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净利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净利润吗)

2022-09-29 5:53:05 基金 xcsgjz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这类对子公司投资应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时发生的审计费等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这类对子公司投资应按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对未来事项作出约定且购买日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也应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三)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同。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股权时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除此之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我国企业当年实现的盈余一般在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因此,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一般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处理。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仍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当年的投资收益。

[例1]甲公司2006年1月1日以8000000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20000元。乙公司为一家上市的中小企业,其股权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且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甲企业在取得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1)2006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020000

贷:银行存款 8020000

(2)2006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00000

(3)2007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8000000+15000000)×10%-10000000×10%-800000=500000(元)

当年实际分得的现金股利=15000000×10%=1500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1500000-500000=10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1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0000

投资收益 1000000

(二)权益法在权益法下,企业进行投资时,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在期末,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首先,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确定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进行利润分配时,应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应当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2]A公司200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100000股,每股面值10元,市价12元。A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40%,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等。2006年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600000元,2007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2007年B公司全年净亏损5000000元,200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

A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0

(2)2006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240000

贷:投资收益240000

(3)2006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B公司”账户的账面余额=1200000+240000=1440000(元)

(4)2007年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B公司 1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20000

宣告分派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账户的账面余额:1200000+240000-120000=1320000(元)

(5)200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 13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320000

(6)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账户的账面余额为零,未确认亏损=5000000×40%-1320000=680000(元)

(7)2008年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A公司可恢复“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账户账面价值=2000000×40%-680000=12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20000

贷:投资收益12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权益法转为成本法长期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继后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被投资单位账面价值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不作为投资收益;超过投资单位账面价值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2)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从而形成企业合并的,应当改为成本法核算,并进行追溯调整。若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有差额的计入当期损益;若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成本法转权益法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应当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应当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为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以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其他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处理。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人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核算当购入时其初始成本小于其公充价值时要不要调整其入账价值?

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的科目(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过程: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损益调整),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分担亏损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的,应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本科目(损益调整)科目。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本科目(损益调整)。

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3.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企业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如有未确认投资损失的,应先弥补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弥补损失后仍有余额的,如原因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确认了投资损失,同时作为预计负债的,应首先冲减预计负债的余额,剩余部分再借记本科目(损益调整),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4.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持股比例变动的情况下,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与本科目余额之间的差额,应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如何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1. 首先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或等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提示1】营业外收入,会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但不会影响营业利润。

【提示2】取得时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限于权益法。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期间

1.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净利润×持股比例)

2.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净亏损×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亏损×持股比例)

【提示1】超额亏损的确认与处理

(1)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所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对××单位投资”这个明细科目,该明细科目通常又有“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4个二级明细科目组成,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意味着“对××单位投资”的这4个二级明细科目余额合计为零。

(2)还需要承担的投资损失,应将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通常是指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但是,该类长期权益不包括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长期债权。

(3)除按照以上步骤已确认的损失外,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的损失,确认为预计负债。

(4)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5)发生亏损的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处理。

3.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提示】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4. 持有期间应享有或分担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其他综合收益(根据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份额)(或借方)

5. 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或贷方)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方)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净利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净利润吗) 第1张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计算初始投资成本:

股票成交金额

加:相关税费

减: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1、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2、收到购买该股票时已宣告分派的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三)发生股利时

1、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盗

2、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或借记)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1、1)根据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

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三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2]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初始投资成本

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400 (以付出的公允价计量)

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相关税费

入账价值=400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

贷:银行存款400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