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成立以来,华夏基金以持有人为本,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持有人多样的理财需求。为帮助持有人享受更专业、更合理的资产优化配置服务,华夏基金积极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知名资管机构的合作
文 |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沉淀,华夏基金已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军机构。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基金公司,多年来始终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资。
在资本市场历经几轮牛熊,华夏基金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公募基金方面,华夏基金建立了完善的基金产品线:主动管理的基金囊括了货币型、理财型、债券型、混合型以及股票型等5大类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品种;在被动管理方面,则构建了覆盖综合指数、权重股指数、中小盘指数、行业指数以及海外市场指数的产品线。旗下多只基金业绩表现出色,今年前11个月,华夏全球精选净值累计上涨41.48%,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华夏恒生ETF联接(美元现汇/现钞)、华夏港股通精选、华夏消费升级A的涨幅均超过三成,华夏恒生ETF、华夏回报等多只基金的回报率也均在25%以上。上述产品的业绩均在同类中名列前茅。
但华夏基金并未满足于此。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华夏基金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投资理念,先后与全球知名投资公司磐石公司及FOF管理人罗素投资合作,以进一步帮助投资者解决资产配置难题。
凭借优异的投资业绩以及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产品线,在标点财经研究院与《投资时报》联袂推出的《2018基金资产配置全样本报告》中,华夏基金被列为2018年重点推荐的基金公司,华夏回报、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等产品尤其值得关注。
“十倍基”华夏回报成分红王
今年以来,A股热点轮动持续震荡。一些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精选个股集中发力,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健的投资回报。
典型例子如成立于2003年9月5日的“老辣基”华夏回报混合A。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该基金年内回报率为28.13%,在23只平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2;成立14年来累计取得1017.63%的总回报,是市场上少有的成立以来总收益率超1000%的“十倍基”。自成立以来,华夏回报曾3次荣膺金牛基金奖,并获2013年晨星十年五星评级。
华夏回报混合基金经理蔡向阳表示,华夏回报混合基金以偏长期的*收益为投资目标,即通过甄选优质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追求确定性较高的长期回报。在个股选择上,坚持价值投资,不过分追逐市场热点,重视基本面分析,避免短期市场博弈带来的冲击,对长期看好的股票择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当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通过提前预判、减仓,控制回撤,争取整体组合的*收益。
除了超越十倍的辉煌业绩,华夏回报还是市场上的“分红王”。自成立以来,华夏回报已分红79次。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华夏回报历史累计分红总额已超122亿元,成为分红次数最多的权益类基金。
可观的分红数据离不开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而背后更是公司投研实力的支撑。华夏基金在业内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构建起精英荟萃的投研平台,投研决策和风控机制成熟,打造出业内规模领先、*的投资团队。目前,华夏基金投研人员约200人,实现全行业覆盖,股票覆盖面广,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至2015年,华夏基金旗下基金连续四年盈利总额位居基金行业榜首,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中*连续四年折桂的“赚钱王”。
ETF军团年内平均涨23.09%
华夏基金不仅有华夏回报等*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其在被动管理领域亦表现不俗,其中ETF产品尤具魅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华夏基金旗下18只ETF基金和ETF联接基金今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年内净值增长率平均达23.09%。其中,涨幅*的是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年内净值增长了36.01%,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119.35%。
今年以来,A股消费行业牛股频出。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年内涨幅分别高达68.44%和91.69%,其中贵州茅台股价一度接近720元,创历史新高。这两大消费牛股分别是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的第一和第二大重仓股,至三季度末分别占净资产比例为17.32%和13.93%。
在海外市场上,今年以来港股涨势强劲,恒生指数前11个月上涨32.62%,带动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收益连创新高。两只密切跟踪恒生指数的ETF—华夏恒生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年内回报率分别为28.72%、27.32%。以美元计价的华夏恒生ETF联接年内净值涨幅达33.64%。
旗下众多指数基金业绩靓丽的背后,是华夏基金在指数投资特别是ETF方面的及早布局和强大的ETF管理能力。目前华夏基金ETF产品体系涵盖了大盘蓝筹ETF、中小盘ETF、香港宽基ETF、MSCI中国A股ETF、行业ETF、创业板ETF等,是市场上ETF产品线最齐全、产品数量最多、规模*的基金公司。
自从两年前美国ETF资产规模*超过对冲基金以来,美国ETF资产规模相对对冲基金的优势一直在扩大。在海外ETF资产规模节节走高的同时,我国ETF市场经过十多年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负责人张弘弢认为,ETF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他对《投资时报》表示:“海外ETF发展很快,目前看国内的ETF规模也在继续扩张,无论从成长空间还是产品特性看,ETF未来都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势头,持续深度耕耘ETF市场,倾力强化‘ETF专家’这样的行业地位和形象。”
注重引进海外先进资管理念
成立以来,华夏基金以持有人为本,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持有人多样的理财需求。为帮助持有人享受更专业、更合理的资产优化配置服务,华夏基金积极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知名资管机构的合作。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市场期待着更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定制投资组合、通过更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帮助客户实现保值增值的新纪元已经开启。为了适应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变化,2016年7月,华夏基金在本土投研优势的基础上和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磐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率先将风险均衡策略引入国内资本市场,这是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科学进行资产配置的一大创新。华夏基金与磐安经过联合研究,设计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的Risk Parity多资产产品—华夏睿磐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并依据不同风险偏好定制出一系列的产品解决方案。2017年,华夏基金先后发行华夏睿磐泰盛、华夏睿磐泰兴、华夏睿磐泰茂、华夏睿磐泰利、华夏睿磐泰荣5只采用风险均衡策略的公募基金,让普通投资者也能有机会享受国际先进资产配置服务。
2016年10月,十分重视FOF业务的华夏基金宣布与全球知名FOF管理人罗素投资达成战略合作。FOF在发达市场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为此,华夏基金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门负责FOF业务的资产配置部,同时通过与国际知名的FOF管理人罗素投资合作,将海外经验进行本土化落地,不断提升自身FOF的管理能力。2017年11月3日,首批公募FOF之一、华夏基金旗下首只FOF—华夏聚惠FOF成立,首募规模达46.88亿元,首募规模位居首批公募FOF首位。据标点财经研究员了解,华夏聚惠FOF主要采用目标风险投资策略,希望在为投资者做好资产配置的同时,带给投资者更加稳健的投资体验。
行情表现
7月4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PVC | 6996.00元/吨 | -3.64% | -3.7% |
日内消息
方正中期期货:供需面走弱,PVC处于震荡筑底阶段
聚氯乙烯(PVC)主力合约跌超4%,方正中期期货表示,国内PVC现货市场气氛平静,各地区主流价格继续松动,低价货源不断增加。但与期货相比,PVC现货市场仍处于升水状态。7月份,企业检修进一步减少,开工或继续窄幅回升。但下游需求端跟进滞缓,拖累PVC走势。此外,高温雨季部分下游开工受到一定限制,短期内需求释放有限,难以形成提振。供应端稳定,需求跟进乏力,供需面走弱,市场信心尚未恢复,PVC处于震荡筑底阶段。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7月4日华东地区PVC现货价格报价7126.67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6996.00元/吨)升水130.67元/吨。
机构观点
南华期货:PVC维持空配
从供需层面看,PVC供需双弱,供应三季度有一些投产同时检修还有不少回归,且由于烧碱那端利润很厚,PVC单环节低利润不会影响供给,且会使得PVC的实际估值偏高。需求方面则是出口、内需双熊态势,地产的下行趋势仍在,近端虽然二手房销售,地产企业资金链有所改善,但是兑现到开竣工数据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出口端随着西方国家逐步缩表,境外需求弹性比较差,出口未来也难有特别大的起色,出口窗口一旦关闭,国内自身的供需又完全无法支撑去库。*解决供需矛盾的方案只有通过压制利润来挤出一部分供应,挤压利润的路径可能是几种方向的合力,分别是电石的估值修复、烧碱的走弱和PVC的下行,当然这是在能源端维持的前提下,如果煤炭价格崩塌,电石仍然还有很大的下行空间,我们对2022年三季度PVC仍然持以空配观点。
十年了,一直坚守“华夏全球精选”的基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根据华夏基金披露的信息,华夏全球精选8月7日的单位净值显示为1.015。这是该基金成立近十年后,单位净值再次回到1以上。
想必老基民们对这只基金并不陌生。
十年前,作为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中的一员,华夏全球精选怀揣着国人的梦想和首期募集的300亿,开启了海外投资之旅。
300亿的规模,即使现在看来仍然是巨无霸级别的。
不幸的是,出海后不久便赶上了金融海啸,基金净值一度腰斩。
随着美股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港股不断创出阶段高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渐旺盛,QDII基金再次成为抢手货。
然而,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其表现却差强人意。根据华夏基金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7日,华夏全球精选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仅有1.5%。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收益如此惨淡?
配置美股比例过低
通过查阅该基金的往期报告后,药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配置美股比例过低。
华夏全球精选,虽然基金名称含有全球字样,基金投资策略也明确写道:本基金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的股票投资;
但药师发现,历任基金经理对于港股和美股的投资却青睐有加,尤其对港股更是情有独钟。
华夏基金
重仓港股本无可厚非,但中途却错失了多次加仓美股的机会:
1、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三大股指开始出现走强迹象,香港恒生指数却排名垫底。
此时,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仅为22.90%,反而港股的比例高达37.61%。
输在起跑线上的华夏全球精选,想要后来居上谈何容易?
2、2013年第一季度,美国三大股指均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香港恒生指数依旧排名垫底。
此时,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仅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接近25%。
在加仓美股的同时,也加仓了港股。此时,配置港股的比例已经接近40%。
这样的结果就是,彻底被美股甩开,沦落到和港股同涨齐跌的地步。
3、如今,美国三大股指早已纷纷创出历史新高,纳指更是在科技股的带领下一路飙涨,成为了美国三大股指中表现*的。
而此时的华夏全球精选,配置美股的比例只有23.81%,比2013年第一季度还要低。
最终的结果,药师不说,大家也一定猜到了,直接看图吧。
WIND
港股有何吸引之处?
在药师看来,这可能主要源于早期的QDII基金经理对其他海外市场不够熟悉,尤其是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
即便对港股的投资,也是有侧重的,中资股最为受宠,还是因为熟悉。
除了配置港股比例过高的因素外,会不会在行业配置上同样犯错了呢?我们来看一幅图。
WIND
很显然,基金成立以来,行业配置对于华夏全球精选的业绩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只是在去年重仓信息技术行业后,基金净值开始有了显著变化。
该基金的第五任基金经理李湘杰在上任后,一改此前的投资风格,不断加大信息技术行业的配置比例,从21.04%提升到*时的65.39%。
目前这一比例随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1.76%。
对于科技股,李湘杰似乎特别的看好。
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科技股,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三星、苹果。
尤其对于腾讯,李湘杰更是情有独钟。
在去年四季度腾讯股价回撤的过程中,李湘杰不仅坚持重仓,还增持近40万股,持股比例从3.68%提升到了9.72%,成为该基金的第一重仓股。
对于信息技术行业的超配,终于起到了效果:自李湘杰接手华夏全球精选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基金净值涨幅超过40%,超越同期纳指和恒指。
WIND
赶上牛市,超配科技,重仓牛股,最终帮助华夏全球精选成为首批出海QDII“四兄弟”中率先收复失地的基金。
成立以来,华夏基金以持有人为本,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持有人多样的理财需求。为帮助持有人享受更专业、更合理的资产优化配置服务,华夏基金积极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知名资管机构的合作
文 |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沉淀,华夏基金已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军机构。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基金公司,多年来始终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资。
在资本市场历经几轮牛熊,华夏基金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公募基金方面,华夏基金建立了完善的基金产品线:主动管理的基金囊括了货币型、理财型、债券型、混合型以及股票型等5大类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品种;在被动管理方面,则构建了覆盖综合指数、权重股指数、中小盘指数、行业指数以及海外市场指数的产品线。旗下多只基金业绩表现出色,今年前11个月,华夏全球精选净值累计上涨41.48%,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华夏恒生ETF联接(美元现汇/现钞)、华夏港股通精选、华夏消费升级A的涨幅均超过三成,华夏恒生ETF、华夏回报等多只基金的回报率也均在25%以上。上述产品的业绩均在同类中名列前茅。
但华夏基金并未满足于此。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华夏基金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投资理念,先后与全球知名投资公司磐石公司及FOF管理人罗素投资合作,以进一步帮助投资者解决资产配置难题。
凭借优异的投资业绩以及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产品线,在标点财经研究院与《投资时报》联袂推出的《2018基金资产配置全样本报告》中,华夏基金被列为2018年重点推荐的基金公司,华夏回报、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等产品尤其值得关注。
“十倍基”华夏回报成分红王
今年以来,A股热点轮动持续震荡。一些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精选个股集中发力,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健的投资回报。
典型例子如成立于2003年9月5日的“老辣基”华夏回报混合A。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该基金年内回报率为28.13%,在23只平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2;成立14年来累计取得1017.63%的总回报,是市场上少有的成立以来总收益率超1000%的“十倍基”。自成立以来,华夏回报曾3次荣膺金牛基金奖,并获2013年晨星十年五星评级。
华夏回报混合基金经理蔡向阳表示,华夏回报混合基金以偏长期的*收益为投资目标,即通过甄选优质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追求确定性较高的长期回报。在个股选择上,坚持价值投资,不过分追逐市场热点,重视基本面分析,避免短期市场博弈带来的冲击,对长期看好的股票择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当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通过提前预判、减仓,控制回撤,争取整体组合的*收益。
除了超越十倍的辉煌业绩,华夏回报还是市场上的“分红王”。自成立以来,华夏回报已分红79次。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华夏回报历史累计分红总额已超122亿元,成为分红次数最多的权益类基金。
可观的分红数据离不开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而背后更是公司投研实力的支撑。华夏基金在业内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构建起精英荟萃的投研平台,投研决策和风控机制成熟,打造出业内规模领先、*的投资团队。目前,华夏基金投研人员约200人,实现全行业覆盖,股票覆盖面广,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至2015年,华夏基金旗下基金连续四年盈利总额位居基金行业榜首,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中*连续四年折桂的“赚钱王”。
ETF军团年内平均涨23.09%
华夏基金不仅有华夏回报等*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其在被动管理领域亦表现不俗,其中ETF产品尤具魅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华夏基金旗下18只ETF基金和ETF联接基金今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年内净值增长率平均达23.09%。其中,涨幅*的是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年内净值增长了36.01%,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119.35%。
今年以来,A股消费行业牛股频出。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年内涨幅分别高达68.44%和91.69%,其中贵州茅台股价一度接近720元,创历史新高。这两大消费牛股分别是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的第一和第二大重仓股,至三季度末分别占净资产比例为17.32%和13.93%。
在海外市场上,今年以来港股涨势强劲,恒生指数前11个月上涨32.62%,带动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收益连创新高。两只密切跟踪恒生指数的ETF—华夏恒生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年内回报率分别为28.72%、27.32%。以美元计价的华夏恒生ETF联接年内净值涨幅达33.64%。
旗下众多指数基金业绩靓丽的背后,是华夏基金在指数投资特别是ETF方面的及早布局和强大的ETF管理能力。目前华夏基金ETF产品体系涵盖了大盘蓝筹ETF、中小盘ETF、香港宽基ETF、MSCI中国A股ETF、行业ETF、创业板ETF等,是市场上ETF产品线最齐全、产品数量最多、规模*的基金公司。
自从两年前美国ETF资产规模*超过对冲基金以来,美国ETF资产规模相对对冲基金的优势一直在扩大。在海外ETF资产规模节节走高的同时,我国ETF市场经过十多年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负责人张弘弢认为,ETF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他对《投资时报》表示:“海外ETF发展很快,目前看国内的ETF规模也在继续扩张,无论从成长空间还是产品特性看,ETF未来都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势头,持续深度耕耘ETF市场,倾力强化‘ETF专家’这样的行业地位和形象。”
注重引进海外先进资管理念
成立以来,华夏基金以持有人为本,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持有人多样的理财需求。为帮助持有人享受更专业、更合理的资产优化配置服务,华夏基金积极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知名资管机构的合作。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市场期待着更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定制投资组合、通过更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帮助客户实现保值增值的新纪元已经开启。为了适应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变化,2016年7月,华夏基金在本土投研优势的基础上和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磐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率先将风险均衡策略引入国内资本市场,这是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科学进行资产配置的一大创新。华夏基金与磐安经过联合研究,设计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的Risk Parity多资产产品—华夏睿磐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并依据不同风险偏好定制出一系列的产品解决方案。2017年,华夏基金先后发行华夏睿磐泰盛、华夏睿磐泰兴、华夏睿磐泰茂、华夏睿磐泰利、华夏睿磐泰荣5只采用风险均衡策略的公募基金,让普通投资者也能有机会享受国际先进资产配置服务。
2016年10月,十分重视FOF业务的华夏基金宣布与全球知名FOF管理人罗素投资达成战略合作。FOF在发达市场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为此,华夏基金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门负责FOF业务的资产配置部,同时通过与国际知名的FOF管理人罗素投资合作,将海外经验进行本土化落地,不断提升自身FOF的管理能力。2017年11月3日,首批公募FOF之一、华夏基金旗下首只FOF—华夏聚惠FOF成立,首募规模达46.88亿元,首募规模位居首批公募FOF首位。据标点财经研究员了解,华夏聚惠FOF主要采用目标风险投资策略,希望在为投资者做好资产配置的同时,带给投资者更加稳健的投资体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全球基金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全球基金净值、pvc主力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