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供给的情况并不是十分良好,由于疫情所致,今年大多数的人群都常年在家中居住,没有外出的机会。这样一来导致电力的使用情况也跟着增高了几分,导致不少的电业局纷纷表示,今年的电力使用情况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往年一年使用的电力在今年仅仅半年的时间就用完了,从而电力局决定需要一些对策才可以控制电力的使用,例如定量使用等。
为何使用电有可能会受到控制?
这一阵子有很多人频频发现,家里经常会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停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有的时候会设定在中午十点到十二点,有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今年使用电会受到国家的控制。实则源自于国家的电力也是有限的,经过了半年的使用模式,电力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如若不进行控制很有可能后半年的电力情况会跟不上去,无奈之下只能进行控制。
电力使用情况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想要等到电力恢复正常不受控制,要到2022年才可以任意使用电力,如若2022年的疫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电力消耗的过大国家供应不上也会在后半年进行一定的控制电力。所以常年在家中生活的观众朋友们,尽量不要太过于浪费电力,毕竟国家的电力也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电力的产生只能是一小部分,肆意妄为的供应下去只会适得其反。为了保证一整年都可以有电进行使用,国家响应了号召,每个地区都要分时间段进行偶尔的停电处理。一般选择在电力使用情况比较薄弱的时间,进行停电,或者是提前给广大人民留下停电的时间,这样也会有备无患。
伴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好,电力发电量以及用电量规模均十分宏大,而且未来也将保持增长趋势。此外,担心对环境的影响,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已经逐渐增长。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传统发电和清洁能源兼具的公司--国电电力。
开始介绍国电电力以前,大伙先一同来瞅瞅这份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全国性上市发电公司,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电、煤炭、化工等领域。是中国国电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窗口和实施整体改制的平台。近年来,国电电力始终坚持做强做优主业,推动转型升级,公司电源结构和布局得到持续优化。公司目前拥有直属及控股企业76家,参股企业20家,筹建处7家。
获取公司大概的基本信息后,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一些值得投资的亮点,
亮点一: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良好
先后入选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和《福布斯》首批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榜单,保持着国内A股绩优蓝筹股地位。
亮点二:资源获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近几年全面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尽管公司电源结构中的主导位置依然是火电机组,但随着逐年下降的占比,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的比例会大幅上升。面对国家发展的形势变化,公司不断调整发展策略。截至2016年底,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1713.4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33.67%。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是不谋而合的,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为文章篇幅受到限制,再多的内容我就先不说了,关于国电电力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多内容,学姐都整合到研报中了,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国电电力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15-2020年这几年的全国发电量在不断升高,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6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尽管近年来我国会把发展新能源发电作为重点目标,但现在火力发电规模依旧占总体规模很大比例。按照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有69%的发电量都是借助于火电,但是我国火电发电占比是处于逐渐下降的,水电、风电、光伏、核能等其他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一种处于上涨趋势。
总的来说,国电电力有着显著优势,合乎国家碳中和的发展路线,有望在此行业变革之际,取得飞速发展。可是文章内容难免会有一些滞后,如果对国电电力未来行情感兴趣的话,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将会有专业的投资顾问为大家进行诊股,看下国电电力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国电电力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26,*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上海电力上涨原因如下:
一、从公司角度看。公司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对集中。公司有强大的发展实力,中国百年才将电力诞生的见证者就是上海电力,也是中国电力大进步的推动者,同时还是新能源发展的先行者。
亮点一:电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布局优势。在提高煤电低碳发展效率的条件上,上海电力持续加强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重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大优化了资产结构。
亮点二:技术和人才优势。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重点围绕高效清洁发电、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这三大技术范畴,主动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公司对技术专家、技术带头人要求实施常规考核,其中生产人员中*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为59.76%。
二、从行业角度看。2015年至2020年,全国发电产量一直在上涨,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在2020年时,全国已达到7.62万亿度的发电量,同比增长方面达到了4.05%。虽然说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重点发展核电以及新能源发电,但目前火力发电的规模仍然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比例。2020年我们国家发电结构里,有69%的发电量需要依靠火电,不过我国火电发电所占比例是有下降趋势的,风电、光伏、核能等其他能源发电的比例不断增加。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十三五”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2020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6.5%、3.9%、5.8%、8.1%,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是用电量增速回升的最主要原因。
全社会用电量季度增速变化趋势,反映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落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第一产业用电增速明显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较快发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温、电能替代快速推广、城农网改造升级释放电力需求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全社会用电实现较快增长。
2012-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渐增长。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比2019年同比增长3.1%。
分产业来看,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14%;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占全社会用电总量68.19%;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2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6.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9%,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4.58%。
第二产业用电量基本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态势较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2月份,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1.9%、7.5%、13.6%、16.5%,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持续维持高位;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内首现两位数增长,恢复态势强劲;居民生活用电量受低温寒潮天气影响,增速创年内新高。
从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来看,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5%,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8%,拉动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和0.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4%和31.2%两者合计达到86.6%。
广东、江苏、山东用电量稳居前三
2020年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用电增速*,而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增速*。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9%,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并促进在线办公、生活服务平台、文化娱乐、在线教育等线上产业的高速增长。
2020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1%、2.4%、5.6%、1.6%。全国共有27个省份用电量为正增长,其中,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西藏、广西、江西、安徽等8个省份增速超过5%。2020年,广东、江苏、山东3省份的用电量和GDP总量均稳居前三,西藏垫底。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家能源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有如下的信息值得关注。
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
1至9月,全国电力消费总量达到6493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0%。
按行业划分,第一工业耗电857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8.4%;第二产业耗电42364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6%;第三产业用电1137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9%;城镇居民用电10331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3.5%。
九月份,全国电力消费709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0.9%。按行业划分,第一产业用电105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4.1%;第二产业用电4676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3.3%。
第三产业耗电1234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4.6%;城镇居民用电1077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2.8%。
二、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的原因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2002年开始逐步深化,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市场得到了有序放开,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
“双碳”目标的确立和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出现,使我国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确保电力安全和稳定,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更加显著。
在我国的电力工业历史上,“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已有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了电*资的严重短缺。但自2002年厂网分离以来,电力市场的投入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1年,我国电力项目总投资达到104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
我国发电主力是火电和水电,占总发电量的90%,其中火电占72%,水电占18%,其余10%是核电4%、风电4.5%、太阳能1.5%。
水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受经济、技术等因素所限,水电只占总发电的20%左右。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在1980~1986年间,火电所占比重由70.2%逐年下降至63.7%,水电所占比重由21.3%降至20.3%,而核电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由8.2%升至15.6%。
扩展资料:
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预计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2.3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700-4800小时,其中火电5050-5150小时,较上年有所增加。
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电煤运输偏紧。其中东北地区供应富余能力增加;西北地区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
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改造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考虑高温、来水等不确定性,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