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红利基金、红利指数基金是什么?
红利基金,就是主要投资于具有大比例分红能力股票,兼顾红利收益与资本增值的基金,红利指数基金就是主要投资于红利指数的基金。由于投资对象股票分红能力较强、分红比较稳定、现金股息率高,一般来说业绩表现有所保证。
红利指数有:
1.中证红利:中证红利指数是由沪深两市过去两年平均股息率*的100只股票组成,它采用股息率作为权重分配依据,以反映A股市场高分红股票的整体表现。
2.上证红利:上证红利指数是由沪市过去两年平均股息率*的50只股票组成。上证红利指数中500亿以上市值的公司,占据了66%的权重,它和上证50指数的重合度比较大,可以看做是一只大盘股红利指数。
3.深圳红利:深圳红利指数是由深市分红*、流动性*的40只股票组成。
4.标普红利:标普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有点像,它是选取A股股息率前100的公司,但是还有两点要求,一是公司过去3年的盈利增长必须为正,而且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必须为正;二是每只股票的权重不得超过3%,单个行业权重不超过33%。这样的设定保证了成分股盈利稳定,行业分布也足够分散。
红利指数基金优缺点
一.优点
首先,就是能获得比较稳定的高分红。因为红利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向就是那些有稳定高分红的股票,所以就算其投资的股票的价格一直不涨,也能获得较高的分红收益。
其次,红利指数基金的净值可长期上涨。因为红利指数投资的都是能有稳定高分红的股票,而这些股票之所以能有稳定的高分红,肯定是因为其背后的上市公司能稳定的盈利,能稳定盈利的公司,肯定不会太差。好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更容易实现长期上涨。
另外,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不会把所有的利润都用来分红,那些未分配的利润就会被包含在股票的价值中。随着未分配的利润累积地越来越多,股票的价值也会不断提升,股价也将大概率会稳定上涨。
再次,红利指数基金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因为红利指数基金投资的股票,大多估值都比较低,下跌幅度有限,当遇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这些股票就比较抗跌。而基金投资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基金下跌的风险,能比较抗跌的基金,其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二.缺点
红利指数基金*的缺点就是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它的收益率可能就比不过其他类型的股票基金,原因还是出在它所投资的股票上。
因为红利指数基金所投资的那些有高分红的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而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那些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可能意味着未来的成长性已经不大。所以它们的股价往往也是涨得比较慢。
这一缺点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对于大部分股票投资者来说,比较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价值,毕竟一家企业只有成长性好,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所以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投资者更愿意去追逐那些成长性较好的股票,而非这些成长性不足的股票,因此这些股票的价格也就涨得慢。
进入7月份,A股市场将作何表现呢?
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接下来增量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国内增长数据继续修复,叠加资金面相对宽松和投资者风险担忧回落,A股仍在有为期,整体或仍处反弹区间。
中金公司指出,短期来看,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增长数据逐步修复、资金面仍维持相对宽松、修复预期逐步强化,市场可能整体仍处在反弹区间。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7月份增量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叠加基本面数据持续验证,经济预期上修,加之投资者对风险担忧明显回落,A股仍处在可为期。
中信建投证券进一步指出,就目前而言,基本面修复仍在持续,稳增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市场短期或许仍然存在向上惯性。
不过,中信证券强调,随着欧美加息叠加和中报业绩分化等因素扰动,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提醒了成长风格累计一定涨幅后的回调风险。
中金公司提醒投资者,制造成长风格在近两月的反弹期间表现相对强势,近期略有回调。制造成长风格在累积一定涨幅后,整体性价比边际减弱,后续波动可能加大。
中信证券:波动加大,节奏趋缓
7月份,A股整体处于本轮行情的第二阶段,政策合力推升基本面预期,预计将驱动估值修复。不过,随着欧美加息叠加和中报业绩分化等因素扰动,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
具体而言,首先,政策合力驱动国内经济逐月快速改善,6月社融数据有望超预期,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更协调,稳增长政策仍有加力空间,慢牛行情正处于估值修复期。
其次,欧美加息叠加、中报业绩分化、科创板解禁高峰等因素扰动下,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
最后,随着公募基金持续调仓,私募和FOF产品等*收益资金加仓,前期资金接力效应减弱。
配置方面,预计7月行情结构将更均衡,消费、成长制造和医药三大板块或轮动重估。因此,建议投资者保持三大板块的均衡配置。
中金公司:市场整体或仍处反弹区间
展望后市,中外政策周期继续反向特征依然明显,中国政策可能维持宽松,通胀相对温和,估值在近期修复后也不高,中国市场下半年相对海外可能维持相对韧性。但是,如果全球市场下半年波动加大,中国市场也或将受到一定牵连。
短期来看,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增长数据逐步修复、资金面仍维持相对宽松且修复预期逐步强化,市场可能整体仍处在反弹区间,后续要根据内外部政策、增长修复、海外市场情况来把握节奏和结构。
整体来看,虽然市场环境整体可能仍未到需要撤退防守的阶段,但要注意在反弹持续两个月、累积了部分获利压力后,波动可能会略有加大。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资金宽松与修复两条主线。制造成长风格在近两月的反弹期间表现相对强势,近期略有回调,制造成长风格在累积一定涨幅后,整体性价比边际减弱,后续波动可能加大,需要根据景气程度及估值匹配度自下而上择股配置。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或仍存向上惯性
市场从4月底以来,处于“黄金坑”后的“甜蜜窗口期”,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基本面边际改善,宽松加码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风险偏好从极端低位修复。就目前而言,基本面修复仍在持续,稳增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市场短期或许仍然存在向上惯性。
展望后市,投资者也需要注意,“甜蜜窗口期”往往是非常规阶段,不会长期持续,后续需要关注填坑回升是否趋缓,以及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边际变化。
从结构上看,中报预告季开始展开,因为中报业绩有较强分化,市场表现也将进一步聚焦中报高增长或者超预期品种,行情从β转向α。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新能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
国泰君安证券:A股仍处可为期
往后看,7月份增量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叠加基本面数据持续验证,经济预期上修,加之投资者对风险担忧明显回落,A股仍处在可为期。
随着经济预期改善,投资者从避险需求开始转向寻找收益,尤其是当前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场外机构和居民寻找优质资产的需求强烈。
配置方面,从交易维度来看,核心资产估值经过1年半的调整已极具性价比,筹码端交易结构亦显著优化,尤其是食品饮料、医药等重点行业筹码松动最为明显。
整体来看,两大投资主题有望继续走出超额,一类是存量经济下竞争优势扩大,并且股价已充分调整的核心资产股票。另一类则是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科技新经济成长股。
海通证券:优化结构,重视消费
市场4月低点是反转底,基本面好转将支撑行情进二退一式逐步抬高。接下来,可能引起阶段性休整的因素有三:第一,CPI阶段性高企。第二,中报数据较差。第三,欧美经济下行对外需的冲击仍需警惕。
展望后市,考虑到过去2个月估值修复明显,建议投资者优化结构,重视消费。其中,新能源代表的成长中期景气仍向好,但短期热度偏高。4月底低点以来,市场表现最强的是光伏、汽车行业,源于高景气、前期跌幅大,高景气的背后既有产业趋势的逻辑,也有政策支持的逻辑。
消费类行业性价比正逐渐上升。一方面,消费行业估值和机构配置比例均较低。另一方面,参考2020年,消费基本面或在三季度后半段复苏。对比参考2020年,随着本次疫情逐渐得控,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消投资价值将逐步提升,其中必需消费品类的食品、医药、农业等板块性价比更高。
广发证券:大盘成长占优
本轮独立行情的*驱动力源自中国决策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并改善市场风险偏好,而海外股市则在“衰退预期+货币紧缩”下持续下行。6月中美PMI继续分化,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美债利率大幅下降,中国政策暖风下“此消彼长”的独立行情持续。
展望后市,大盘成长将会占优。一方面,中美“此消彼长”下A股由贴现率主导,风险溢价下行、流动性宽松,成长更为受益,美国衰退大宗商品下行压力增大会降低海外紧缩对权益市场高估值的约束,中国复苏进程缓慢会提升市场对于景气因子的筛选,尤其是景气确定性高的大盘成长。另一方面,决策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的态度明确,政策暖风带来民企信用环境改善与风险偏好修复,社融拐点右侧成长风格胜率提升。
随着短期大盘成长中科技制造领域的估值较快速修复,叠加防疫政策优化与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落,缓解消费板块的“高成本”和“低需求”两大压制因素,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消费领域的中国优势资产,如自发“补偿性消费”的零售、体育用品、食饮,以及政策刺激性消费的家电、消费建材等。
招商证券:关注半年报业绩尚可且有望持续修复的领域
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大概率确认了盈利底部,不同行业间利润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边际变化,接下来可关注半年报业绩尚可且有望持续修复的领域。参考A股盈利周期以及最近经济数据特点,预计A股2022年中报将会成为2020年初开启的盈利周期的底部。
综合经济数据、中观景气度、产业趋势等多重因素,预计中报中仍有一些细分领域业绩表现尚可,并且有望成为下半年的业绩亮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地产新开工和施工受益板块、消费复苏背景下具有提价能力的消费品,以及部分价格高增且需求旺盛的资源品。
具体而言,建议关注新能源领域及新能源基建开工提速领域,包括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通用设备、专用机械、汽车零部件的中报仍会有不错的表现,并且在中短期内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地产新开工和施工受益板块如消费建材、部分化工领域,地产链消费如家电、家居。消费复苏背景下具有提价能力的消费品如酒饮料、农副产品等。
安信证券:强业绩主线是市场结构性配置的*
市场正在“逐渐走出大跌思维”,有望在接下来的震荡中实现中枢上移。从*经济基本数据的评估中,国内基本面经济回暖态势较为明确,不能排除经济存在短期超预期修复的可能。
外部来看,上周美债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美股同步下跌,美国投资者在情绪层面进一步反应出对于“衰退”的忧虑。从目前来看,上周黄金价格走弱,美元指数走强,大宗价格信号还在高位震荡,大类资产价格表现还没呈现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非常明确的信号,预计A股仍将维持“以我为主”。
市场的交易逻辑正在从流动性逻辑开始逐渐转向复苏预期的交易逻辑,7月或将迎来“复苏交易预期”和“流动性逻辑”两者并存的格局,这对于成长和消费股的配置是有利的。
进入7月,业绩验证窗口期临近,强业绩主线是市场结构性配置的*。建议投资者依然围绕高景气、疫后修复展开配置,并可超配汽车(汽车零部件)、医药、光伏、食饮、军工、煤炭、化工、地产。
粤开证券:业绩窗口期布局三条主线
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叠加外围扰动边际趋缓和疫情扰动逐步消退,国内经济趋势向好,市场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近期半年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A股市场即将进入业绩验证期,建议投资者关注高增长、低估值板块的优质标的,重点布局三条主线。
第一,关注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板块投资机会。从目前中报业绩预告披露情况来看,基础化工、电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的业绩确定性相对更强,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成为市场的重要驱动力。建议投资者从业绩表现出发,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的板块。
第二,把握政策发力主线,关注新能源和大消费。近期能源和大消费等行业刺激政策密集发布,汽车产销数据呈现恢复性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后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板块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受益板块优质标的投资机会。
第三,关注高景气度的成长风格配置。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前景广阔、盈利确定性较强的成长风格具备较强的溢价能力,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高景气度的成长风格配置机会。
华西证券:7月中下旬需提防市场回调的风险点
展望后市,A股由快速上涨到震荡分化,市场回调的风险点或在7月中下旬。
政策、估值、筹码三因素共振驱动A股4月27日以来的反弹,市场信心明显修复,经济疫后复苏已成为市场共识。
7月份,A股核心矛盾仍在国内,国内政策“易松难紧”,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叠加稳增长增量政策落地,三季度国内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中期A股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节奏上,前期快速上涨下A股积累了较多盈利盘,随着企业财报密集披露,盈利权重将会阶段性提升,A股将由快速上涨转为震荡分化,提防市场回调的风险点或在7月中下旬。
配置方面,7月份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行业配置主线:一是受益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产业链、军工等。二是受益国内疫情边际好转的部分消费品,如食品饮料、医药等。
重要声明:本文仅为我自己的投资笔记,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包含我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所提及的任何具体产品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投资者基于此做出的投资决策概不负责。
看看这两天的估值,最主要的几个红利指数还是处于较为明显的低估状态。
那今儿就来聊聊上证红利、中证红利、深证红利间的弯弯绕绕。
所谓红利指数基金,就是追踪股息率高的公司,也即高分红的公司。
而“红利”或者说“股息率”就是smart beta中的一种smart因子。
先看下这三个指数的介绍:
上证红利是从上交所选取50个高分红的股票,中证红利则是从沪深两市选100个高分红的。
因此中证红利持仓比上证红利更为分散,个股的权重都几乎只有上证红利的一半。
看完持股你或许会发现,诶,深证红利的持仓和其他两个很不一样啊。
恭喜你,发现了华点。
我们再看下前文的指数介绍,你会发现深证红利的编制规则就和上证红利、中证红利不同——
深证红利确实不是典型的红利策略指数。
一个是基于分红占比的加权,一个是直接按照税后股息率排序选出。
也因此,深证红利指数跟踪的都是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白马,比如五粮液、美的、海康威视、平安银行。
在所追踪的行业方面:
深证红利主要集中于食品饮料(24.75%)、家用电器(19.91%)和银行(10.84%);
上证红利主要集中于银行(18.49%)、煤炭(15.85%)和房地产(12.73%);
中证红利主要集中于房地产(14.04%)、煤炭(12.26%)和银行(10.71%)。
来看下我们最关心的收益:
深证红利2020年迎来一波大涨后,近一年跌得很猛。
原因也很明显,主要就是由于2020年报团的白马股们估值泡沫破裂+业绩不及预期,来了一记戴维斯双杀。
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两者走势都差不多。
对于想投红利指数的,跟踪各指数的基金也不少,我随便选了几个,供参考——
说下我自己的几点看法吧:
1.红利基金长期年化肯定是跑不赢主动基金的,哪怕增强类。
但没人能保证自己选的主动基金一定是好基金,因此适当买一些可以分散下风险。
2.现阶段这三个红利指数都处于低估状态,差不多在底部了,虽然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调头向上,但“模糊的正确”嘛,至少不会太糟。
3.虽说对于红利基金,长期持有由于分红,成本会不断降低,但红利基金波动也不小(尤其深证红利),因此必要时及时止盈也很重要。
不然上上下下坐电梯,浪费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4.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两者相关性高达0.97,要买的话择其一就行。
5.深证红利由于前十重仓股有很多白马股,因此也要注意和自己手头其他主动型基金的相关性。
比如深证红利和易方达现代服务业混合的相关性就高达0.91。
如果你本来就买了易方达现代服务业混合,再买深证红利指数基金,两者差不多同涨同跌,根本起不到分散效果。
具体相关性的测算可以在电脑端“且慢”官网—“创建组合”中查看。
详细使用教程可以看之前这篇——《基金组合有个坑》
6.对于ETF基金,选择的时候尽量选规模大的、换手率高的,综合费率低的。
另外,在整理过程中我也发现,确实“增强类”基金比普通基金有更高的超额收益。
那什么是“增强类”基金,“增强类”比“普通类”又强了多少,篇幅有限,我们下次再聊~
我是何大宝,一起终身学习慢慢变富呀~
喜欢还请点赞,我会看到你的鼓励!
红利投资,终于开始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在经历了多年对 “成长” 的追捧之后,终于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更真实更靠谱的 “股息” 发生兴趣。
关于红利类指数基金,笔者此前曾经写过一些对比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问高股息要安心,红利类基金哪些靠谱》和《只靠股息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港股告诉你》。当然,这两篇文章,只是对红利类基金研究的开始,细细探究不同红利类基金的差异,始终是我在不断研究的问题。
而本文想聊的,是寻找最纯粹,最鹤立独行的红利类基金。
逃离 “增长陷阱”
在开始 “最纯粹红利类基金” 探究之前,要推荐一本好书,也是笔者最近在重读的 ——《投资者的未来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作者是杰里米 J. 西格尔 (Jeremy J. Siegel)。
谈及杰里米 J. 西格尔 (Jeremy J. Siegel),任何一个正经研究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的人,应该不会陌生。他那本经典的《股市长线法宝 (Stocks for the Long Run)》堪称是关于长期投资话题的 “百科全书”。
《投资者的未来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一书,第一版出版于是 2005 年,恰好是美国科网泡沫破裂数年之后。
而此书的核心观点,其实也很很简单:人们总是陷入 “增长陷阱”,为新鲜事物付出了过高的价格。相比之下,那些股息高的老旧行业的好公司才更值得投资。
虽然,过去十来年,科网股为全球投资者创造了炫目的上涨,但至少过去一年,中概股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为 “新鲜事物” 付出过高价格之后的破坏力。
所以,无论如何,《投资者的未来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一书值得看,尤其是有了中文版,有了 Kindle 电子书后。
这里,就从书中摘一句话和一张图,与诸位分享。
一句话,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那本脍炙人口的《聪明投资者》中的名言:
大众的投机心理是不可救药的。只要看起来有发展的机会,他们就愿意支付任何价格。他们会被任何标有 “特许经营” 的公司所吸引 —— 电脑、电子、科学技术,或者是当时流行的任何东西。
一张图,则是在美股道琼斯指数中买股息率*的 10 个 (道 10 策略,也被称为 “狗股策略”),在 1957 至 2003 年的回测中期中,轻松跑赢道琼斯指数 (道 30)。而在 S&P500 指数中选择股息率*的 10 个构成的标准普尔 10,也是轻松跑赢 S&P500 指数。
对这张图表,杰里米 J. 西格尔特别强调了高股息策略的低回撤。
“道 10” 高股利策略在熊市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证实了股利是熊市保护伞这一论断。在 1973~1974 年的熊市中,当 “道 30” 的收益率下滑了 26.4%,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收益率下滑了 37.2% 时,“道 10” 高股利策略收益率却增加了 1.4%!同样地,在 2001~2002 年,“道 30” 下滑了 20.4%,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滑了 30.2% 时,“道 10” 指数仅仅下滑了 9.9%。很明显,股利减缓了市场的衰退,这个特征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安慰。
远离周期 要纯粹的红利指数
在高股息策略上,A 股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红利类基金。
但不同的投资者,对红利策略,还有不同的偏好。比如笔者曾经就提过,不想对煤炭行业有过多的 “行业暴露”。
此前也有读者基于煤炭的问题进一步问我,红利策略会不会对中证 500 指数暴露太多,对周期股暴露太多?
我理解这种担心,毕竟周期股的估值是一种 “反常规” 现象,当期市盈率、股息率*的时候,往往是景气度*最需要担心的事儿,反而是市盈率高的吓死人的时候,才是值得入手的低位。
红利类指数能不能尽可能规模中性,不偏向沪深 300 指数,也不偏向中证 500 指数,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找了四个红利类指数的代表性基金,跑了一个过去一年的相关系数,还是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看到,中证红利指数,规模因子上应该是极为偏向中证 500 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 0.8,而与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 0.53 和 0.64。
至于红利低波 (红利 LV) 和上证红利,比中证红利指数稍好,但同样也是比较偏向中证 500 指数,而对沪深 300 指数风格暴露不足。
相比之下,反而是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相对均衡,与沪深 300 指数相关系数 0.5,与中证 500 指数相关系数 0.56,比较均衡。
此外,也请注意,这四个红利类基金与中证周期指数 (CS 周期) 的相关系数,依然是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中证红利低波其次,而中证红利和上证红利都不低。当然,考虑到 CS 周期与中证 500 指数相对较高的相关系数,这也并不奇怪。
其实,这种差别,是编制规则使然。从下面的对报表可以看出,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是四个指数中*一个样本空间局限在大盘股范畴,并要求自由流通市值在 10 亿元以上,同时对日均交易额有要求的。
低波,不一定真低波
会偏好红利策略,绝大多数是求稳的投资者。
正如杰里米 J. 西格尔在书中强调的那样,高股息策略,应该有着更好的抗回撤能力。
或许,这也是许多红利低波指数诞生,将红利和低波两个因子嫁接在一起的原因吧。
不过,嫁接与嫁接,效果是不同的。低波,不一定真的低波。
是的,没有做数据对比,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下表是以中证红利指数作为基准,两个红利低波指数过去 3 年和 5 年的波动率指标对比。
你会发现,同样出自中证指数公司的中证红利低波指数,截至 2022 年 2 月底,无论是 3 年还是 5 年期的波动率,其实都相差无几,丝毫体现不出 “低波” 的存在。如果看 1 年波动率,中证红利低波甚至高于中证红利指数。
数据中证指数、标普指数官网,均为价格指数的波动率
相比之下,标普指数公司虽然没有公布 1 年期波动率,但是 3 年和 5 年期波动率,的确是显著的低于中证红利。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低波动的需求,那么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是更贴切的标的。
打新有增厚
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指数,在基金市场是个小众指数,目前只有南方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ETF (515450) 一个指数跟踪,场外则是对应的联接基金 (A 份额:008163/C 份额:008164)。
因为小众,所以规模不大,2021 年四季报披露是 2.0385 亿元 —— 而这,恰好是打新最经济的规模。
下表是标普指数公司公布的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指数的逐年回报。这里要吐槽下中证指数公司,虽然推出中证红利等一堆指数,但是指数单张上,都是只有价格指数的收益情况,没有包含分红的总收益情况,这点远不如标普和恒生了。
以总收益来看,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2021 年收益是 16.44%,而南方标普中国 A 股大盘红利低波 ETF (515450) 同期是 19.31%,超额收益 2.87 个百分点,这部分大体就是打新的贡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红利指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红利指数基金、大陆股市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