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Tips:下载【APP】,精彩内容抢先看--
流程
一、基础调味品VS复合调味品
调味品按终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
基础调味品是指能够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像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蚝油等,都是我们日常见到的基础调味品。
复合调味品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调味品组成的调料,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
我国饮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由此,复合调味品应运而生。
从形态来讲,既有液态调味料,也包括固态(包括块状、粉末状、颗粒状)、半固态(包括膏状、酱状)调味料。
比较典型的复合调味品有鸡精、沙拉酱等。
复合调味料可直接应用于方便食品、肉制品、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食品生产中,以及餐饮、家庭菜肴的烹调和佐餐。
根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统计,2015年中国的复合调味品市场销售总额为751亿人民币,占调味料市场份额为18.20%。
这说明,基础调味品仍然占据调味品主要地位,复合调味品的市场占比还是较低。
根据瑞银证券研究报告,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是日常消费品中最分散的子行业,Euromonitor数据显示零售市场CR10(前十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9%,远低于其他品类。
其实不仅调味品整体的集中度不高,复合调味品行业的集中度也不高。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民众口味与烹饪方法千差万别,复合调味料行业品类繁多。所以,大多数企业呈现“小而散”的格局,且区域性品牌较多,复合调味品行业暂未形成龙头企业。
二、主营业务
风云君今天要聊的是日辰股份(603755.SH)。
日辰股份是一家复合调味料生产与销售商,主打两款产品:酱汁类调味料和粉体类调味料。前者主要应用于腌制类、烧烤类食品,后者主要应用于油炸类食品。
酱汁类调味料有定制化和标准化之分。
定制化的产品主要包括腌制酱、涂抹酱、炒制酱、煮制液、风味汤以及调味油等。
标准化产品,目前主要有牛排酱烤肉酱系列、中式烹饪酱系列、风味汤料系列、凉拌调味汁系列和火锅系列等多个系列的产品。
粉体类调味料也有定制化和标准化之分。定制类的包括腌制类调味粉、复合汤粉、烘焙粉和预拌粉等。
像黑胡椒腌料、奥尔良腌料、天妇罗粉、黄金炸粉等,就属于标准化的粉体类调味料。
近几年,酱汁类调味料和粉体类调味料的平均销售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并且两者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一直维持在高位。
这次募投项目也是扩大酱汁类和抽提汤类产品产能,分别计划投入2.06亿和1.35亿,这两个都属于酱汁类调味料,其中抽提汤类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畜禽类抽提物、水产类抽提物和果蔬类抽提物的。
酱汁类调味料的毛利率一直高于粉体类调味料。
2015-2018年,日辰股份的综合毛利率略有提升。
三、上游和下游
日辰股份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前两大直销渠道分别是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
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对商超的销售,以及通过电商平台对消费者的自营销售等。
诸如正大集团、上海小南国、味千拉面等都是日辰股份的客户。
日辰股份有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不过比例不算大且呈下降趋势。2018年,应收账款占总营收的17%。
绝大部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在一年以内。
2015-2018年,日辰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在增加。这说明日辰股份的资金周转情况逐渐向好。
从产品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成本为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日辰股份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淀粉类、白糖类、酱油类等。
由于日辰股份产品品种众多,各种原材料种类也较杂,原材料的采购品类超过200个。原材料中,占比相对比较大的是淀粉类和糖类,两者合计占2018年采购总额的20%以上。
截至2019年6月30日,原材料占存货的60%以上。
日辰股份目前根据订单生产,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
由于日辰股份的定制化产品占比在90%左右,而且是以销定产,因此,存货是一个业绩先行指标。2015-2018年,存货总体在不断增加。
分析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说,日辰股份的上游行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传统调味品制造业等。
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为制糖业、淀粉加工、禽肉加工企业等。传统调味品制造业主要为基础调味品行业,如酱油、味精等。
日辰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不错,2015-2018年,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一直大于同期的净利润。
良好的经营性现金流,除了应收账款、存货比例逐渐减小这个原因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应付账款。2015-2018年,日辰股份的应付账款基本是逐渐上升的。
应付账款里面主要是应付的材料款,这相当于占用了上游的资金。
2015-2018年,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3.74%增长到37.09%,表现良好。
四、总结
国内居民更习惯使用单一调味品进行烹饪,而且相较于单一调味品,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对食物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复合调味品发展的潜力巨大。
以上内容为APP分享
邮箱:mvlegend@163.com / 微信:yangfeng562933
APP
买股之前搜一搜!
最近两年来,沪深两市的光伏概念股受到热烈追捧,诞生了不少牛股。而在大家少有关注的新三板,其实也有一只涨幅惊人的光伏概念股——连城数控(835368)。
背靠隆基股份的新三板光伏概念股
连城数控成立于2007年,2016年正式登陆新三板,2020年7月方才挂牌新三板精选层。而早在2008年,该公司就研制出国内第一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线切方机,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2010年,公司在推出多线切方机的基础上推出用于截取单晶硅棒和多晶硅铸锭的多线切断机,并于2011年研制出高产能的QP20100型切片机。2013年,连城数控在国内*推出金刚线切片机,完成光伏多线切割机全系列产品的开发。
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切入半导体设备领域,于2011年收购SPX公司旗下凯克斯(KAYEX)单晶炉事业部,布局半导体晶体硅生长设备业务,又于2018年推出新型KX320MCZR直拉磁场单晶炉,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半导体级12英寸单晶炉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
目前,连城数控主要为光伏及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单晶炉、线切设备、磨床、硅片处理设备和氩气回收装置等产品。
其中,营收前两大业务包括单晶炉和线切设备,其中单晶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户方面,连城数控深度绑定了隆基股份(601012.SH),这位“光伏一哥”是其第一大客户,贡献了连城数控绝大部分的营收,2020年的占比达到了92.67%。
而连城数控之所以能获得隆基股份的青睐,除了自身技术过硬外,或许也和公司的实控人有关。
据悉,连城数控的控股股东是沈阳汇智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有两位分别是李春安、钟宝申。
而这两位实控人均具有隆基股份背景,其中钟宝申2014年至今一直担任隆基股份董事长;李春安则于2008年至2018年担任隆基股份董事,2011年至今担任沈阳隆基股份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截止2021年6月30日,李春安、钟宝申均位列隆基股份前十大股东之列。
业绩大涨与股价飙升
近几年,受益于需求旺盛,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光伏公司的业绩表现大多不俗,身为光伏龙头的隆基股份自不必多说,连城数控的业绩规模也获得了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相较于2016年有非常大的增长,但是随后的两年出现了小幅波动。2020年,连城数控的营收同比增长90.76%至18.55亿元,创新了历史新高;期内的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35.74%至3.8亿元,业绩规模又上了一个台阶。
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8.16亿元,同比增长了67.7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2.95%。
不过,有一点需要关注,那就是2017年至2020年期间,连城数控的收入中隆基股份占比分别达到69.12%、83.40%、67.84%、92.67%。
众所周知,一家公司过于依赖单一产品或者单一客户其实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只不过,连城数控的实控人和隆基股份的渊源非常深,兼且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高度景气状态,所以该风险还比较小。
近两年,尤其是挂牌精选层后,连城数控的股价迎来了一波飙涨,股价*一度涨到了189.83元/股。
在股价大涨之后,该公司的总市值已经来到了283.5亿元,在新三板精选层66家公司中仅次于贝特瑞(835185)。
双赛道加持,连城数控前景可期?
受益于光伏成本下降和“碳中和”,据CPIA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65-200GW。在装机量大幅上升的同时,晶体硅作为核心原材料需求量也持续攀升,其中单晶硅占据了新增产能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单晶硅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优势和不断降低的成本优势。
单晶炉和光伏切割设备是单晶硅制造的核心设备,合计市场规模预计超200亿元。单晶炉、开方机、切片机、磨床等设备均为单晶硅生产和单晶硅片加工的核心设备,新增单晶硅产能所带来的配套需求驱动核心设备进入放量期。
因此,在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连城数控的光伏设备的前景是向好的。
除了光伏之外,连城数控很早就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切入了半导体设备领域。而半导体产业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同样处于高景气状态。
但是,在半导体领域的一些环节上,国外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例如,半导体晶圆所需要的最重要原材料硅片因品控要求极为严格且存在较高技术壁垒等原因长期依赖进口。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日本信越、日本胜高、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世创和韩国占据超过90%的半导体大硅片市场份额。
为了改变大硅片严重依赖进口的形式,国内硅片项目也在加速启动。根据芯思想研究院数据,截止到2019年7月,国内8-12英寸大硅片项目总投资额已到达1409亿元。
随着大硅片项目投资的持续推进,国产硅片制造设备厂商有望迎来发展良机,而连城数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半导体级12英寸单晶炉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伏和半导体赛道的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而横跨两个赛道的连城数控也将从行业的发展中受益。
结语
不过,仅从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而言,最近一段时期,光伏和半导体的热度均有所下降,这两个概念板块内不少个股也出现了股价回调的情况。
与此同时,连城数控的股东浙江红什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红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又于近期发布公告称,因资金需要,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将不超过110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高于4.77%)转让出去。
虽然这次的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但是这个消息对于该公司的股价或许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打压。
沃隆似乎陷入了领先者的窘境,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在创业领域,这一情况并不少见。
作者丨苏敏
头图丨
又一零食品牌冲刺IPO。近日,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说起坚果,沃隆的品牌知名度虽然不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但实际上,作为每日坚果的品类开创者,沃隆在推出每日坚果短短两年后,就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2018年还拿到红杉中国的数亿元战略投资。
然而很快,蓝海变红海,以每日坚果发家的沃隆食品,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却连年下滑。
沃隆似乎陷入了领先者的窘境,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在创业领域,这一情况并不少见。
食品行业老兵打造10亿爆款单品
沃隆背后,是一个食品行业老兵的创业故事。
创始人杨国庆,学食品专业出身,此后也一直在食品行业工作。曾出任过青岛琴牌乳业(前身是青岛规模*的奶制品专业生产公司)的工厂厂长,还在烟台欣和食品当过职业经理人。
2007年杨国庆进入坚果行业,2012年开始创业,起初是做坚果的进出口贸易。青岛作为我国进出口食品的重要贸易城市,如果只是做贸易,杨国庆可能至今还籍籍无名。
在当时,传统的大包装坚果还是季节性产品,过了春节销售旺季,就被人们抛之脑后,销量也会大幅下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与一位外国朋友的聊天给了杨国庆很大的启发。当时,这位外国友人来杨国庆办公室喝茶,看到桌上的大罐坚果,而且还带壳。外国朋友说,他们只吃仁,不吃带壳的坚果。
同时,杨国庆也发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指出,成年人每天要摄入25g左右的坚果。
因此,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做*营养均衡、方便携带、开袋即食的坚果产品呢?
杨国庆拥有丰富的食品行业管理经验,做坚果进出口又积累了大量供应商资源。在筹备几个月之后,2015年,沃隆食品的第*混合装、小包装每日坚果上市。
此后,沃隆食品在电商试水,抓住了天猫和京东的流量红利,迅速把市场铺开,打破了坚果品类固化的节庆场景消费习惯,逐渐变为一种日常消费。
到2017年,沃隆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占据了“每日坚果”这个细分类别近50%的市场,天猫还为此创建了名为“混合坚果”的全新类目。
2018年,沃隆宣布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红杉中国数亿元的投资。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混合坚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9亿元,同比增长21%;2021年我国混合坚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6%。
沃隆推出每日坚果后,小小的坚果触发发了一个百亿级的新市场,引起了多方混战,甚至启发了其他品类做每日份食品。以“每日”命名的食物纷纷出现:每日黑巧、味全的每日C果汁、蒙牛的每日鲜语牛奶。
“每日”成为了一种产品创新的路径。同样的产品,经过不同形式的包装销售周期重组后,就成了一个全新的品类。和沃隆的每日坚果一样,这些产品在面世后也大获成功,销量逐年攀升。比如,每日黑巧在面世首日就卖出50万片;每日鲜语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3%,2019年更是成为销量暴涨500%的爆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饮料创业方面,青岛有着相对优渥的环境。目前,青岛已经有3家食品饮料行业的上市公司,分别是青岛啤酒(600600.SH)、日辰股份(603755.SH)和青岛食品(001219.SZ)。
领先者的窘境:或为他人做嫁衣
每日坚果的火热态势很快引起了行业关注,休闲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们纷纷跟进。
无论是过去主攻瓜子的老玩家洽洽,还是“线上零食三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均先后布局每日坚果市场。洽洽甚至将坚果业务开辟为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对沃隆来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又没有下一个“爆款”产品出现,先发优势不再,只能“吃老本”。在与一群有资本助力的竞争对手抗衡过程中,沃隆食品明显走向下风。
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在混合坚果行业市场中,沃隆在2019年仍以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但在其后两年滑落明显;2020年,三只松鼠以10.2%的市占率夺得第一,沃隆的市场份额下跌至7.6%,位居第三;2021年,头把交椅又被洽洽食品以9.7%的市场份额占据,沃隆的市场份额再度下滑至7.2%,继续位居第三。
沃隆食品虽然是每日坚果的品类开创者,但却未能利用消费者对每日坚果品牌认知缺乏的窗口期,占据这个品类的消费者心智,最终遗憾地被其他后来者超越,失去了行业老大的位置。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创业领域屡见不鲜。开创出一个新品类,在成立初期获得爆发式增长,但随着竞争对手增加和同质化产品泛滥,品类红利逐渐消失。
曾经风靡一时的软欧包,原麦山丘是首创者。凭借在核心商圈的选址、高颜值的门店装修以及少油少糖的软欧包产品定位,让原麦山丘迅速成为网红烘焙品牌,连续拿到5轮投资,投资方包括雷军、凯辉基金、创新工场、真成投资等。
但由于缺少产品壁垒,“网红”无法长红,软欧包很快成为其他烘焙品牌以及奈雪的茶的标配。2020年疫情之后,原麦山丘关闭了北京和天津之外的所有直营店,还撤出了合作的全家便利店。
与此类似的还有连咖啡和瑞幸。2014年成立的连咖啡,是最早做咖啡外送的公司之一,最初以帮用户代购星巴克、COSTA的外送订单起家,后推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做外卖咖啡。但到了2017年,同模式的对手瑞幸咖啡挟巨额资本而来,以烧钱补贴机制和闪电战模式疯狂占领市场和用户规模。在瑞幸上市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陆正耀也表示,连咖啡曾是瑞幸扩张路上*的“假想敌”。
2019年,连咖啡和瑞幸展开了价格战。在这个过程中,连咖啡由盈转亏。最终,连咖啡惨败,赔光了过去6年融得的所有资金,总金额超过4亿元,被迫放弃外卖咖啡赛道。
比起原麦山丘和连咖啡,沃隆食品要幸运得多,至于能否顺利上市,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更为重要的看点是,沃隆食品能否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重新夺回这个它创立的赛道的主导权?
4月21日日辰股份(603755)涨10.00%,收盘报38.49元。
重仓日辰股份的前十大基金
注:上表中数据来源标记为2021年报的基金,其*一期季报尚未发表
日辰股份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亿元,同比上升30.43%;归母净利润5659.94万元,同比下降4.87%;扣非净利润5139.72万元,同比下降10.2%;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478.75万元,同比上升23.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60.74万元,同比下降4.1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58.3万元,同比下降3.12%;负债率19.17%,投资收益377.9万元,财务费用-441.61万元,毛利率43.4%。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新华钻石品质企业混合。新华钻石品质企业混合目前规模为1.75亿元,*净值2.63(3月22日),较上一日下跌0.33%,近一年下跌27.73%。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蔡春红。蔡春红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新华稳健回报混合发起式,管理时间为2015年7月22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1.69%;新华优选消费混合,管理时间为2021年9月3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9.89%。
新华钻石品质企业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日辰股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日辰股份、连城数控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