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远海控(601919)股吧)

2022-06-26 14:00:11 股票 xcsgjz

偏股混合型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时间过得是真快!一季度结束,2021年已过1/4。对于炒股买基的朋友来说,每年这个时间都是关注基金年报信息的重要时间窗口。哪些基金值得关注?基金年报又该怎么看?

在基金市场上,总有强者恒强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基金规模来说,基金的规模越大,越是就有资金吸引能力,而业绩驱动是基金规模增长的根本。现整理规模大于50亿以上主动偏股基金以供投资人参考(以下数据统计根据2020年基金年报):

从普通股票型基金来看,百亿规模以上基金有13只,其中,易方达消费行业规模遥遥领先于排第二位的汇添富开放视野中国优势、第三位的中欧时代先锋;50亿~100亿规模的基金有25只,在这个区间的基金中规模即将破百亿的易方达信息行业、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暂停申购,国泰智能汽车、华夏新兴成长、广发多元新兴开放申购(见下表所示)。

从混合基金来看,平衡型混合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是该类型基金最常关注三个类型。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股债混合,攻守兼备;差异就是仓位以及选股策略不同。具体来看:

平衡型基金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有明星基金经理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蔡向阳管理的华夏回报等;

偏股混合型基金,这是混合基金中产品数量最多的类型,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该类型50亿以上规模基金数量也是最多的,达到189只。大家耳熟能详的基金有“千亿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易方达中小盘、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从交易状态来看,后两只正常开放申购;

灵活配置型基金,代表基金规模前三都来自兴证全球基金,他们管理人分别为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谢治宇等。

基金年报又该看什么,哪些是值得“挖宝”的重点内容:

1、投资明细 具体持仓

基金年报里会披露基金持仓的所有个股,这比四季报仅公布十大重仓来说会更全面,而我们所关注明星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也可以从年报中查阅到。所谓“隐形”重仓股,是指基金经理重仓持有但未出现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之列的个股,一般在基金持仓组合排名在第11至20位之间,持有比例相对较高,属于基金组合中“腰部”持仓的股票。

2、累计买卖股票

基金年报中披露的累计买卖股票信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基金经理过去投资交易的情况,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下累计买卖最多的几只股票情况,可以了解基金投资的动向情况。

3、各类债券投资的占比

适用于偏债类产品,可以具体看各类债券品种的投资比例,和债券投资明细。

4、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

这部分内容只有在中期报告和年报中披露。主要是持有人的相关信息,持有户数、户均持有金额;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另外也可以看到基金公司内部持有的情况。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说明受到专业投资者的认可,但基金的规模有可能会大起大落。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基金规模会相对稳定。持有的户数越多,也越说明基金的客户基础较好。

另外,基金公司内部持有产品的信息也非常值得关注,其中包含基金公司高管和投研人员持有基金份额的情况。

5、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重头戏来了!这部分内容是基金经理投资思路的分析总结,在季报中也会有,也是基金经理与投资者文字交流的重要机会,在年报中一般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享。




中远海控(601919)股吧

经济观察报

二级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中远海控(601919.SH)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告,中远海控中期利润达370亿,也即在半年的时间里,将去年一整年的利润翻3倍。景气度攀升的当下,股吧里对于中远海控的探讨持续火热。

然而,在公募基金的持仓中,却看到中远海控的另一面:盈利大起大落,机构不敢“买单”。

惊叹于此轮运价上涨之下,中远海控的“赚钱”能力,一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上一次见到这么赚钱的公司,还是中远海控赚钱的时候。”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素有“周期之王”的中远海控,实际上一直困在周期里。

囿于周期股业绩持续性和稳定性偏弱,展望未来,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海外供应链处于修复过程中,船舶运力也在稳步提升,海运企业当前的高毛利润率很难长期维系。

业绩巨幅波动

8月2日,《财富》杂志发布202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远海控母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479.98亿美元的营收位列264位,自2020年的231位上升33位。

8月6日,中远海控股价报收20.18元,涨幅2.49%;但其股价较7月份的更高点已经回落了15.2%。

7月7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指出,预计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93亿元。当日,中远海控股价更高触及25.69元。7月8日、7月9日其连跌两日,之后震荡下跌至7月28日更低的16.72元,较7月7日的高位近乎腰斩。

高位引发市场担忧,股吧里不断有投资者询问盈利暴增还能持续多久。

担忧来自于周期惯性,也来自于既往的历史总结。自中远海控上市以来,2007-2020年,中远海控的营收整体稳中有涨。但净利润出现大幅波动,分别为209亿、119亿、-67亿、80亿、-88亿、-81亿、29亿、16亿、22亿、-91亿、48亿、30亿、104亿、132亿。

梳理财报不难发现,中远海控历年的净利润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且曾多次陷入近百亿巨亏,也曾收获超百亿利润,这轮航运周期叠加一系列偶发因素,使得中远海控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之和达到过去12年的总和。业内纷纷猜测,下一个数字会是什么?

相伴随的是,运价的涨势不断突破业内人士的预期。7月3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最新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代表即期价格的上海出口集装箱指数(SCFI)4196.24点,继续创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更低点818点,大涨413%。代表结算价格的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2930.03点,同样创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更低点834点,大涨251%。

中远海控主要通过中远海运港口从事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的装卸和堆存业务。根据 Alphaliner统计,中远海控集装箱船队规模目前居于世界第三,前一二位分别是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根据中远海控2020年年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的集装箱船队规模为536艘,运力达307万标准箱。

在周期里用运力赌未来

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渐趋缓和,集装箱航运公司迎来十年来利润更高的一年,在这种氛围下,航运公司放下警惕,重新部署自己的船队运力。处于行业繁荣期的集装箱市场,也正在酝酿着下一轮运力过剩周期。

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出现最强一波造船潮,有多达208家船东砸钱打造新船,累计造船829艘、6511.4万载重吨,加拿大的Seaspan订造40艘新船、602万载重吨暂时领先,长荣海运订造22艘船、344万载重吨紧随其后,万海航运订造33艘船、214.8万载重吨。除此之外,根据Al-phaline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班轮公司、非经营性船东、投资银行和租赁公司,都在全力建造集装箱船。

7月15日,中远海控也发布公告,宣布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中远(开曼 )水星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远水星”)已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签订十份造船协议,包括6艘14092TEU箱位集装箱船舶及4艘16180TEU箱位集装箱船舶,十份造船协议总价为14.96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96.70亿元)。

航运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行业内所言的航运周期,实际是根据货物需求调整船舶供应的一种定价机制。当船舶运力供过于求时,运费下降,新船订单减少。随着市场开始平衡,新船开始被订购,但通常建造一艘船需要两年时间,这中间供需调整依然在进行,所以新船很容易造多,到交付时,船舶运力超过了货运需求,市场开始下行,航运周期如此循环重复。

克拉克森的创始人MartinStop-ford曾言,“对船东而言,航运周期就好像***里面的发牌员,他手里的每张牌都有能发财致富的魔力。船东们正是靠着这种信念,在惨淡的衰退期中苦苦挣扎,在繁荣期增加赌注。”

2015年年末,中远海控的自营船队包括178艘集装箱船舶,运力达85.77万标准箱,集装箱船队规模世界排名第六。到2016年,中远海控的自营船队达到312艘,运力达164.88万标准箱,集装箱船队规模世界排名第四。一年的时间,中远海控的运力增长了90%,而在2016年,中远海控巨亏91亿元。

即便周期起伏,但业内集装箱船舶数量不断增加。以中远海控为例,其集装箱船队规模连年增加,截至2020年底,其经营的集装箱船队规模达到536艘。

集运行业的本质是把货物通过海上通道从A地运往B地,是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而且,这一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50%,因此为了保证市场地位,即使深处起起伏伏的周期,中远海控们也必须造船投入,不敢松懈,因为一旦停下来,会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高负债、高成本、重资产、高折旧、高供给是行业特点。从中远海控2020年年报看,其总负债为1931亿元,总资产2622亿元,资产负债率73.64%。在其成本构成中,利息费用高达40.84亿元。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年报中,中远海控就旗下控股公司东方海外国际对于长滩集装箱码头长期服务协议计提了22.55亿元的预计负债。中远海控表示,2019年10月,中远海控的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签署《码头服务协议》,承诺采购或促使采购年度更低船舶装卸次数,为期20年。若无法在各个合同年度达成所承诺的装卸量,则需按码头服务协定的规定支付一定差额赔款。由于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将需要数年时间,预计经济增长放缓将持续影响美国的需求/进口。由于这些不确定性长期存在,管理层预计长滩集装箱码头的船舶装卸次数将以较低及缓慢的幅度增长,导致剩余合同期间的更低运量承诺将无法完成。

那么,2020年东方海外在长滩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情况是怎样的?从数据情况看,美国进口处在激增状态,以至于集装箱涌入,那么公司做出预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长滩集装箱码头2021年的情况如何?针对这些情况,经济观察报

机构为何避而远之

十年间亏损百亿,却用一年半的时间全挣回来了,还富余了300多亿。7月7日,在中远海控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当天,其股价更高触及25.69元,刷新了十余年的更高价,由此创造了股价一年翻10倍的历史。

数据显示,截至基金二季报披露之时,中远海控出现在124只公募基金的前十大持仓股中,共有54家公募基金公司持有。持有金额26个亿,占中远海控流通股的0.99%,总共持有8600万股,比一季报增加了370万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持有中远海控的公募基金数量很多,但是持有数量和金额却不多,占流动股的比例也比较少。

如此“赚钱”的公司为何没能得到机构青睐?上海一家公募人士告诉

瑞达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袁忠伟也对

诚然,盈利大起大落,完全依靠海运景气度的中远海控,因为盈利的不确定让很多机构打了退堂鼓。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对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也认为,周期股业绩持续性和稳定性偏弱。即上行周期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会同步提升,股价快速上攻的情况;但反过来,下行周期也会出现业绩和估值双双下滑的“戴维斯双杀”现象。他认为如果疫情和经济不出现超预期变化的话,当前航运产业大体处于上行周期尾部,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周期品种的卖出时点附近,对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偏长期风格的机构资金吸引力明显减弱。

低估还是高估

海运业上游是造(修)船、港口码头等基础供应产业,下游服务钢铁、房地产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整条产业链的传导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的运输需求会拉动海运的繁荣兴衰,上游造船业供应的较长周期,会加大行业供需错配的矛盾,引起周期的较为剧烈波动。

一位从事海运业务人士告诉

近两年海运价格的大幅上涨,更多的推动力来自偶发因素。中远海控正是踩在了供需错配的窗口上。而这样的持续性能维持多久,业内存疑。

上述从事海运业务人士告诉

胡泊指出,海运板块在疫情之前是供过于求的,所以中远海控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疫情改变了整体的供需状况,欧美国家的经济复苏较慢,所以大量的进口导致海运的需求旺盛,因此中远海控进入到了景气周期,但中间业绩波动性依然较大,如果疫情好转之后,海运板块可能又会进入到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周期。

中远海控究竟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当偶发因素退去,中远海控的基本面如何,能否维持盈利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6月28日,振华重工(600320.SH)曾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 *** 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择机出售所持中远海控股票,出售数量为不超过5561.11万股。根据中远海控的一季报,振华重工持有中远海控5561.11万股,持股比例为0.45%。这意味着,振华重工对中远海控几乎是清仓式减持。

海运业这一轮景气度的拐点在哪?上述上海一家公募人士认为,此轮集运大周期并不是由行业传统的供需因素驱动,而是在疫情大背景下供应链的紊乱造成的,其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无法准确预判。他认为海运行业的超级大周期属性,和国际贸易增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虽然近几年行业格局有一定的改善,集运价格较之前波动趋缓,但行业缺乏一个类似于2007年中国那样的超级需求大国,来带动国际贸易的增速提升。

袁华明表示,从相关经营数据和已披露半年报数据观察,当前海运行业处于景气度高点,面临一定的中长期下行压力。这是因为疫情冲击使得航运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减少了船舶运力;随着全球消费逐步恢复,海外疫情对于全球供应链冲击,更多需求转移到率先恢复生产能力的中国,进而形成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海运需求和海运能力错配的情况,相关海运企业业绩因此非常强劲,股价表现特别突出。但是展望未来,海外供应链处于修复过程中,船舶运力也在稳步提升,海运企业当前的高毛利润率很难长期维系。

上述上海公募人士认为,对于航运股更大的投资风险就是盈利的持续以及稳定性,这也是大多数周期股共同的问题。价格波动对于业绩的影响远远大于业务量本身,如果后续集运价格从高点回落,供应链的紊乱得到缓解,公司的业绩有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中远海控公司虽然在端到端业务上进行拓展,但依然很难平滑这种业绩的波动。

不过,国金证券认为,进入三季度传统旺季,运价仍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此外,新船订单占总运力比例有所增长,考虑造船周期,在2023年之前新增运力仍然比较有限,后疫情时代长协货量比例有望增长,运价中枢有望提升,船公司在加快数字化建设,端到端战略有助于提升定价权。




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

近期部分基金公司率先披露基金二季报,除了中银基金的一些固收类产品,恒越基金旗下的多只偏股混合型产品也披露了二季度持仓,《》

此外,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其中

更高仓位超9成,以大消费为主

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恒越基金旗下的恒越成长精选混合、恒越内需驱动混合、恒越研究精选混合等多只偏股基金的最新持仓浮出了水面。

这几只新成立的基金,如果从业绩来看,今年以来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当然这与成立时点和建仓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一季度的时候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特别是大消费板块的食品饮料以及新能源板块等,彼时调整较多,也给基金提供了较好的建仓机会。

而从这几只基金来看,建仓的主要方向也是集中在大消费行业,三只基金共性的建仓标的包括了科沃斯、宁德时代、酒鬼酒、富满电子等。随着3月份以来,这些板块再度回升,基金净值也不断上扬。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这几只新产品还是恒越基金另外几只成立较早的权益产品,基本上是由高楠和叶佳两位基金经理在担任,尤其是高楠,作为权益投资部总监,管理了4只偏股基金和1只债基。

高楠在分享操作逻辑时表示,主要是通过寻求未来几年业绩快速且高质量增长的优质成长股,这些个股的基本要求是企业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且成长实现路径要具备较高的确定性。同时当前市值尚未透支远期市值。

高楠在季报中还谈到,给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盈利天花板以及增长确定性的公司贴上简单标签,无法准确的把握结构性机会。脱离个股分析直接讨论板块机会或市场风格是本末倒置。

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持股动向来了

除了这几只基金,其它偏股基金虽然还没披露二季报,但是从上市公司的一些公告中,还是可以发现部分基金的持仓动向,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变化。

比如在7月8日启明星辰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情况中,里面包括了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混合、梁浩管理的鹏华汇智优选混合以及鹏华新兴产业混合。

从持股数看,万家行业优选混合持有的启明星辰从一季度末的2638.52万股降至7月5日的约1000万股,鹏华汇智优选混合则是新进入到启明星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而鹏华新兴产业混合持有的启明星辰,却从一季度末的749.85万股,小幅下降至705.91万股。

还有在7月7日雷赛智能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持股信息中,李化松管理的平安低碳经济混合持有其约128.65万股,相比于一季度末持有的214.5万股,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再看7月6日披露前十大股东持股信息的巨星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也是“巨星云集”,包括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混合,郭斐管理的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和交银创新领航、归凯管理的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和嘉实核心成长等多只产品。

具体到持股变化上,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的持股数从一季度末的2550.18万股增加至7月5日的2684.61万股;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则是以1780万股的持股数,新进到前十大名单中;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的持股数从一季度末的1511.19万股增加至7月5日的1803.86万股,交银创新领航的持股数从一季度末的972.04万股增加至7月5日的1256.9万股;嘉实新兴产业股票的持股数从一季度末的1567万股小幅减少至7月5日的1542.69万股,嘉实核心成长的持股数从一季度末的1388.50万股小幅减少至7月5日的1365.22万股。

随着基金二季报的持续披露,以及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更新,越来越多偏股基金在二季度的动向将陆续浮出水面。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截至收盘,沪深三大股指全天单边上行,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收涨1.42%,创业板指涨2.25%。两市近4000只个股上扬,超百股涨停,表现极好。北向资金再度单边净买入116.22亿元,已连续10日净买入,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加仓近370亿元,创年内新高。

数据Wind,2022/6/10


近期市场开启反弹窗口,无惧外围涨跌独立走强。不少基民大幅回血,不过离回本或许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我们不确定市场反弹会持续多久,各项经济数据的复苏也还需要时间,但在3000点、3100点、3200点的企稳中,市场信心也在逐渐回暖。这一波反弹红利,你踏空了吗?


市场总是变幻莫测,我们能够把握的短期暴涨机会是极少的,更多的时候,都需要处在耐心的等待中。能够在市场当中长期获利的更好的 *** 之一,就是一直在场,确保行情来时自己有仓位。


回顾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历次大幅调整,无不是经历了几十天甚至几百天的漫长下跌,而后迎来反弹的高光。

数据Wind,2003/12/31-2021/12/31,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对比这一轮自2021年12月底以来的下跌,截至2022年4月26日,近90个交易日里偏股混合型指数下跌了近30%,但在短短的28个交易日后,指数就反弹超过15%。

数据Wind,2021/12/14-2022/6/9,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仿佛是一场长跑,刚刚开始时,我们不必计较谁领先了10米、100米,不用过度关注一时的输赢。在均值回归的作用下,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的现象都不可能长期维持,无论高于或低于价值中枢(或均值),都会以很高的概率向价值中枢回归,拉长投资周期可以较好地熨平短期波动。


“股票价格和价值就像是狗和主人。遛狗时,小狗忽远忽近到处跑,但最后却总是会跑回主人身边。”——格雷厄姆


投资很长,用“长钱、闲钱”投资于股市等权益类资产,但价值的兑现需要时间,子弹需要足够的射程。在投资中,慢即是快。


从中期角度来看,在政策预期兑现后,需要密切跟踪经济复苏是否及预期,在政策博弈下逐步向基本面行情切换的过程中,指数大概率仍会有所波动。对于基金投资,建议大家也不必时刻紧盯净值涨跌,只需要记得我们长期投资的决心,定期审视基金账户,放平心态会更容易收获时间的高光哦~

风险提示:1.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2.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3.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更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偏股混合型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远海控(601919)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