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时很多人会关注基金经理,毕竟基金经理的能力非常的重要,那么一个基金有几个基金经理呢?一般来说一只基金只有一个基金经理,但是有的基金会有两个基金经理,具体可以在基金详情中进行查看。
一只基金有两个基金经理时,通常一个老的基金经理搭配一个新的基金经理,不过一般这种可能很小,因为老带新是传授经验,而不是让新人来分提成;再有就是这只基金的老基金经理准备换到其他基金上去,基金公司会为了他离职而提前派人与他对接接管他的基金。
基金经理的能力对于一只基金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好的基金经理可以为基金配置良好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让基金净值保持良好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资产也可以在基金下跌时有较好的抗跌。
日常投资一只基金时要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比如发行公司、托管费用、基金历史分红、基金规模、成立时间、基金管理人等,这些都了解清楚后就决定是否买入,其中投资基金时不要选择规模过大的,因为规模大的基金配置的资产多,对基金经理能力要求高。
用户在买入或者卖出基金时一定要在基金交易日的15点之前提交,这时会按照当天的基金净值计算。如果超过15点提交,那么会按照下一个基金交易日净值计算,赎回时不同基金到账时间不同。
在选择一只基金投资时要注意该基金历年的走势,知道在过去是不是分过红,基金净值达到的*点,同时分析基金持有的资产会不会在未来持续上涨,只有基金持有的资产上涨潜力大,基金净值上涨的潜力才会巨大,也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 有句俗话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基金行业,较大的基金公司往往具有更雄厚的实力,更具市场号召力。
大基金公司都有哪些呢?
每一年度,金牛奖都会根据基金规模评选出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金牛奖是基金业内的奥斯卡,那些常年在榜单内的基金公司一定是规模稳定,长期表现*的基金公司市场上有近160家公募基金,除了这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还有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一般来说,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至少应该在千亿级别以上,占市场比例将近三分之一。如果某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低于这个数量级的话,要么成立的时间不久,要么就是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足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单靠基金规模来评定是否为大基金公司还比较具有片面性,大的基金公司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基金经理的人数,一般来说,基金经理的数量应该在10个以上。基金经理人数太少的话很容易导致一言堂的现象,并且人数太少的情况下公司的整个决策委员会和调研团队都无法成规模,不容易出现思维争辩的情况,不利于基金的管理。
从历史数据的情况来看,大型的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基本上都能处于同类平均水平线之上,丰富和多样的管理经验也更能打造出更多不同类型的绩优基金。
以上就是关于挑选基金公司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想了解私募大佬排名推荐上私募排排网,私募排排网有海量的私募数据库和*的私募排名榜单,为客户提供*的私募信息,值得信赖。【选私募-查排名-点击一键与私募直聊】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高净值用户2021年关注的20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林园、但斌、廖茂林、冯柳、梁宏、张亮、邓晓峰、张坤、李杰、许琼娜、蔡英明、邱国鹭、陈光明、钱伟、王一平、刘晓龙、谢治宇、董承非、朱纪刚、陈忠。其中包括16位私募基金经理,以及4位公募基金经理。
在人气私募榜单中,林园、但斌、廖茂林热度居于前三,正圆投资廖茂林为*登上年度热搜榜单,林园与但斌则为榜单蝉联,在2021年的人气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较2020年度均各上升一个排名。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私募大佬的相关信息,推荐下载私募排排网APP。私募排排网旗下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严苛的准入标准,专业的服务团队。还有业内知名一站式线上直播路演,私募大佬/知名机构/财经大V等与投资者深度交流投资策略及后市观点。
目前,中国有 665 位基金经理管理着规模超过 100 亿元的基金,其中,有 214 位在管理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基金。
这 214 名百亿级股票基金经理,多数都能在数年的从业时间中,将管理的基金年均回报率维持在 10% 以上,有的还能超过 20% ,甚至更高。
【拓展资料】
那么基金经理该如何运作一支基金呢?
其实,这些金融牛人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单打独斗。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背后,往往都会有一支厉害的团队为其出谋划策。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公示,目前中国头部前十的基金公司中,都有五百人以上的团队,而其中基金经理的数量大概只占了 10% 左右。
剩下的人包括了投研团队、运营支持、市场营销,他们都是基金经理能管好一只基金的坚强后盾。其中,投研团队就为基金经理直接提供投资研究支持,他们的人数也非常多,一般常会占到公募基金公司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基金经理需要人这么多的投研团队?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金经理难以凭一己之力,追踪每只股票、每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的智慧作为支撑。
而*的基金经理正是靠着背后*的投研团队,做出决策判断,踩对投资节点,让管理的基金乘风而起。
这就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投研一体化”架构。
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基金经理,主要还是因为近年来公募基金展现出来的赚钱能力。
仅 2020 年,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就达到了 47.47%,股票型基金也高达 45.94%,超过了深圳成指的 38.73% 和上证综指的 13.87% [1]。
要知道,炒股都是高风险与高回报的代名词,而基金给人的印象则是相对稳健,与“一夜暴富”根本无缘。
但其实,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为持有人创造了不错的收益 [2]。根据统计,从 1998 年基金诞生到 2020 年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 17.04%,债券型基金达到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