃勃,一直希望为整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一位在贝壳工作多年的员工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老左不爱对外发声,不大关注外界的看法,更多关注自身的价值。他总是在问,有贝壳和没有贝壳有什么差别。他很少在公司露面,但一些关键的会议上,他总是提出令人深省的问题”。
我爱我家董事长谢勇用“值得被尊敬与铭记”来形容左晖。
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在唁电中称:“左晖先生一生都在探索与创新,带领链家、贝壳奋斗拼搏,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了行业的进步,更惠及了中国3亿家庭。左晖先生的创新精神、战略魄力将持续影响更多企业家,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贝壳找房CEO彭永东说,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
改变行业
在中国,房地产中介并不是一个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由于乱象丛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房地产中介甚至一度被与“骗子”划上等号。对此,左晖曾说:“明明可以站直了赚钱,为何非要坑蒙拐骗”。20年来,左晖通过链家和贝壳做了许多重塑房地产经纪行业规则的事。
其中,有三件事值得重点一提,堪称重塑行业规则:
——2004年,中介吃差价现象普遍存在,一套房子被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大量利润流入中介的腰包。这一年,左晖率先提出“不吃差价”,让买卖双方见面,签订三方协议。中介行业开始离开乱象丛生的“蛮荒时代”。
——2011年,虚假房源充斥网络,有的所谓在售房源跟图片严重不符,有的房子压根就不存在。这一年,链家又率先在业内发起“真房源”行动,带动了整个二手房经纪行业发布真实房源和真实数据,再一次为中介行业的无序竞争注入规范和秩序。
——2018年,贝壳找房上线,这个由链家网升级而来居住服务平台在两年后(2020年)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的第一股。贝壳也从过去链家的“自营”模式,转型成为一个既有“自营”也有第三方公司入驻的平台。
随着规范性提升,中国的房地产中介行业也开始逐渐走出乱象丛生的“蛮荒时代”。
走向何方
左晖的离世,也给贝壳留下了许多疑问。
20日,贝壳发布2021年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今年一季度,贝壳营业收入达207亿元,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为10.5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
这样靓丽的财务数字能否持续?贝壳还能继续“坐稳”行业第一的位置吗?逾3万亿元的贝壳商业版图谁来接手?
作为行业“老大”,链家的佣金比例一直是*的。在贝壳上线之时,也被业内质疑“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甚至一度遭到了58同城及一众中介组成的“反贝壳联盟”强烈抵制。此外,还有渠道费过高、涉嫌垄断等多种质疑。以上可能都是左晖的接班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后续安排,贝壳方面称,公司董事会将就公司治理及相关事宜做出适当安排,并于两周内适时公告。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左晖的病情,其实多年前已经确诊。贝壳方面对左晖的离去可能已有准备。
天眼查App显示,左晖的关联公司有600余家,投资版图包括北京自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悟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拉勾网)等。
目前,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前身为链家网的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贝壳找房的主体公司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贝壳找房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均为现任贝壳找房CEO彭永东。
来自:国是直通车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
我们看到Brent相对于Dubai,Brent的DFL、CFD1-6,以及亚洲的汽柴油裂解价差、美国的汽油裂解价差,以及WTI和Brent的1-3、1-12月差,都出现了普遍的上涨,这些与我们观测到的终端消费依旧强劲是一致的。
截至6月19日当周,英国道路燃料销售比Covid之前的基线水平低约11%,与之前几周相似。美国汽油需求虽然在上升,但相对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疫情前仍偏低。法国和意大利的*月度数据对欧洲大陆的形势提供了一些洞察。两国5月份的收费公路通行量都高于2019年同期,汽油销量也高于同期;柴油需求则好坏参半,意大利的需求增加了1%,法国的需求下降了4.5%。
截止6月18日不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全球陆上交通量周度环比下滑0.4%,其中欧洲环比增加1.5%,美洲下滑1.2%。中国出行指数周度环比略降0.9%,北京上海的拥堵水平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美股、有色金属、农产品都遭遇大幅抛售,叠加达里奥等人或机构的看空言论,原油近两周大幅下滑。6月17日当周月差与*值一起下跌,跌幅小于*值,6月24日当周月差开始与*值走势相悖,更说明是宏观情绪和资金抛售主导了跌势。北京中小学将全面复课,中国疫情再有好转,这将成为原油市场的新利好。我们认为原油震荡的下沿此次可能探明,以SC为例670-770元/桶可能就是从现在到7月中旬的震荡区间。
投资建议:
波段做多。
风险提示:
中国有更多城市封控,且时间较长。
建投视角
01原油价格
1、原油价格及相关价差:经济衰退忧虑,油价连跌第二周
美联储称将专注于抑制通胀,并且是无条件的。这加剧了市场对进一步加息和经济衰退的担忧。
WTI主力周度下跌1.67%,Brent周度下跌0.37%,SC周下跌8.6%,SC跌幅较大反映了6月17日外盘的下挫。RBOB上涨1.08%,HO周度下跌0.81%。
WTI、Brent月差全线上涨,SC1-3月差下滑,1-12月差走高。油品整体仍是back结构。
Urals油相对于Brent的贴水持稳于34.68美元/桶。
Brent相对于Dubai升水周度从从11.27升至12.09美元/桶。LLS相对于Brent价差从-7.2升至-3.21美元/桶,价差鼓励美国出口。Brent CFD1-6价差周度走高,从4.63升至6.97美元/桶。
WTI相对于WCS下滑,相对于Midland、LLS走高。
按上周五日盘SC、Brent收盘价算,SC与Brent的价差为从-3.33回落至-8.23美元/桶。
2、原油与下游产品的裂解价差:欧亚成品油裂解价差全线走高,美国RBOB裂差走高,柴油略回落
过去一周苯乙烯、PTA裂解价差下滑,其余能化品相对于SC的裂解价差均小幅攀升。各个能化品的裂差*值排序是EB>PP>L>PTA>LU>Bu>Fu。
02原油供应—OPCE+6月维持此前计划的概率
1、原油产量:OPEC+会议决定7、8月分别增产64.8万桶/日
2022年5月OPEC+产量环比增加12万桶/日,较目标值低261.6万桶/日,减产执行率高达182.5%。13个OPEC成员国5月产量为2862万桶/日,环比下降18万桶/日,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产量大幅下滑;其他9个合作产油国产量为1308万桶/日,环比增30万桶/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增产。
OPEC+预计下周会议上再次确认增产64.8万桶/日的计划,希望借此缓解油价飙升和通胀压力,9月协议到期,OPEC+将只有有限的闲置产能进一步来提高产量。
俄罗斯商业报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5月包括凝析油和原油在内的石油产量环比4月增加了5%,换算后相当于1019万桶/日。
贝克休斯报告显示,截止6月24日当周美国油气钻井数量增加13座至753座,为2020年3月以来高位。
美国的原油产量周度增加10万桶至1120万桶/日。
2、库存:周度全球库存增加——美国未更新
EIA库存报告略偏空。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增加195万桶,库欣库存下降82万桶,汽油库存下滑71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72.5万桶,不包括SPR在内的油品总库存增加495万桶,库存总量增加,对油价略偏空。
欧洲ARA库存报告显示,过去一周欧洲成品油总库存增加,其中柴油增幅较大,石脑油也略略累库,汽油、燃料油和航煤稍微去库。近期库存降幅不及预期。
新加坡成品油库存周度攀升,其中重质馏分库存升至两周高点,中质略累库,轻质延续去库。新加坡库存连续第三周整体攀升。
6月17日全球原油浮仓从1.04亿桶升至1.06桶。
SC仓单周度持稳于608万桶。
03原油需求:全球油品消费仍蓬勃发展
1、美国汽油表需周度略下滑——数据未更新
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显示,截止6月8日的一周,美国成品油表需周度下滑52万桶/日至1970万桶/日,几乎所有成品油都出现了表需下滑。
美国炼厂开工率周度从94.2%下降到93.7%。
美国炼厂毛利周度下滑,亚洲和西北欧炼厂毛利周度继续上涨。
2、中国成品油消费将环比改善
中国5月份原油加工量为1275万桶/日,环比4月增长0.7%,同比下滑11%。5月原油产量同比增长3.6%至415万桶/日。中国5月表观需求下降8.3%至1245万桶/日,1-5月表需为1304.3万桶/日,同比下滑1.62%。
上海和北京的交通拥堵在6月早些时候大幅上升,此前两个城市取消了严格的出行限制。当局仍在实施 大规模测试 以及一些地区的迷你封锁以控制感染率。根据彭博新能源汽车使用百度数据计算得出的数据,在4月份和3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降温后,中国15个车辆登记*的城市的平均拥堵水平已经高于2021年1月的基准水平超过一个月。
3、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6月燃料需求仍在增长
印度石油部的石油规划和分析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6月上半月月燃料需求同比增长24%,比2019年同期下滑4.9%。印度的汽油、柴油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47%。6月上半月印度对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需求大大高于2019年同期,而飞机需求仍比2019年同期低16%。
印度增加了对俄罗斯原油的购买。Kpler的数据显示,到6月初,印度在过去三个月的进口量将超过3,000万桶,是2021年全年进口量的两倍多。
世界其他地区的汽油和柴油需求已经基本恢复,但并非所有地区的消费量都高于大流行前水平。根据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收集的加油站统计数据,截至6月19日当周,英国道路燃料销售比Covid之前的基线水平低约11%,与之前几周相似。美国汽油需求虽然在上升,但相对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疫情前仍偏低。前几年美国截至6月17日当周的数据将是 已出版 因系统故障导致延迟。
IEA预计,继2022年初的强劲同比增长之后,未来几个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该机构还表示,随着价格上涨和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工作,经合组织国家对道路燃料的需求可能永远不会回到新冠肺炎之前的水平,尽管全球石油总需求将在明年超过这一门槛。
法国和意大利的*月度数据对欧洲大陆的形势提供了一些洞察。两国5月份的收费公路通行量都高于2019年同期,汽油销量也高于同期。两国的航空燃料需求都比新冠肺炎爆发前大幅下降了约20%,而柴油需求则好坏参半,意大利的需求增加了1%,法国的需求下降了4.5%。
几条高频数据显示,全球航空业的活跃度仍然比疫情爆发前低了大约15%,主要的阻力是由于Covid-19的限制,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班不多。
伦敦希思罗机场的乘客数量细分显示,虽然过去三个月往返欧洲和北美的航班恢复活力,但涉及亚太地区的航班仍然低迷。希思罗机场5月份的乘客总数环比增长5%,达到534万人次,目前是1月份的两倍多。与2019年5月的疫情相比,疫情仍要小五分之一左右。
Eurocontrol记录的每日航班起降情况显示,2月、3月和4月期间,欧洲航班的稳定复苏引人注目,赶上了北美航班早些时候的增长,不过目前进一步的增长似乎已经停滞。*滚动平均值显示,在截至6月21日的7天里,欧洲每天有3.034万架次航班,比2019年同期下降14%。这与5月初15%的赤字相比变化不大,但与1月底高达37%的赤字相比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的航班活动很难预测,因为定期有大量航班被取消。O* Aviation的数据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未来一周提供的飞机座位数量较前一周增加了4.4%。该区域的国际航班座位容量仍较大流行前水平大幅下降86%。国内产能仅比疫情前低4%。
04资金和地缘:欧洲“气短”多国或转用煤电,俄方称“补气”得先还设备
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买家周一竞相寻找替代燃料供应,并可能更多地使用煤炭,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减少,如果储罐里的天然气不能得到补充,冬季可能会出现能源危机。
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都表示,燃煤电厂可以帮助欧洲大陆度过危机,这场危机使天然气价格飙升,并增加了决策者面临的抗通胀挑战。
意大利的Eni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告知该公司,周一只能收到所要求天然气供应的一部分,这使该国更接近于宣布将触发天然气节约措施的警戒状态。
同样受到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影响的德国,周日宣布了提高天然气储存水平的*计划,并表示可以重启已计划逐步淘汰的燃煤电厂。
德国副总理、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表示:“这很痛苦,但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天然气消耗是完全必要的,”他是绿党成员,该党一直推动加快退出产生更多温室气体的煤炭。
“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我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风险:在年底冬天取暖季来临前,储存设施里的天然气可能不足够满。然后我们就会在政治层面上受到讹诈,”他说。
俄罗斯周一重复了其先前的批评言论,即欧洲只能怪自己。此前西方为回应莫斯科入侵乌克兰而对其实施制裁。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的途经国,且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
**库存补充缓慢**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北溪一号管道流向德国,该管道是供应欧洲*经济体的主要路线,周一仍以约40%的运能运行,尽管从上周开始就有所上升。
Eni和德国公用事业公司Uniper等欧洲公司表示,他们收到的天然气少于合同规定的量,尽管欧洲的天然气库存仍在增加,但速度较慢。
6月中旬的库存约为54%,而欧盟的目标是到10月达到80%,11月达到90%。
德国经济部表示,如果天然气供应降至关键水准,恢复燃煤电厂可以增加多达10千兆瓦的发电能力。一项与此举有关的法律将于7月8日提交议会上院。
除了重新使用煤炭,德国的*措施还包括从未来几周开始的拍卖系统,以鼓励工业界减少天然气消耗,并通过国有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Bankengruppe)为德国的天然气市场运营商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以加快补充天然气库存。
**俄罗斯指责西方**
奥地利政府周日与公用事业公司Verbund达成协议,如果该国面临能源紧急情况,将把一个燃气发电厂改为燃煤发电。OMV周一表示,奥地利将连续第二天收到相当于通常供应量一半的天然气。荷兰广播公司NOS周一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荷兰的燃煤电厂将被允许增加发电量,以帮助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俄罗斯国家控制的俄气上周削减了北溪一号的供气量,这是一条供应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主要管道,理由是德国西门子能源公司迟迟未归在加拿大维修的俄气设备。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我们有天然气,已经准备好交付,但欧洲人必须归还设备,根据他们的义务,这些设备应该被修复。”德国和意大利官员表示,俄罗斯正以此为借口减少供应。意大利的天然气技术委员会预计将在周二举行会议,该委员会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限制供应,可能在本周宣布天然气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此举将引发减少消费的措施,包括对选定的工业用户进行天然气配给,提高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并要求根据现有合同从其他供应商处进口更多天然气。
2、投机因素:净多持仓周度下滑
据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每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21日的一周,非商业投资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货持仓多空均下滑,多头降幅更大,净多持仓周度从30.29万手下降到28.95万手。
05原油后市展望:实货走强,高价损害需求仍不明显
过去一周原油价格走势仍偏弱,对未来经济走弱、需求见顶的忧虑拖累了油价,从我们跟踪的价差、月差和终端消费看,原油实货市场仍较为健康,终端消费有起伏整体仍健康,高油价对需求的损害仍不明显。
几条高频数据显示,全球航空业的活跃度仍然比疫情爆发前低了大约15%,主要的阻力是由于Covid-19的限制,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班不多。*滚动平均值显示,在截至6月21日的7天里,欧洲每天有3.034万架次航班,比2019年同期下降14%。这与5月初15%的赤字相比变化不大,但与1月底高达37%的赤字相比有了很大改善。
O* Aviation的数据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未来一周提供的飞机座位数量较前一周增加了4.4%。该区域的国际航班座位容量仍较疫情前大幅下降86%,国内产能仅比疫情前低4%。
阅读所需约6分钟
长租公寓市场自兴起之时就直接进入了竞争的白热化阶段,You+、自如、蛋壳、魔方等多家公司均投入到这场“租房”战争中,但抢占房源的高成本投入对于所有企业都是极大的考验,有了蛋壳的前车之鉴,我们对于其他长租公寓玩家又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蛋壳是怎么输的?
从财务数据、股东背景、市场地位看蛋壳与长租市场逻辑
蛋壳的危机其实一早就埋在了报表之中了,只不过疫情的催化加快了公司走向违约的速度。
2020年1月,蛋壳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了2020年第一只纽交所上市的中概股。从招股说明书及2020年一季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蛋壳巨额的亏损。
以人民币口径来看,蛋壳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1.9亿元,但净亏损却达到8.16亿元,从近12亿到亏8亿,这近20亿元的成本费用绝大部分都在支付给房东的租金费用中。
以2019年数据来看,当年的租金费用达到11.7亿元,基本与营收持平,如果把租金成本理解为主营成本的话,蛋壳在上市前夕毛利率仅在1.6%左右,其他费用类项目分布较为平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当年的折旧均在1.5亿元-2亿元之间。
这其中租金成本占总所有成本费用的比重达到60%以上,换句话说蛋壳的经营就是平进平出,用从客户取得的收入偿付了房东的租金,然后再用投资人的钱支付了员工工资以及各项日常开销。
资产负债层面,蛋壳同样存在严重问题,2019年末蛋壳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90.06亿元、86.26亿元,资产负债率水平达到95%,而这86.26亿元的负债中流动负债(以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居多)更是占到79.23亿元,比重高达91.82%,偿债形势一直十分严峻。
长租公寓市场中抢占房源的速度至关重要,谁掌握了市场中大部分房源,谁就拥有对顾客租金收入以及房东租金成本的定价权,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烧钱经营的模式我们近年来见过许多,京东在成功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前也处于长时间的亏损状态,但不同的是,京东挥霍的钱最终构筑起来了自己的物流体系形成了自己的资产,而蛋壳则全部将资金挥霍到了无尽的市场竞争与溢价之中,慢慢的,缺乏强大股东背景的蛋壳扛不住了。
相较于链家的自如和万科的泊寓,蛋壳的投资人大部分均为财务投资人,2015年至今投资蛋壳的资本方包括了元璟资本、高榕资本、CMC、春华资本等等,作为单纯的财务投资公司,其对于盈利-退出的意愿远高于其他,为公司提供流动补足或长期资金支持的意愿并不强烈,所以缺乏“靠山”的蛋壳在这场竞争中只能寄希望于上市。
自如、青客等公司还扛得住吗
如果上市也救不了长租公寓,那剩下的玩家也有流动性风险吗?
由蛋壳来看,大股东的背景以及长期资金的支持一定是重要的一环,这就不得不提到链家旗下的自如平台,链家在近15年来饱尝地产红利,一度被称之为国内现金流最为优渥的公司之一,但如今的链家可能并不能成为自如的依靠。
2020年,陪伴蛋壳一起上市的还有链家的贝壳,但不同于蛋壳的长租公寓概念,左晖的贝壳在上市之前专门将自如与自己撇清了关系。
就在贝壳上市的前一个月,2020年6月15日自如的经营主体北京自如生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发生了变更,由北京自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穿透后股东为左晖)变更为了自如(天津)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天津的公司穿透后股东为自如香港的持股主体(Ziroom【HK】Limited)。
根据招股说明书来看,贝壳本次上市主要包括链家、德佑,以及其他金融和装修业务主体,并不包括自如及其相关业务。
随着贝壳的VIE架构搭设,自如持股主体也变更为了香港公司但却并没有划入上市公司资产之中,这其中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至少能清楚的一点是如若自如有着良好的经营效益,左晖没有理由拒绝将一项优质资产装入贝壳这个上市主体继而提高自身的估值。
除了股东背景外,长租公寓已掌握的房屋存量也是判断风险的标准之一。由于目前大多数长租公寓主体并未上市,在财务数据不公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签约房屋数量的多少以及入住率来评判各家主体的资金压力。
截至2020年10月,以自如、蛋壳、泊寓、青客四家为例,前两者签约房屋数量在40万以上,青客、泊寓则处于10万-15万阶段。作为长租公寓第一上市公司的青客虽然体量并不大,有一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其财务情况更为让人担忧,数据显示,同为美股上市的青客已经连续亏损3年,2017年-2019年亏损额分别为2.45亿元、4.99亿元、4.98亿元。2020年至今受疫情影响数据依旧不太好看。公司资产负债率相较蛋壳显得更为危险,三年来青客公寓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37.17%、143.82%、145.02%,相较于蛋壳,青客如今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阶段。
但事务总有两面性,随着“爆雷”不断发生,长租公寓市场也逐渐进入了“淘汰”阶段,未来的市场风向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存活下来的公司是否仍会继续选择 “价格战”。
就在蛋壳爆雷的后三日,公司原本一路下挫的股价突然暴涨近80%,原因之一就是传言我爱我家将要对蛋壳进行收购,长租公寓未来的市场是会稳定还是动荡可能就会取决于这些新入主的股东们对于经营方式的选择了。
5月20日下午,朋友圈突然曝出一个大新闻,让很多人惊骇:贝壳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先生因疾病意外恶化于当天去世,年仅50岁。
而在此之前,外界几乎不知道左晖生病的消息,甚至在他去世的时候,连他生的是什么病都不太清楚。
导致左晖突然去世的,是肺癌。
而左晖生病的时间并不短了,在2017年1月召开的融创入股乐视新闻发布会上,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曾称:“大家知道老左(左晖)在养身体,一年就吃了四次饭都是跟我吃的,喝了四次酒也都是跟我喝的。”这是目前公开场合不多的提到左晖生病的言论。
但因为当时没提到具体生什么病,就没有人往深里探究。当然,资本领域对此是警惕的,在一份企业风险提示中,曾记录过左晖于2013年9月便诊断出肺癌。而这些,大众是看不到的。
创始人兼董事长突然去世,留下的是一个市值3800多亿的商业帝国,贝壳如今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公司的治理,左晖的能力是经过市场验证的,而链家跟很多“创一代”领导下的企业一样,极具个人色彩,那么,商业*的突然离去,谁能继续执行他的想法,带领链家走上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呢?
左晖生病的时间不短了。有传言称,大概是在2010年、2011年左右,左晖在一次体检中就查出了早期肺癌。被诊断为肺癌是在2013年9月,后来赴美治疗,肺部切除了三分之一。病情如此严重,想必左晖心里不会心里没数,在接下来的七八年里,相信他不会不做谁是接班人的安排。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5月20号傍晚时分,贝壳投资者关系部对外界回应称,公司董事会将就公司治理及相关事宜作出适当安排,并于两周内适时公告。
也有消息称,贝壳的决策目前是以CEO为核心的集体决策,日常运营由三位高管主事,包括彭永东、单一刚和王拥群。
在贝壳官方正式公布接班人消息之前,通过多方信息汇总,这样几个备选名单浮出水面:贝壳CEO彭永东、链家COO王拥群、贝壳COO徐万刚、链家的创业元老单一刚。
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这几个人的优劣势,以及他们接班的可能性。
1、CEO彭永东
彭永东,现担任贝壳找房CEO、链家网CEO,一直被认为是链家集团里仅次于左晖的“二号人物”,他不仅是贝壳平台业务的操盘手,也同时落地左晖的战略抉择和公司价值观。
彭永东学历背景显赫,浙江大学本科毕业,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入职贝壳之前一直从事战略咨询工作,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星电子、德国电信等大企业做过战略咨询服务。左晖和彭永东的结缘是在2009年,在IBM任战略与变革*咨询顾问的彭永东,开始服务链家,为左晖解决“要不要互联网化”的命题。彭永东给左晖的答案是,势必要做,受到左晖赏识。
2010年,加入链家并担任副总经理,2014年起担任链家网CEO,2018年,担任贝壳找房CEO。而且在他的带领下,业绩表现良好。
彭永东主舵后,贝壳的业绩继续增长。2021年,贝壳第一季度营收达人民币207亿元,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为10.5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已经连续4个季度为正。
他跟左晖一起推动了贝壳找房的发展与上市,是左晖的得力干将。此前,彭永东一直被外界视作是贝壳未来的“一把手”。 有消息称,左晖在2014年曾有意让彭永东接班,但因为团队搭建尚不完全,彭永东并未立刻答应。
在5月20号,左晖去世当天,彭永东发布内部信《别老左》中提及,“老左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矢志不渝的坚持长期主义,团结一心为新居住产业发展做难而正确的事。”
彭永东能否成为贝壳的新“灵魂”人物,仍待进一步观察。
2、贝壳的二号人物贝壳COO徐万刚(阿甘)
另外一个备选人是徐万刚,是2015年链家并购过来的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原成都伊诚董事长,如今是贝壳大中华区北区的COO。
阿甘是徐万刚的别名。阿甘,是电影《阿甘正传》的主人公。以阿甘自称的人,你大概就能知道这个人有什么特质。据称徐万刚喜欢简单、纯粹、努力的特质。
徐万刚98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国有企业工作。1993年第一次创业时,他选择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项目。因为客户主要为国营单位,为获取订单,常要请客送礼,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做这一行内心没有成就感,于是下决定转行,找个纯市场化的、不求人的行业。
2004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伊诚地产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包括房屋买卖和租赁的中介业务。2015年,伊诚公司与链家集团战略合并,成为中国房地产交易大平台。
在链家,人才分三类,2015年被并购的公司高管,大多成为“封疆大吏”,徐万刚就属于管理团队的第三类。
2019年1月,贝壳架构调整后发布人事任命 徐万刚担任贝壳找房COO。
但有业内人士的个人看法,近60岁的徐万刚,从年龄上判断,他这两年可能会退休,应该不是他。
3、王拥群,链家常务副总裁,现任链家COO(首席运营官)
王拥群是贝壳旗下另一重要平台链家的首席运营官。
王拥群也学历显赫,北京大学博士。在加入链家前,在顺丰速运集团担任IT总监,成功驱动了顺丰的管理变革。
2008年,王拥群加入链家地产,负责北京链家的运营管理工作。2017年5月,时任链家常务副总裁王拥群空降上海,担任上海链家总经理职务,并全权掌管上海链家运营管理工作。 2018年5月,链家完成了新一轮的人事任命与组织架构调整,原上海链家总经理王拥群担任链家COO。
王拥群
4、单一刚,链家的创业元老,自如的董事长
单一刚北京大学EMBA。是左晖的联合创始人,目前担任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
2014年担任安居客CFO兼董事会秘书;2009-2014年担任百度投资者关系主管。
天眼查上,作为链家的创始人,单一刚关联公司有164家,比彭永东都多(关联公司45家)。
单一刚在链家地位举足轻重。2017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带领腾讯团队到访链家参观,链家高管全程陪同,单一刚是报道中提到的四大高管中的其中一个。
2018年4月横空出世的贝壳找房,脱胎于链家,当时贝壳仅有两个股东,分别是左晖(链家地产董事长)和单一刚(链家高管),虽然从认缴出资金额上看,左晖的持股比例超过94%。
可见,单一刚地位不轻,但是媒体鲜有对其个人业绩或管理思想的专门的报道。
单一刚
业内人士多数认为,此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并不会对贝壳带来太大的影响,一是由于贝壳已形成较强的壁垒,且公司运营已经比较顺畅;其次是对于左晖患病的事情,贝壳内部应该早已知晓,有足够的时间对公司的后续经营做铺排。
但是,接班的人必须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能保证这个商业帝国不走偏,沿着左晖生前规划的方向走下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贝壳市值多少钱》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贝壳市值多少钱、原油期货行情实时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