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证券报
◎
ST凯乐2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荆州中院通知,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湖北鑫轻塑化向荆州中院提出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截至2021年12月31日,ST凯乐尚未清偿湖北鑫轻塑化对公司享有合法的到期债权金额为212万元。
ST凯乐表示,不论公司未来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公司都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做好经营工作。ST凯乐董事会也表示,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是以挽救债务人企业,恢复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的司法程序。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董事会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同时确保生产经营稳定进行,以避免重整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公司董事会将依法主动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争取多方支持,以期实现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
ST凯乐原名“凯乐科技”,2000年就登陆资本市场,上市时主营塑料管材,后发展成为以制造业为主,房产、白酒、教育为翼的上市公司。2016年,ST凯乐进军专网通信业务,没想到却就此落入泥潭。
专网通信业务初期给ST凯乐带来了不俗的业绩表现。2016年,ST凯乐通过该项业务获得了超过51.5亿元的营收,占当年总营收比例过半。此后,专网通信业务占ST凯乐营收的比例越来越高。2020年,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超过九成。ST凯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水涨船高,由2015年的1.2亿元一路涨至2018年的9.05亿元。
但随着2021年专网通信业务的泡沫被戳破,ST凯乐业绩也发生反转。今年1月26日,ST凯乐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1亿元到-8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到-85亿元。
ST凯乐表示,公司涉及的专网通信业务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计提减值55亿元左右;子公司上海凡卓因专网业务停滞、移动智能终端业务大幅收缩,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无法预期未来经营情况,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亿元左右。ST凯乐净资产从上一年的66.38亿元,直接变成负数,ST凯乐预计2021年度期末净资产为-4.62亿元到-20.62亿元。如今ST凯乐被申请破产重整,公司能否破茧重生有待进一步观察。
42亿元,这是网宿科技3月11日一个交易日跌掉的市值。当天,网宿科技盘中跌停。3月12日早盘,网宿科技盘前跌幅9.38%,开盘后,股价有所回升,截至收盘,网宿科技跌幅为1.67%,当日换手率为27.71%。
网宿科技的股吧中骂声一片。3月10日,经历了5个连续涨停的网宿科技发布公告,3月14日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再次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多名高管均计划减持。此前的1月8日至2月20日,网宿科技多次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长刘成彦减持计划。
3月7日,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问到网宿科技,“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3月11日晚,网宿科技回应关注函称,董事长刘成彦“减持不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伴随着股价大涨,网宿科技出现在边缘计算题材中,但是这家此前成败系于CDN业务的科技企业,能否靠着贴上边缘计算标签实现再一次业绩和股价的“腾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网宿科技股价K线图。图片来源/同花顺截图
大额减持计划曝光
2月以来,网宿科技的股价一路大涨。2月22日、25日,网宿科技分别涨8.8%、9.02%,3月4日至8日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暴涨之下,网宿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公司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社区云”项目变更为建设“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
随之而来的是监管层关注。3月7日,网宿科技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网宿科技说明“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补充公司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大股东近期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回复监管层关注函表示,公司开展边缘计算项目面临技术风险、相关行业发展限制风险,“如果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的科研开发、技术不能及时地突破这些难题,将会对项目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网宿科技还回应,近1个月内董事长刘成彦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公司1735万股股份,其他董事、监事、*管理人员近1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网宿科技在3月10日披露,公司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按照3月8日网宿科技的总市值,这批限售股对应估值42亿元。
大批限售股即将解禁,网宿科技高管、大股东已经做好了减持准备。3月11日,网宿科技收到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副总经理储敏健、副总经理黄莎琳、董事会秘书周丽萍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陈宝珍计划减持不超过1.46亿股的网宿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储敏健、黄莎琳、周丽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692万股、64万股、260万股网宿科技股份。
实际控制人多次套现
网宿科技2009年上市,上市之初,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第二大股东刘成彦就为一致行动人,二人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17年年底,二人分别直接持有网宿科技17.4%、11.98%的股权,陈宝珍还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有0.71%股权。
然而,目前关于陈宝珍的报道并不多。网宿科技招股意向书中显示,其出生于1943年,曾在福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电子仪器工厂工作30年到退休。其实公司创始人,一直为第一大股东,上市前持股34.86%,无其他对外投资。这成为网宿科技上市以来的一大谜团。
2000年1月,当时已经57岁的退休职工陈宝珍,与留美学生周艾钧成立了网宿科技的前身,即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足当时即便在美国也属于新兴行业的业务。期初两人分别出资100万元,随后公司股权几经变更,刘成彦以首席运营官身份进入,而周艾钧退出,此时陈宝珍已投资620万元。
陈宝珍和刘成彦一直都是一致行动人,但陈宝珍极少参与到网宿科技经营。在公司的招股书中,也只找到陈宝珍曾担任网宿科技监事一职的记录。虽然本人不直接参与经营,但陈宝珍1975年出生的女儿张海燕、女婿洪珂一直在网宿科技担任高管,分别主管技术和人力。
2018年10月以来,网宿科技股价处于下跌阶段时,除了官方回购外,高管却开始减持股票。11日,网宿科技宣布收到财务总监肖蒨的减持告知函,其计划减持370万股股票;22日,网宿科技却宣布了一笔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计划。
高管减持和股票波动的段子在日后反复上演。2019年1月9日,肖蒨再度出手,宣布减持92.7万股,而前两个交易日网宿科技经历前后两个月的股价小高峰。刘成彦也在这一时间出手,8日、9日和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减持股票。
一个月后,2月12日,股价走出低谷后一天,刘成彦完成第四次减持后,总共减持比例达1.08%,成功套现1.93亿元。情人节当天,刘成彦再度减持套现约7940.44万元。
成功套现的刘成彦,同时还办理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部分提前购回,解除质押。1月17日,刘成彦将其持有的7300万股网宿科技股票质押给中信建投证券。2月19日,刘成彦再对上述质押股票办理了提前回购解除质押手续。
时间轴拉长,作为一致行动人,陈宝珍、刘成彦二人早已经多次大额减持网宿科技股份,至2018年3月,两人已累计套现约14.88亿元。不仅如此,除2013年6月外,其每次套现过后一段时间,网宿科技股价均会有明显下滑。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彦。
成败皆源于CDN
网宿科技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开展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和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的厂商之一,而CDN业务让网宿科技得到高速发展。CDN可以使用户就近访问网络,提高网站响应速度或者下载速度。
2009年,网宿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11年开始,网宿科技股价一飞冲天,2014年更是股价涨至141元,成为“创业板中的白马股”。此时,CDN市场由网宿和蓝汛两家垄断了近80%的份额。
到了2016年5月,网宿市值从20亿攀升至530亿,年复合增长92%,几乎一年涨一倍。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增长迅猛,2013年和2014年的同比增幅均超过了***。
同一时期,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瞄向了CDN业务。2015年5月,阿里云发起CDN降价行动,腾讯云等厂商随后跟进。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云季度收入中有20%来自CDN业务。
CDN业务受到云计算厂商的冲击,竞争激烈下的价格调整,都导致网宿科技净利润增速放缓。2016年净利润增幅下降至50.14%。当年8月后,网宿科技股价不断下跌。蓝汛全年则毛亏损530万元。
2017年网宿科技股价再度暴跌,4月的一周跌幅就超过65%。当年3月13日,网宿科技曾披露预期净利润*或下滑30%。董事长刘成彦曾表示,是因为国内CDN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阿里云并未给网宿喘息之机。2017年3月,阿里云宣布其完成对优酷CDN及视频云业务和团队的整合,整体宽带规模达到40T,全球节点超过1000个,这也意味着其业务规模已超过网宿科技。4月,阿里云宣布CDN再度降价35%。
阿里云视频云总经理朱照远告诉
2017年的惨烈厮杀之下,小厂商逐步被清理,门槛进一步提高。在这之后,中国CDN进入牌照时代。虽然最终多方均获得相关牌照,但是市场格局逐步确定,价格敏感性的客户已经基本选择,降价带来的新客效应减弱。
2017年第四季度后,价格基本平稳。天风证券报告显示,网宿科技因其中立的网络对与阿里系、腾讯系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企业具有吸引力,市场份额开始稳定。虽然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仍有价格下调,但网宿科技已投向海外,先后收购韩国和俄罗斯CDN服务商大量股权。
搭上“边缘计算”概念
边缘计算成为股市题材新贵,网宿科技出现在该题材中。甚至因为涨幅过大,网宿科技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设备或者数据源头的一侧,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减少网络延迟带来的影响,是对云计算业务的一种补充。这项技术又与5G相联系,应用于自动驾驶、物联网、机器人、工业、医疗等行业。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大厂纷纷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机构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表示,到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5650亿美元,这其中约有20%为边缘云,市场规模可达到1130亿美元。华为方面曾披露,未来50%的数据处理将来自于边缘计算,而阿里云等厂商也开始陆续推出边缘计算产品。
2016年,网宿科技曾启动CDN到云服务的战略升级,并开始对CDN节点的云化改造,推出相应的云服务产品。在边缘计算方面,其推动CDN节点升级为边缘计算节点,让其具备存储、计算、传输和安全等功能,以便能够支持高频、高交互的海量数据处理。
2018年9月,网宿科技调整募投资金用途。其中,拟投入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3.2亿元,云安全项目2.2亿元和计算能力共享平台17.4亿元。为了聚焦核心业务,2019年1月,网宿科技甩货厦门秦淮,也就是IDC业务,希望减少资金投入压力。
不仅如此,参与联通混改后,2018年11月,网宿科技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网宿投资”与中国联通全资子公司“联通创投”发起成立遏制公司“云际智慧”,开展CDN与安全和边缘计算的服务。多家券商报告认为这项合作将推动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发展相关业务。
2018年开始,边缘计算被推向前台。但可以看到的是,其参与的玩家远多于CDN市场,不仅是云计算和CDN公司看好这一市场,硬件和芯片厂商、电信运营商,甚至一些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也开始纷纷入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新京报
涉专网通信业务案的上市公司不仅业务遭遇重锤,部分上市公司的责任人员也陆续被采取措施。
1月16日晚间,ST凯乐(600260.SH)对外披露的公告显示,近日接到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监察委员会留置通知书,因公司副事长兼总经理朱俊霖涉嫌严重违法,决定对其采取留置措施。而依据此前公告,ST凯乐与株洲国资旗下的株洲高新动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株洲高新)正因专网业务发生法律诉讼。
ST凯乐2021年8月8日晚间的公告显示,株洲国资旗下的株洲高新已向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冻结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ST凯乐、湖南凯乐应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凯乐科技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凯乐应急”)、荆州市科达商贸有限公司(系ST凯乐控股股东,以下简称“科达商贸”)价值1,533,495,059.00元的资产。
公告进一步显示,凯乐应急与株洲高新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向株洲高新采购专网业务设备,株洲高新向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采购。公司向株洲高新支付采购合同金额40%预付款及履约保证金,株洲高新向新一代支付采购合同金额***款项。截至目前,凯乐应急与株洲高新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尚有40份未执行完毕,合同总金额2,036,576,358.00元,公司向株洲高新已支付合同预付款和履约保证金共计858,282,399.00元。凯乐应急作为采购方向株洲高新采购设备,因株洲高新逾期未向凯乐应急供货,直接向凯乐应急催讨剩余60%货款,双方发生纠纷,株洲高新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ST凯乐和科达商贸因为为凯乐应急提供了担保,导致ST凯乐的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和科达商贸所持ST凯乐部分股权被冻结。
按ST凯乐披露出来的合同细节,凯乐应急是出资采购的一方,株洲高新从凯乐应急拿到采购合同金额40%预付款及履约保证金,株洲高新原材料合同额***的采购款付给了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株洲高新逾期未向凯乐应急供货的情形下,凯乐应急或可以向其追究违约责任。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株洲高新采取倒打一耙的方式,向凯乐应急催讨剩余60%货款,且将ST凯乐的资产做了诉前资产保全,如此情形让外界哗然。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资产保全信息中,株洲高新将ST凯乐、凯乐应急与隋田力关联的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并列。这意味着,虽然株洲高新的款项是付给隋田力关联的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但是株洲高新或认为ST凯乐、凯乐应急与隋田力关联的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是利益共同体。
界面新闻
二级市场来看,ST凯乐在专网业务风波爆发后,公司的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价也遭遇了腰斩。2021年7月1日至今,公司股价下跌68.81%。
7月29日,小编了解到,A股公司凯乐科技(600260.SH)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公告。
公司股票于2021年7月26日、7月27日、7月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经公司自查,公司专网通信业务预付账款余额为62.27亿元,其中出现供应商逾期供货合同金额11.51亿元,上游供应商已出现交付不及预期,若未来持续不能如约供货或退回预付款,公司预付账款可能存在损失风险;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应收账款余额为0.61亿元,目前全部逾期尚未收回,应收账款可能存在损失风险;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存货余额为2.11亿元,目前下游交付短期已出现障碍,存货可能无法足额变现,存在资产减值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专网通信业务预付账款62.27亿元,除前期公告中所披露逾期供货合同11.51亿元外,经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货商逾期供货合同23.05亿元,相关款项存在损失风险。整体来看,公司专网业务存在异常,上游供应商已出现交付不及预期,下游交付短期已出现障碍,存货可能存在无法足额变现的风险。公司光纤光缆、通信硅管产业生产运营平稳。
针对上述专网通信业务风险,公司正在全力核查执行异常合同的具体情况,应收款项逾期以及供应商原材料未及时交付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前述风险事项。凯乐科技董事会和管理层将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和手段,尽*努力减少损失,勤勉尽责,保障上市公司稳定经营,全力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经公司自查,并向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函证确认,截至本公告日,除公司已公告披露的信息外,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
同时,尚未发现涉及本公司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亦未涉及市场热点概念;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在公司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公司董事会确认,除公司已公告披露的信息外,本公司没有任何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等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凯乐科技公司*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凯乐科技公司*消息、网宿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