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该公司为事业编制,起初与水利部工程管理司合署办公,主要负责水利综合经营的行业管理工作。
1985年9月,水利电力部将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改组为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1年12月,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逐步与市场接轨,公司主营水利水电工程、城镇供水工程的开发、咨询、机械成套、总承包以及水利旅游、沙棘开发等。
1997年12月,为适应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部将中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更名改建为中国水利投资公司,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挂牌仪式并为公司题词:“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
1998年11月,与水利部脱钩,移交中央企业工委管理,2003年4月以后纳入国资委管理。
2006年8月,国水投资集团注册成立,同年10月,中国水利投资公司更名为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
2008年10月,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10年6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中国能建长期能不能翻倍,能翻多少倍这个是根据市场所决定的,不是人能预测的。中国能源建筑用能倍增的原因如下:中国能源建设大单采购占比31%,小单采购占比仅23%。我们主要看购买特大订单的比例。理论上,买入超大单的股价可能会上涨。中国能造出的开盘市值只有954亿元,不到1000亿元,可以炒高,也就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翻番。中国能源建设在整个市场的股价处于极低的位置,与包钢股份类似,包钢股份拥有全新的理念和主题,受到热烈追捧由主要机构。
拓展资料:
1、中国能源建设与三峡能源同属一个电力行业。从业务和综合能力来看,中国能源建设规模远大于三峡能源。中国能源建设总资产4992亿元,而三峡能源总资产仅1851亿元。因此,中国能健的股价可以翻倍,也就是2000亿元。与其5000亿元的总资产相比,可以得到机构的广泛认可。如今,在进一步的龙虎榜数据中,有多家大型机构竞相收购中国能健。作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它最认可这个概念。
2、只要市场有广泛认可的大概念,股价就可以翻倍。目前,整个市场和中国*的热点是停电限电,这意味着一方面,能效是由控制和缺电共同控制的;二是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电价单价将大幅上涨。根本原因是发电厂太少,可以说是供不应求,需要大量建设。中国能建是中国*的电厂建造商,也是世界*的建造商。因此,中国能源建设是整个市场最受认可的大票,是停电限电的*出路。中国人*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炒股低价股,尤其是那些退休工人。他们最喜欢投机低成本股票。中国能健就属于这一类个股,所以翻倍是非常可观的。
3、中国基础设施承包商的海外销售额增长了 1189 亿美元,是十年前的三倍。据悉,2018年,国际基础设施收入的1/4被中国企业占据。众所周知,中国的强项是基础设施,被一些海外媒体称为“基础设施狂人”。无论是震惊世界的国家高铁网络,还是港珠澳大桥,都震惊了世界许多国家。受益于海外基建项目,中国基建承包商的收入近年来也有所增加。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占非洲所有跨境基础设施收入的60%,在交通基础设施、发电设施和工厂合同方面均名列前茅。在研究机构列出的前250家国际承包商中,76家是中国企业。在 4,869 亿美元的海外收入中,中国占 24.4%,高于十年前的 11%。中国在海外项目的基础设施实力已达到*水平,其中中建2018年以227亿美元入围,位列第三。而且,中国在短时间内收购了2250亿美元的海外项目,显示了中国建筑的崛起。
三峡能源是值得长期持有的标,散户值得一看。
那三峡能源为什么这么强势呢?
首先它是新股,虽然市值很大,但是流通市值并不是太大容易炒作。最近新股表现都挺好,例如东鹏特饮。
其次,它搭上了碳中和的热门概念,有消息称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就要开启,而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8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而上线初期只有电力企业参与交易。
而三峡集团也在互动平台表示一直在参与碳市场交易,也将积极参与国内碳交易。
三峡能源又是新能源企业又是电力企业又是新股,肯定备受追捧。
一,在中国,光三峡俩字,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说它价值几十亿百亿都不为过,三峡能源的母公司是长江电力,该股近来也一直变现突出,业务稳定,各项指标都稳步增长。
二,三峡能源,同时是A股*风电运营商,稀缺的大型新能源运营商之一,业务基本遍布全国各个省市,碳中和最受益新股,公司是“新股+风电+光伏+碳交易即将上线”,加上月底即将实行的碳中和碳排放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发布给公司提供了继续上涨的动力,也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各国都在稳步推进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峡能源从2006年就开始参与碳排放,技术和业务线都突飞猛进增长,各路资金都开始进来,每天都是开板即涨停。
四,公司业绩持续有保障,更符合国家战略大方向,是该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不过现在三峡能源市值已经2000亿了,市盈率也超过了50,马上碳交易市场开启算不算利好出尽就不知道了。
揭秘:散户是股价上涨的*阻力?股东户数越多,股价越跌;股东户数越少,股价越涨?
三峡能源,号称散户大本营,目前还有多少散户?
我们在一些行情分析软件上,去查看股东户数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股东户数越少,筹码越集中,股价越容易上涨。
我认为,这句话,或者类似的话,是完全没有逻辑,没有正确性可言的。
我们从以下几只个股的股东人数变化和股价走势,去分析判断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1、东方财富 ,这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别的券商跌成狗,这个券商,一枝独秀。因为散户少么?该股的股东户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37万,到今年二季度的61万,整体是不断增长的,股价也从十几块涨到了现在的三十多快(前复权股价),不断创 历史 新高。 从这里我们可以说,散户多少跟股价涨跌没有因果关系,东财的股价能脱离板块的走势一枝独秀,根本因素还是因为自身的业绩足够*!
我们具体剖开去看(可以看上图),东财的股价在阶段性上涨的时候,股东人数是减少的,但是当出现局部的回调整理的时候,股东人数反而大幅度增加。最典型的就是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底的时候,股价基本一致,但是股东人数却从51万激增到68万, 为什么增加这么多?就是因为该股冲高回调后的凹地,吸引了大量的散户进场。
今年二季度的时候,股价震荡走高,但是股东人数却从68万减少到了61万。说明在股价走高的过程中,不断有散户离场了。
2、格林美 ,这票的散户数量也是不少的,近期的人气也颇高。该公司的股东人数从年初的25万,到现在的41万,增加幅度也是很大的,股价也是整体走高的态势。 这家公司有一点很*,董秘每隔10天就会公布股东人数的*变化,这一点,值得点赞!
还是具体剖开去看(看上图),格林美的股东人数大幅度增加的时候,股价的走势要么是震荡整理,要么就是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调。比如说5月31日的时候,股东人数是39万,股价在11元上方,但是十天时间,到了6月10日,股价跌到了9.5,股东人数增加至46万。
而股东人数在最近,却从46.7万减少到了41.5万,股价这阶段是出现了阶段性的新高。
这也能说明,散户进场,买的是跌的时候,离场,反而是股价走高的时候。
3、三一重工 ,你可能会说,前面说的都是股价整体走高的票,那行,咱们看下三一重工,这票也算是明星了,股价从高位腰斩。
这个大牛股,股价从去年初的十几块,涨到今年初*的近50元,涨幅可是不小,股东人数从去年一季度的27.88万,到年初的时候,增加到了33.46万,增幅其实不大,期间,股东人数也有起有落(具体变化看图)。
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年初的股价和今年一季度末的股价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是股东人数,却从33.46万,增加到2月底的58.67万,到了3月底,增加到了69万! 变化如此明显的根本原因在于:三一出现了*幅度的调整,从高位的50回调到一季度末的35附近,回调了30%,这个幅度是过去几年连续上涨过程中*的回调。
同样的价位,年初的时候没人买,涨上去回调下来了,吸引了三十多万散户进场!本以为是抄底捡到了大便宜,结果,后面还有深坑,35进去,跌到25!
由于三一目前还没披露半年报,所以现在的股东人数是不清楚的,不过我估计,截止到6月底,那股东人数肯定还是增加的,可能会有80万以上,甚至更高。
三一的股价在下跌的时候,量能也是很有趣,没有缩减,反而非常活跃,甚至比前期上涨的时候还要大,这说明该股的接盘方还是比较多的。
从这里,我们其实也能看得出来,不是因为散户接盘了,股价往下跌,而是股价往下跌的时候,吸引了更多的散户来捡便宜!
如果是因为散户接盘了,股价往下跌,那至少在股价涨到高位的时候,股东户数会急剧增加,这才叫接盘;实际情况是,股价涨的时候,股东户数没增加多少,但是股价回调了,才 出现了股东户数的急剧暴增!这是正确的因果关系!
如果三一没走成今天这样,而是回调到35之后又继续往上走,去创新高了,相信大家看到的,肯定是股东人数在增加到69万之后,随着股价走高,股东人数又不断减少了!
对于现在的三一而言,如果就跌到25不再往下了,随着后续的震荡和反弹,假如说到了三季度末的时候,股价回到了35,但是股东人数肯定相比二季度的时候,会出现大幅度减少。
4、济民制药、仁东控股 ,这两个庄股的情况大家也不陌生,崩盘后,股东人数急剧增加!更为尖锐的说明了, 散户不是去高位接盘,而是看到暴跌后才去接盘的!
是不是觉得有点意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人性。双十一的时候,本来100元的东西没人买,商家抬高到200元,5折大甩卖,销量暴增!不一样的道理么?
5、结语: 所以,真正让散户自发去接货的,不是在高位,而是高位回调后,才是真正的接盘。拉到50没人买,那就继续拉,拉到100,等回调的时候,你看接盘的多不多?
所以,大家真正警惕的是,一旦股价开始出现快速的拉升,超过前期的正常上涨斜率,那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的发套做准备了!涨的时候不敢买,等涨到高位,有了高价的参考坐标,认为眼前的回调是难得的机会,那反而就中计了!这就是现实版的刻舟求剑!
不要把股价锚定在高位或者低位,那确实有参考意义,但是要考虑的时候,今时不同往日,市场的情绪、该股的质量,都在时刻变化,如果简单的这样锚定,刻舟求剑,自然一无所获!
三峡能源,现在还有多少散户、多少股东?如果你还在意这个的话,那前面我讲那些就没啥意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