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减记,是根据正常流程进行的,处于情理之中。此次减记事件,宣告了银行资本工具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也将促进银行资本工具正确定价和风险定价。
2020年11月13日,包商银行65亿元二级资本债因“无法生存触发事件”全额减记,这在中国金融史上还是头一次。
根据巴塞尔协定,商业银行资本由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等构成。二级资本也叫附属资本或补充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基础中扣除核心资本之外的其他资本成分,是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
二级资本债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一个重要渠道。二级资本债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股权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混合资本债券之前。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全额减记,宣告了银行资本工具真正开始发挥其应有之作用,而非普通负债。这将促进银行资本工具正确定价,风险定价。此前,有些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实际上达到5.125%的减记触发条件,但没有执行。
对未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产生什么影响?
董希淼认为,之后,包商银行事件对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会产生一定影响。
包商银行被接管之后,信用分层的情况已经体现出来了。有一些中小银行发二级资本债比较难发,定价比较高。从这个角度看,下一步在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面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否则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难度和压力会更大。
贪污腐败,薛纪宁等人罔顾党纪国法,私心贪欲横行,毫无忌惮收受、索要股权、房产、现金和各种贵重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7亿余元。
一,包商银行介绍
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oshang Bank Limited,简称包商银行)于1998年12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年9月28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包商银行,成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包头市。
2019年5月24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组建接管组,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 2020年5月23日,央行发布关于延长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接管期限六个月,自2020年5月24日起至2020年11月23日止。2020年8月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 2020年11月11日,包商银行接到央行和银保监会《关于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的通知》,央行、银保监会认定该行已经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
2020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2021年2月7日,包商银行被裁定破产。
二,前行长贪污金额
该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起诉书指控:2002年至2015年间,被告人薛纪宁在担任中央金融纪工委案件检查二室主任、银监会监察局副局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银监会党委巡视办巡视员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行政许可、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办理贷款、业务承揽、设立和入股村镇银行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共计收受37家单位和个人财物折合人民币400437881元。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总结语:
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恶人,严惩不贷 。
一,这些银行都是安全的,只要你存款在50万以下,如果倒闭了,就会有再保险公司赔给你
二,首先查询银行的资质,只要是国家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在里面的存款都是有保证的。具体情况可以到当地银监部门和人民银行咨询。目前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是办理了存款保险的,即使银行出现破产,单户50万元也会由国家存款保险机构进行赔偿,这点无需担心。资本充足率反应银行的杠杆比率,代表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偿债能力。银行用少量资本运营大量债权资产,以此来获得高回报率,但这也是银行产生系统风险的根源之一
三,拨备覆盖率是指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末,鄂尔多斯银行拨备覆盖率为84.24%,2018年底为111.58%,远低于120%-150%的监管要求;同时资本充足率也不满足监管的要求。另外,在2019年10月,准格尔旗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鄂尔多斯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魁以涉嫌受贿罪向准格尔旗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四,不良率*理解,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反映了银行流动性情况。据报道,最近几年,乌海银行的不良率呈上升趋势;而破产的包商银行不良率更令人匪夷所思,2015年6月30日,包商银行不良率为1.60%,但2005年以来,股东不良占款就达1500亿,这说明这个数据都作假。
五,包商银行破产事件后,更多中小银行的风险正逐步被暴露出来。这将打破此前大家的对银行的认知,我们更应该从银行三大指标来判断其安全性。
银行当然会倒闭了,但倒闭不见得钱就完全没了。
银行作为经济主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当然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倒闭的可能,而且我国已经出现过银行倒闭的案例了。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倒闭了,成为国内第一家倒闭的银行。 在当时,很多海南当地的信用社因为高息揽储出现经营危机,于是,当地政府就把这些信用社合并到海南发展银行。合并后,当初以高息揽来的存款只能按照央行标准利息来支付,于是导致很多客户的不满,接着演变成大规模储户把钱取出来。最终海南发展银行还是没能顶住这样大规模的挤兑而倒闭了。
2012年,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因为资不抵债被批准破产,这也是国内首家被批准破产的银行。 从2001年因债务危机停业到2010年被批准走破产程序,这个过程等待了将近十年的漫长时光。不过幸运的是,因为这家银行的个人储户数量不错,存在里面的钱在破产前都可以取出来,但是也有4加机构因为数额大,存在这家农信社的钱至今没能要回来。
经过改革,好多地方成立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小银行,这些银行的成立就是为了支援当地经济发展的,但政府的过多干预,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信贷,一旦过大不符合银监会的规定,就会被接管,这种情况下发生挤兑几乎是大概率事件。
大的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行,倒闭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这些大行的存款利息不如小银行,好多人为了多拿钱,还是愿意把钱存在小银行。
2015年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第5条规定了,银行倒闭可以拿回来*50万元的存款。
从以上规定看出,保底能拿出50万元存款,超过部分,就按照《破产法》的规定和其他存款人按比列分吧。
所以,银行存款基本上能保证穷人的存款不受影响,至于富人,估计也不会把钱放在可能倒闭从银行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银行会倒闭吗?如果倒闭了钱是不是全没了?
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评论!
首先,若银行倒闭,客户资金的安全性问题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1、简单来说,存款人最多拿到的本金和利息兑付之和为50万。至于超出50万的存款,需要在银行完成清算之后按比例和清偿顺序获得兑付的,但已经破产的情况下,很难拿回超额部分不。
2、存款人无法获得赔付的情况有三种:
一、因破产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存款人存款丢失的(需要借助其他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三、代售的理财产品
3、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即便破产,贷款人的银行借款也是需要按期偿还的。
所以我们在银行存钱的时候也要当心,考虑到潜在的风险,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其次的问题是,现在的银行会不会倒闭呢?
从包商银行的接管问题来看,短期内银行破产的情况不会出现。
有人说中小银行存在破产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包商银行复杂且背景深厚的股权关系,以及暴露出的严重信用风险,特别是同业存款一旦坏账会引发连锁反应,“蝴蝶效应”会非常*,即便大行也不会幸免。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的消息,包商银行个人存款本息将全额保障,理财业务和银行卡业务均不受影响。也就是国家已兜底,而包商银行近期也进入了重组流程,“重生”有望。
但包商银行的事件也为整个银行业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的风控制度也将进一步加强。
明确表明,银行是会倒闭的。银行是一家企业,是一家经营风险的企业,国家是允许倒闭和破产的。
历史 上明确有一家银行倒闭,它就是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于1998年,的直接原因就是被当时的房地产给拖垮了,产生了挤兑风波,银行最怕挤兑。
那么如果你担心倒闭怎么办?国家对银行储蓄有保险制度,规定不超过50万的存款,是会进行理赔的,当然保费是银行出的,无需客户出,所以你可以选择每家银行都存款不超过50万元,风险分散。
目前国家对银行的风险管控日益健全,每年的不良率,不良金额都要上报给银监局,银监局会密切关注每家银行的经营情况,所以目前大部分银行是安全的。2019出现的包商银行被建设银行接管的事件,可以说就是国家先行管理,避免发生挤兑和倒闭,2019年锦州银行被工商银行接管,也是一样的原因,可见国家对银行管控力度是非常强悍的,避免了储户发生损失。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怎么就倒闭了呢,直接原因就是不良贷款太多,导致资产质量严重下降,没有了盈利能力,无法偿还储户利息,导致储户容易产生挤兑,挤兑是非常可怕的,一旦银行没有了活水,就无法持续经营。
不过目前市场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银行倒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中国银行发展50年了,风险管控日渐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也非常得当,不必太过担心。
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属于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律上来说,银行与其他公司银行都是允许破产的。就算那些还没有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虽然不是股份有限公司,但商业银行法中也规定了破产条款。也就是说,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是企业,凡是企业都需要自负盈亏,如果经营不善或管理出了问题,财务上就会出现危机,最终资不抵债,法律上也是允许银行破产的。上个世纪90年代,海南发展银行就因为经营过于激进,最终破产清算。
金融是整个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破产必然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会轻易让银行破产,特别是一些影响比较大的银行。而我们国家又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整个经济体的资金超过70%是通过银行贷款注入,银行破产的影响更加深远。特别是我们国家的民众目前对于银行的信任是远超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信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要保持发展就需要保持民众的信心。而且我们普通百姓对银行破产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认识和接受过程,银行破产一旦实施,就会造成“蝴蝶效应”,即便是小银行的破产都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这几年个别中小银行出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危机,都是由监管部门实施监管,而不是直接破产,主要也是基于减少对金融体系冲击的考虑。
《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要求所有银行都必须投保存款保险,也就是说,储蓄存到银行的每一块钱,银行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投保费。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同一存款人在同一银行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在50万元以内的,可以获得全额偿付。存款本息超出50万元的,超出部分要等待破产清算结果,才能最终确定偿付金额。所以,就是银行破产,也不是完全没有赔付,特别是在同一个银行的存款本息在50万元以内的,完全不用瞎操心。
首先,银行会倒闭,在市场经济中,任何行业任何投资,经营都有倒闭得可能。银行业倒闭最典型的当属08年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
其次,我们国家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有一个作用就是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当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就有能力对这些银行加以救助,以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帮助其恢复流动性。所以一般出现危机时,中央银行会提供金钱服务的,换句话简单说就是会进行一定的兜底。
再者,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一旦储户存钱得银行发生了破产,那么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得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将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督保险公司全额赔付50万元。超过50万元得,最多赔付50万元。其规定,适用于所有吸收存款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不在此存款保险氛围内。但有三种情况无法获得赔偿:1、存款丢失,自己弄丢得自己负责;2、所有银行业务变身为保险的,不进行赔付;3、银行代售理财产品是不负责赔款得。
综上所述,银行是会倒闭得,但相对风险比较小,银行资金盘太大,除非发生挤兑或者金融危机。同时即使倒闭,也大可不用担心存款资金得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银行会不会倒闭,这个要根据国情而定,在国外,银行可以倒闭,在中国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操作中,是不会也不允许发生这样的情况,这就是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人的储蓄率非常高,存钱是国人的习惯,如果发生银行倒闭,那产生的挤兑效应就非常可怕了。在中国即使银行要倒闭,政府就会出面牵头进行接管,由其他大银行将其合并,倒闭的银行一般是地方性城商行,资产负债规模小。同时,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2015年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央行成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目前我们国家是不会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况,存款也不会变没了。
首先,一些大银行,如五大银行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如赵兴浦民华,不会倒闭。财务安全至关重要。这些大银行与众多企业、家庭和国家有联系,*不允许任何风险。20世纪90年代末,银行业的整体坏账率高达40%,而且也没有失败!其他企业可能会倒闭,国家的大银行也不会倒闭!退一万步说,即使茅台破产,五大公司也不会破产。省下的钱是安全的,你可以放心。
其次,一些小城市的企业或信用合作社可能会倒闭,但请注意,国家不会让储户亏钱,这将导致 社会 动荡和公众愤怒沸腾。这也是完全放心的。如'包商银行',当发生严重操作风险时,受中国保监会委托,所有业务正常开展。
最后,结论是银行通常不会倒闭,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即使遇到风险,国家也会用各种方法帮助银行度过难关,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金融安全。
综上所述既是本人在此行业多年和潜心工作的经验所得,欢迎各位各抒己见的来多多交流,本人很喜欢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也可以多多关注,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谢谢大家。
银行可以倒闭,每家银行都有给储户投保,也就是说,不超过50万的存款不影响,超过50万的也只能确保50万的兑付,不过不要担心,即便是银行倒闭了,老百姓的钱基本都没问题,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你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放一个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