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走势(四川长虹*消息)

2022-07-10 16:14:56 基金 xcsgjz

大豆价格走势



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知道,从五月底以来,国产大豆震荡下行,随着6月USDA供需报告靴子落地,6月USDA供需报告与往年表现相似,基本毫无亮点,对期价的提振作用有限,美豆由涨转跌;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引发大宗商品抛售潮,处于历史高位的美豆持续下挫,也拖累国内大豆。*公布的季度报告,调低了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库存,使得美豆冲高回落;加上国产大豆期货合约进行了主力转换,近期不断下行;周三大豆主力合约,*5702,接近春节以来新低!

加上我国南方持续高温,豆制品消费淡季来临。虽然豆一期价表现低迷,但是由于供应紧张,现货价格表现坚挺。未来大豆价格如何运行?作为近几个月,不断看空大豆的小编,小褚再简单谈谈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随着进口大豆持续到港,近期国内油厂开机率比较高,大豆压榨量处于高位。不过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继续下降至170万吨,但由于大豆到港量下滑,因此大豆库存继续下滑。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580万吨,比前一周减少15万吨,比上月同期增加3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16万吨。

7月1日,政策性进口大豆竞价交易没有成交。同时周五(7月8日)政策性大豆竞价交易继续进行,投放 2019 年产进口大豆50万吨。

随着大豆到港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性抛储继续进行,大豆供应比较充足;不过6月国内大豆到港量预期下滑,预计900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7-8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将继续下滑;加上市场普遍预计本周大豆压榨量将重新回到180万吨左右,因此大豆库存或将继续回落。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中国进口大豆3,803.5万吨,较去年同期3819.6万吨,同比减少0.4%。主要原因是大豆进口成本高以及国内饲料企业需求平淡,抑制了压榨商的兴趣。

我国是世界*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近些年来,大豆产量出现下滑,产需缺口扩大,大豆进口量增加。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较一周前减少25.4%,但是比去年同期提高61.9%。

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354,987吨,上周为475,556吨,去年同期为219,235吨。

当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7,566吨大豆,为10个月以来*水平,比一周前减少90.6%,前一周装运80,556吨大豆。

迄今为止,2021/22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累计达到51,735,043吨,同比减少10.2%,一周前同比降低10.5%,两周前同比降低11.0%。

美国大豆作物状况继续下滑,反映出近期高温干燥天气对作物的影响。自6月15日*发布大豆优良率以来,大豆优良率每周都出现下滑,已经从最初的70%降至本周的63%。

在占到全国大豆播种面积96%的18个州,截至7月3日(周日),美国大豆出苗率为96%,上周91%,去年同期98%,五年均值96%。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周报显示,美国大豆优良率比一周前减少了2个百分点,超过了市场预期的下降幅度。大豆优良率为63%,上周65%,去年同期59%。分析师平均预期优良率为64%。

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市场过度抛售,CBOT大豆期货触及数月低位后受低吸买盘支撑回升。有关机构数据显示,7月7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为5305元,较上日涨29元;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价为5088元,较上日涨54元。

中国是世界上*的大豆进口国,巴西是中国进口大豆的头号供应国。

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6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5307.1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753.7万吨减少7.76%。其中对中国出口量为3521.1万吨,较2021年同期的3979.9万吨低12%。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称,2022年7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达到653.6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796.9万吨。

不过海运机构Cargonave公司称,根据装运计划表,2022年7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630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790万吨,因为今年上半年收获的大豆产量低于上年,降低了出口供应。

通过上面基本面的一些数据,您是不是对大豆近期波动有一定了解呢?那么期货如何操作? 

中国压榨商进口大豆,用于生产豆粕--为畜牧业提供饲料,并生产豆油。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大豆现货压榨压榨毛利润一直亏损。在春节后,大豆压榨的毛利润进一步下滑,影响压榨商对大豆的需求,而且三四月市场迎来大规模的停机检修。

不过随着从4月份开始大豆供应的增加,沿海油厂大豆库存也已经连续三个月增加,但是6月份大豆到港预期的下滑,从六月底开始大豆库存由升转降。

近日有关部门再次表示: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一步抓好大豆和油菜、花生等油料生产,提高生产水平。

技术上看,大豆6400上方面临极强压力,经过这一个半月的大幅回落,下方也面临较强支撑。随着夏季的推进,全球供应耗尽,买家将不得不转向美国供应。

受宏观因素影响,市场恐慌,近日大宗商品大幅暴跌,5日和6日美豆接近1300美分/蒲式耳的重要支撑。不过经过周三的暴跌释放,商品市场情绪略为平稳,超跌品种开始反弹。隔夜美豆收盘温和上涨,在盘中稍早触及数月低位后,出现低吸买盘,昨日夜盘更是大幅反弹。

随着美豆价格逐渐回归基本面,未来可能进行天气炒作,同时美国即将降低对华关税,利好美国农产品,对国内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大豆期货后市,期货小褚认为下方存在强支撑,未来反弹概率大,逢低买入比较好!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四川长虹*消息

7月7日四川长虹(600839)盘中创60日新高,收盘报2.97元,当日涨2.06%,换手率2.75%,成交量126.88万手,成交额3.8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92.9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59.5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252.45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3687.2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29.86万,融券余额增加。

重仓四川长虹的公募基金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5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目前规模为17.91亿元,*净值1.1304(7月6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16%,近一年下跌18.9%。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徐成城。徐成城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管理时间为2018年11月1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0.98%;国泰中证煤炭ETF,管理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67.58%;国泰中证钢铁ETF,管理时间为2020年1月22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4.38%;

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的前十大重仓股




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近一周,美豆市场处于热火朝天的形势,天气炒作持续发酵,国际大豆库存量紧张“冒汗”,对美豆需求强劲,盘面有强大支撑,价格飙涨至十年*水平。国内豆粕跟随外盘强势波动,市场对于后市需求并不悲观,油厂挺粕意愿强烈,具体分析


国际方面


美国大豆:


大豆生长情况,截至6月5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78%,分析师平均预估为80%,去年同期为89%,五年均值为79%。当期美豆出苗率为56%,去年同期为74%,五年均值为59%。


销售量大幅攀升


据了解,截至6月2日当周,2021/2022年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为429900吨,比上一周的111600吨,大幅度增加了318300元/吨,较前四周平均水平增加41%。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净销售128900吨。由于美国大豆因天气影响播种进度缓慢,叠加国际对大豆需求强劲,美盘大豆疯狂飙涨,创下近十年*记录。美国大豆强势反弹后导致我国进口成本持续上升。



南美大豆:


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巴西2021/22年度大豆作物收获进度达到99.4%,高于一周前的99.1%,去年同期的收获进度为99.9%。巴西收获仍在继续,收获进度快于去年水平。预计2021/22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24268亿吨,同比减少1388.5万吨,减少10.1%。


阿根廷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称,截至2022年6月1日的一周,阿根廷2021/22年度大豆收获94.3%。该交易所本周将2021/2022年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到4330万吨,高于早先预期的4200万吨,高于上年的4310万吨。


随着南美大豆收割接近尾声,产量减少再次坐实,国际大豆供应趋势逐步紧张。


国内方面


国产大豆现货均价(单位:元/吨)


近一周,据数据显示,6月10日国产三等大豆大部分地区迎来上涨。大连报价6120元/吨,较6月1日价格保持稳定;佳木斯报价5820元/吨,上涨了20元/吨;北安报价5960元/吨,上涨了20元/吨;嫩江报价5980元/吨,上涨了20元/吨;黑河报价5980元/吨,上扬20元/吨;长春报价5980元/吨,上涨了20元/吨;哈尔滨报价598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6月10日,国内大豆压榨利润录得-415.10元/吨,较上一日增加14.20元/吨;最近一周,国内大豆压榨利润累计增加151.45元/吨,减少幅度为26.73%。由于压榨利润不佳,油厂挺粕意愿加强。



6月9日,大豆港口库存录得686.88万吨,较上一日减少5.23万吨;最近一周,大豆港口库存累计减少12.49万吨,减少幅度为1.79%;最近一个月,大豆港口库存累计减少5.38万吨,减少幅度为0.78%。目前国内大豆到港库存量持续上扬,国内大豆及豆粕处于宽松状态。



近一周豆粕行情起起伏伏,主要原因是我国及国际需求国对美国大豆需求强烈并大幅度采购,加之美国大豆库存逐渐收紧,以及产区天气形势的不乐观和不确定性,对美盘大豆有强大的支撑,美国豆价疯狂飙升,造成国内进口成本上升,对豆粕价格有提振作用。此外,由于油厂压榨利润不佳对豆粕挺价意愿增强。国内豆粕市场与美国大豆息息相关,预计豆粕跟随美盘大豆震荡偏强走势。


综上所述,国际旧作大豆市场供应持续偏紧,叠加大豆生长季因天气扰动,美豆及连豆粕期价也将呈现易涨难跌态势。近期国内进口量依然偏大,油厂压榨量偏高,豆粕供应偏宽松的状态没有改变。但美豆价格高涨,导致进口成本上涨,加上油厂压榨利润不佳,对豆粕挺价强烈。短期来看,豆粕有所走强,不过上涨持续性有待观察。




大豆价格走势图

安徽宿州市泗县突发疫情,波及周边地市,防控形势升级,疫区豆源流通受阻,外围非疫区豆源流通稍有改观,但南方持续潮湿闷热天气,高温环境下市场需求清淡,短期豆市弱势格局难以改变。
期货豆一跌宕起伏,主力合约走势明显与现货行情背离,对东北现货市场普通商品豆的流通和行情均带来一定影响,而优质高蛋白和塔选分离的大颗粒商品豆价格松动现象并不明显。短期内终端市场对这类豆源仍持观望心态,产区滞涨后流通处于弱势,但因这类豆源补库难度日益加大,贸易主体持有量较少,挺价信心难以削弱。
上周,国产陈豆拍卖不足13%的成交量,充分体现了需求的清淡,令国储拍卖节奏跟随调整,由“一周两拍”重回“一周一拍”。7月1日,国储进口大豆投拍50万吨,轮次间成交量大幅下降,在期货受挫下行的情况下,此轮拍卖不但没有下调底价,反而小幅上调,以致全面流拍。7月8日继续拍卖产于2019年的进口储备大豆50万吨,标的分布仍为山东、河北、四川、湖南、辽宁。虽然连日来外盘趋好,但国内需求较弱的格局不支持底价上调,若不适当下调底价,成交仍将清淡。
普通豆需求弱 东北优豆趋稳
国储收购仅在黑龙江北安继续进行,三等大豆收购入库价为6150~6200元/吨,收购量虽少,但对行情产生支撑作用。国储拍卖除部分标的库豆质存有差异、底价偏低外,黑龙江2018年、2019年产二等豆源大多按6150~6200元/吨的底价成交,与现货同类豆质价差缩小,拍卖成交量难以明显增加。
基层豆农豆源余量逐渐减少,且豆质差异明显,优等豆源收购价格坚挺,终端需求虽弱,但这类豆源日益匮乏,令产区贸易主体不愿松动价格。上周末,41%~42%蛋白含量的优质塔选商品豆装车报价稳定,运输优势区在6400~6460元/吨之间,6.5规格长孔或7.0以上圆孔塔选分离大粒型商品豆装车报价6500~6560元/吨,38.5%~39.5%蛋白含量普通塔选商品豆主流装车报价6260~6300元/吨,终端需求低迷,有价无市状态明显。
蛋白企业入市采购几乎停滞,各加工企业以去库存为主,开机率下降使得企业对国储拍卖进一步观望,现货流通以优等豆为主,优质优价陆续显现。目前,终端消耗量下降近40%,总体来看,即便是优等豆源,近期价格也只能维持平稳运行,上涨趋势短期内难以体现。建议贸易主体适度转化库存,不宜盲目看涨后市。
关内高温伤苗 种源入市减量
关内各地夏种全面结束,但部分地区抢墒播种的大豆出苗适逢高温天气,土壤表层温度较高,刚出土的“嫩豆芽”遭遇茎部“灼烧”,导致豆农不得不进行补种,这令预期之中的种源余量大幅减少。江苏部分区域农户剩余种源不但不够补种需求,且出现收购网点商品豆向农户“倒流”的现象,上周优质种源售价达7.00~8.00元/斤,商品豆收购在这类区域提前脱节,之前库存较多的商户,此时趁机涨价。
安徽、河南产区上述现象也有少量发生,种源经豆农“查苗补缺”后,转商明显减少。各地部分大户囤积豆源劣变升级,二、三等质量居多,店面装车价仅5900~6000元/吨。因蛋白企业收购处于“不情愿”状态,持有这类豆源的主体压力较大。各区域优质商品豆受种源入市减量影响,装车报价在6540~6640元/吨有望逐渐企稳,优质高蛋白豆源6700~6760元/吨的价格逐渐会被市场接受。
山东和江苏北部豆区收购网点余量不均,豆源质量差异较大,因蛋白含量总体偏低,其行情依然较弱。感观较好的现收货源主流装车价6600~6700元/吨,库存时间较长的货源6200~6400元/吨依然无人问津,建议持有这类豆源的主体应进一步调整价格,规避劣变升级带来的风险。
7月15日~20日,湖北洪湖、天门市张港和蒋湖将会有少量新季豆上市,对市场影响不大,初期仅在当地流通。从产区气候特征看,降水和气温适宜,大豆生长良好。正常情况下,8月上、中旬将集中上市。届时,销区有可能因“伏菜”短缺,大豆转化阶段性加快,新、陈豆价格均将出现短暂的高位支撑。
天气潮湿闷热 终端需求低迷
6月下旬,南方潮湿闷热的天气特征明显,终端市场经营主体多以去库存为主,根据销售情况适量补充部分品种的缺口。豆制品加工网点和企业在学生全面放假后,因加工量大幅下降,许多正常日加工量在100~200斤的“夫妻作坊”,在能耗上升和产能下降的情况下,大多选择停业,豆源消耗更加低迷。
南北产区优质豆源虽然量小,但未来行情难以明显上涨。进口美湾大豆价格明显下调,上周末,天津港净粮装车报价5760~5780元/吨,鲁、豫、苏、皖许多经营商之前高价订购的同类豆源装车报价由*的5940~5960元/吨跌至目前的5820~5840元/吨;广州分销报价由*的6040~6100元/吨跌至5900元/吨,各地外发量均大幅下降。
进口加拿大豆源今年入关周期拉长,天津港、大连港、胶州港42.5%以上蛋白含量的净粮装车价多在6480~6560元/吨;湖南岳阳港向毗邻省市流通占据运输优势,港口分销主体在经营商订购后,曾多次上调价格,以致订购户不得不提高销售价格,装车报价6700~6760元/吨,其运输优势已被北方各港口现行装车价取代,北方同类豆源陆续南下,对岳阳港豆源带来明显冲击。
乌克兰非转基因大豆在天津港装车价仅6260元/吨,俄罗斯(加豆)装车报价6280~6360元/吨。各类豆源供应充足,其价格对国产豆行情带来影响,低迷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的天气因素,均对豆市带来利空,因此,7月份豆市难以有新的改观。(原文刊登于2022年7月5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总值班丨刘新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大豆价格走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豆价格走势、四川长虹*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