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陕西)

2022-07-18 23:56:03 基金 xcsgjz

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品牌认知是公司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据了解,大多数基金公司客服、电商或互金部门,为做好基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主动开设运营了微信服务号、财富号、雪球号、蚂蚁财富号,这也正是各自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我们基于上述四大平台(号)的客观量化数据,推出月度的“基金品牌认知度榜单”。


综合评分结果显示,2022年5月份公募基金品牌认知度榜单前十名分别为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建信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鹏华基金、博时基金。


简要榜单



注:

1、基金品牌认知度综合评分体系:

2、本榜单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公司对持有人服务或投资者关系工作的综合量化排名。需要特别声明的是,该体系中四个指标获取数据尚存诸多不足,如微信服务号、财富号、雪球号、蚂蚁财富号因一些品牌未开通运营,导致了评估存在完整性问题。因此,本报告“认知度榜单”评估结果是有局限的,不建议作为基金品牌IR考评的*指标。

3、认知度完整榜单,及更多其他品牌榜单,请在全景视窗(sc.p5w.net)申请账号登录自行查看下载。

免责声明:制表者力求客观公正使用网络工具,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榜单数据主要反映在各大平台上、基金投资者关系工作量化排序,但不代表所述品牌的全部量化数据,不建议作为任何决策依据,更不构成对所述基金品牌旗下产品的买卖建议。对使用该报表带来的可能损失或风险,编者及其所在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陕西

4月21日陕西建工(600248)跌6.76%,收盘报4.83元。

重仓陕西建工的前十大基金

注:上表中数据来源标记为2021年报的基金,其*一期季报尚未发表

陕西建工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77.84亿元,同比上升30.01%;归母净利润34.08亿元,同比上升117.37%;扣非净利润33.96亿元,同比上升117.3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05.92亿元,同比下降2.2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14亿元,同比上升51.9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19亿元,同比下降6.27%;负债率89.5%,投资收益244.91万元,财务费用5.17亿元,毛利率7.61%。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77。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新华沪深300指数增强A。新华沪深300指数增强A目前规模为1.06亿元,*净值1.2833(3月22日),较上一日上涨0.02%,近一年下跌7.2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邓岳。邓岳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新华中证环保产业指数,管理时间为2017年8月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1.32%;新华MSCI中国A股国际ETF,管理时间为2018年11月7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5.27%;新华MSCI中国A股国际ETF联接,管理时间为2019年8月1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6.13%;

新华沪深300指数增强A的前十大重仓股




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2021

中国基金报

一波三折的2022年上半年结束了!又到了总结基金公司业绩的时刻。

资本市场*的确定性就是充满不确定,投资是在“风险”与“收益”走平衡木,力争在牛市赚得到钱,在熊市尽量少亏钱。

最近10年的牛熊交替中,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跑在前列?大基金公司中谁独占鳌头?

最近5年市场由熊转牛风格变化较大,哪家公司反应最为迅速,踏对市场节奏?

最近3年市场结构性机会突出,究竟哪家公司站在风口上?

海通证券日前发布基金公司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揭晓上述谜底。

10年“*”财通、银河、诺德位居前三兴证全球、景顺长城领跑大公司

中国资本市场这10年,可谓是风云跌宕,出现多次牛熊轮换。10年也能检验一家基金公司的长线投资能力,更体现了基金公司的投研综合实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自2012年、2013年开始,中小盘成长股开始腾飞,尤其是在2015年出现大牛市,当时上证指数创下历史性第二高峰,达到5178点。然而,2015年下半年市场由牛转熊,市场急剧调整,甚至在2016年初出现熔断。

此后,市场开始进行调整,2017年开始价值投资逐渐崭露头角,企业的内生价值得到市场的关注和肯定。

而2019年、2020年结构性牛市开始出现,消费、医药和科技等黄金赛道汇集了资本市场的目光。2021年,市场波动加大,新能源、光伏等板块在结构性行情中表现出色。

2022年市场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之下,持续调整、跌跌不休,在4月底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位,一度下探至2863点,大部分权益类基金业绩损失惨重。而在4月27日,多重利好之下,上证指数出现反弹,权益基金业绩随之回暖。

在这10年间,一批抓住市场机遇的基金公司获得较好业绩。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12年7月2日至2022年6月30期间,财通基金成为近十年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榜首,最近10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519.73%,在67家基金中*,也是目前*一家10年收益率超过500%的基金公司。

银河基金紧随其后,以468.40%的收益在67家基金中排名第二。诺德基金则以389.37%的收益率位列第三。汇丰晋信、兴证全球、浙商基金、景顺长城、万家基金、中欧基金和富国基金排名第四至第十,这些基金公司整体收益均超过340%。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海通证券专门设置了权益类基金大型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收益排行榜。

从最近10年的业绩来看,大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11家大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为283.10%,而中型和小型的仅为231.85%、227.11%。

这也说明大型基金公司投研实力更强,能够快速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步伐和节奏,获得较好收益。从大型基金公司业绩榜单看,兴证全球、景顺长城、中欧、富国、汇添富等基金公司业绩较好,也因此拥有较好感召力。

5年长期业绩信达澳亚、华泰保兴、农银汇理领跑

从A股历史来看,5年往往呈现一轮牛熊周期。因此,5年投资业绩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从 2017年7月3日到2022年6月30日的5年间,股市起伏较大,2017年是历经2015年牛市之后的调整期,市场起伏波动,直到2019年才逐渐回暖,随后出现两三年结构性行情开始。不过,2022年至今,A股市场开始震荡起伏。

这五年间涌现出一批“长跑”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信达澳亚成为最近五年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最近5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达到221.66%,在107家基金中*。信达澳亚也是5年期业绩中*一家超200%的基金公司,并和后来者拉开差距。

华泰保兴基金以179.32%的收益率,占据了“榜眼”之位。农银汇理、财通、工银瑞信、景顺长城、中欧、华安、海富通排名第三至第九,这些基金公司整体收益均超过130%。

最近5年的业绩来看,也是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也高于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5年大型和中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为108.57%、96.39%,而小型的仅为79.3%。这也说明大中型基金公司较为强大的投研实力,能让基金公司更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获取较好收益。

从大公司业绩来看,相对来说,工银瑞信、景顺长城、中欧、交银施罗德和易方达近五年业绩较好。

3年结构性行情之下农银汇理、红土创新、信达澳亚领跑

3年期业绩同样汇集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近两三年来,市场结构性牛市明显,然而市场波动也较大,对各大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和风险控制都带来挑战。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从3年期(2019年7月1日到2022年6月31日)*收益排名看,三年期*为农银汇理,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超过231.96%,在131家公司中*。紧随其后的是红土创新,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超过200%,率达到212.52%,显然踏准了市场的节奏。

信达澳亚、创金合信紧随其后,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81.19%、180.94%,排名第三至第四,而汇丰晋信以179.10%的收益率位居第五。此外,东方、鹏扬、申万菱信、嘉合、恒越旗下权益类基金3年期*回报也进入前十,彰显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11家大型基金公司3年收益平均值为88.99%,而10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则为94.12%,超过了大型基金公司的回报均值。纳入统计的110家小型基金公司这一业绩数据为84.56%。

以3年期为跨度,中,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业绩差异并不大,中型基金公司*收益甚至超过大型基金公司。说明周期越长,才越能考察大型基金公司投研平台的能力。

从大公司业绩来看,工银瑞信、广发、易方达、华夏、中欧、富国等近3年业绩较好。

数据说明:

1、基金管理公司*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2、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科创强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混合型、灵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动混合封闭型基金,不含指数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基金、港股灵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强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

3、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数据来源于wind、基金公司官网及海通证券研究所




中国基金公司排名前十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陕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