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低碳日(世界低碳日是哪一天)

2022-07-18 14:47:52 基金 xcsgjz

世界低碳日



本文目录一览:



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践未来”。

节能降碳,与我们息息相关,你的每个细小举动,都能汇聚成大大的能量!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节能小常识:

一、日常节能小常识:
1. 家电关机后,需拔掉插头,降低耗能,增加安全;
2. 减少洗车耗水,鼓励一水多用,提倡洗菜水浇花,淘米水洗碗筷;
3. 夏季空调*温度26度,既节能又健康;
4.电视机开得越亮、音量越大,耗电量也越大,适度调整电视机音量和亮度,收看效果好且不易使眼睛疲劳;
5.尽量减少灯的开关次数,每开关一次,灯的使用寿命大约降低3小时左右。
二、出行节能小常识
1.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自行车出行,节约能源、提高能效。
2.较低楼层间尽量少乘电梯,既节能环保又锻炼身体。
3.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三、日常垃圾减量小常识
1.过度包装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提倡大家拒绝过度包装商品和一次性塑料袋;
2.废电池内含大量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倡议大家使用充电电池;
3.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既做到垃圾的减量回收,又可以为果树提供肥料。
四、办公节能小常识
1.分类回收纸张、纸盒、塑料、铁铝罐等,践行垃圾分类减量;
2.双面打印,无纸化办公,减少打印次数;
3.电脑使用睡眠模式,不仅节约用电,还能延长电脑和显示器寿命;
4.多使用回形针、订书钉,少用含苯的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

绿,生命的颜色

绿,环保的颜色

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

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

小编呼吁大家: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践行节能降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节能降耗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供稿:赵翔

总监制:唐红彬

监 制:王廷斌 邱晶晶

责 编:李迪娜




世界低碳日是哪一天

视频加载中...

【导读】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今年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2021年,北京*实现六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新增造林绿化16万亩、市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持续推进的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不仅打造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北京样板”,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现在,我们就从千万米高空的卫星视角,看看绿色北京!

绿色低碳,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1月,北京西部的巨大烟囱式建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海外“出圈”。这个曾经的冷却塔,和其他首钢工业遗产一起被利旧改造,通过光伏发电、无负压供水系统等新技术为北京绿色低碳发展“添砖加瓦”。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4日至17日,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

回顾过去5年,北京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了25微克/立方米,实现里程碑式突破。2021年,北京*实现主要污染物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绿水青山,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今年3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现身密云水库,让摄影爱好者惊喜不已,这表明了密云水库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北京“大水盆”变成“鸟类天堂”,密云水库通过治理小流域、恢复周边湿地、建设水源涵养林等系列举措做足保水护水“文章”。

数据显示,密云水库蓄水量在2021年创历史*。5月16日,密云水库2022年*“体检报告”出炉,化验报告显示库区水体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II类,这也是密云水库常年保持的*成绩。

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2021年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水源地水质持续达到国家标准,北京地表水环境质量也明显改善。

绿色空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温榆河公园(顺义)开园,“欢乐绿荫”“碧湖水乡”“晴耕雨读”“温榆远树”四大景区让人称赞不决。这也成为北京不断扩大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的典型示范。

作为北京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在“五年成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零碳”理念,不仅充分利用雨水、再生水,让园内水系相互连通,还探索荒野式管理模式,营造了森林、灌丛草甸、湿地多种生境,成为了新时代大城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都在稳步增长。北京深入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不仅打造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北京样板”,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制作:光明网经济编辑部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




世界低碳日2022


6月13日至19日

为全国节能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LimbdvGp6RY7l6ECHLQyQ


其中6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

低碳日主题为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据了解,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我们倡议

做合格绿色公民

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做起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让小小低碳习惯

发挥大大减排效果

携手共建绿色低碳美好家园



简约适度 低碳生活



碳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海平面上升,洪水、干旱频发……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度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破坏则加剧了这一进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确认,气候变化95%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为了缓解人类的气候危机,“碳减排”一词,进入大众视野。碳减排,顾名思义就是减少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不应超过1.5℃或2℃,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要在2065年至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做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个啥?




碳达峰


碳排放达峰并不单指在某一年达到*排放量,而是一个过程,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


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但把碳中和列入议事日程,绝不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个指标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开始结束,一个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


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我国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这个时候,实现整体达峰,需要每个地区的共同努力。


我们能为碳中和做些什么?



说了这么多,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们能为碳中和做些什么?想要低碳环保的生活,完全可以从几件小事做起。



选择环保面料,减少浪费,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


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与运输过程。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在选择健康饮食方式的同时,轻松低碳。


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尽量安装节能灯。


选择购买小排量或新能源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环保购物袋、打印时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等。


低碳生活倡议书


01

争做节能减排的倡导者

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方式,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让节能低碳成为我们日常行动的指南。


02

争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

踊跃投身到低碳节能行动中去,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粒米,将节能减排真正付诸行动。


03

争做节能减排的宣传者

要积极投身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行动,争当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宣传员,带动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家人自觉节约能源资源,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争做节能减排的创新者

要有接受新鲜事物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创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使用甚至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为节能行动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世界低碳日是哪一天

视频加载中...

【导读】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今年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2021年,北京*实现六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新增造林绿化16万亩、市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持续推进的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不仅打造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北京样板”,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现在,我们就从千万米高空的卫星视角,看看绿色北京!

绿色低碳,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1月,北京西部的巨大烟囱式建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海外“出圈”。这个曾经的冷却塔,和其他首钢工业遗产一起被利旧改造,通过光伏发电、无负压供水系统等新技术为北京绿色低碳发展“添砖加瓦”。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4日至17日,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

回顾过去5年,北京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了25微克/立方米,实现里程碑式突破。2021年,北京*实现主要污染物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绿水青山,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今年3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现身密云水库,让摄影爱好者惊喜不已,这表明了密云水库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北京“大水盆”变成“鸟类天堂”,密云水库通过治理小流域、恢复周边湿地、建设水源涵养林等系列举措做足保水护水“文章”。

数据显示,密云水库蓄水量在2021年创历史*。5月16日,密云水库2022年*“体检报告”出炉,化验报告显示库区水体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II类,这也是密云水库常年保持的*成绩。

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2021年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水源地水质持续达到国家标准,北京地表水环境质量也明显改善。

绿色空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温榆河公园(顺义)开园,“欢乐绿荫”“碧湖水乡”“晴耕雨读”“温榆远树”四大景区让人称赞不决。这也成为北京不断扩大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的典型示范。

作为北京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在“五年成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零碳”理念,不仅充分利用雨水、再生水,让园内水系相互连通,还探索荒野式管理模式,营造了森林、灌丛草甸、湿地多种生境,成为了新时代大城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都在稳步增长。北京深入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不仅打造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北京样板”,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制作:光明网经济编辑部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世界低碳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世界低碳日、世界低碳日是哪一天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