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持之以恒。当你面对一个复杂的对象,看起来眼花撩乱时,以不变应万变是*的方法,因为你由于认识的肤浅和经验的缺乏,实在变不过它。但所谓持之以恒也不是说你随便作个选择就完了,而是你用你生活中的其他经验而使你形成的哲学层次上的认识来宏观的认真考虑,尽量超脱于股市本身,然后把你慎重思考的结论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比如数交易所门外的自行车法)。这是个看起来很傻的办法,但你能否坚持下去才是对你的真正考验,判断到是次要的。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你绝不动心,苦守着自己的茅草屋,这是何等的修行?是个简单的问题吗?这是修练你的定力,耐心,恒心,信心。只有过了这一关,你才能看到新世界。实际上,没人可以完美的做到,不论你如何做的,只要你最终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了。具体的成功标志是,你坚持这样的方法,并挣到了超过多数人水平的钱。
第二招:见风使舵。过了第一步,你自然对股市的风吹草动开始有感觉了,阳线的时候你感觉热,阴线的时候你感觉冷。顺流的时候一日千里,逆流的时候费力不讨好,稍一不慎就人仰马翻。更重要的是,显然感到过去的办法不是很有效率的,如果能够见风使舵肯定是更好的策略。但实践一段以后你就发现了问题,关键是你很难判断风往那边吹,风的强度到底有多大。这没什么好办法,很多人就又回到了前一个办法上,或时而前一个,时而后一个,赢利反到不如以前了,这是的关键是学习股市的经典理论,向前人学习,向周围人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的领悟,只要工夫到了,你就会有所进步。明显的感觉是你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了解盘的能力,随便拿只股票来,你就可以说个123,当然精度一般,但以后会不断提高的。这说明你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对股票的系统分析方式,这是你真正能做到见风使舵的基础。所谓见风使舵,并不是单指短线操作,而是说你具有了顺势而为的能力,不必像过去那样的苦等,可以进行机动作战了。具体的成功标志是:你坚持这样的方法,并挣到了钱。
第三招:守株待兔。跟着股市潮起潮落几回,追逐热点无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大赢也有大亏,年终结帐也是不尽理想。最要命是投入精力极大,心律总是过速,却愈加感到股市的无常。这样耗下去总不是办法,而长期的观察你也发现了奥秘。凡树下阴凉,水草肥美之地,日落时分常有野兔出没。而先发现此道之人,悠闲隐于树下,品茶谈天,却收获颇丰。于是你重抄旧技,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招,开始耐心的守株待兔。但这可不是简单的回归,心法相同,技法却大不同。虽然你等可不是瞎等,首先你研究了兔子的习性,爱好,那个地方,那棵树的选择是你几年功力的凝聚。开始时失误可能多些,不断体会后成功率会高起来。这是周围的朋友已经开始叫你黑马专家了。这时你会体会到,潮起时兔子成群,平静时也不少,甚至落潮时也有不甘寂寞的。也会体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守法,渐渐的,你会感觉像*飞行员一样,具有了全天候作站能力。一帆风顺时,你会油然而生:“今日长樱在手,何日束住苍龙。”的感慨。这个时期的成功标志是,成功的守了几只兔子,正高兴时却突然被草从里窜出的大灰狼狠狠的咬住了。
第四招:见血封喉。猎人被狼咬,严重时甚至可以丢了小命,这显然会严重打击自信心。这时你可能有祥林嫂一样迷惑的感觉。“我只知道春天狼要吃人,没想到秋天也要吃。”渐渐的你再也不敢那样悠闲的守株待兔了,因为你发现兔子多的地方狼也多,还有化装成兔子的狼,甚至可以描述成只要可能是兔子,是狼的可能性就越大,到这个时候,你已经看到股市分析的两个方面了。死守--过于追求赢的一面显然不科学,这时你又仿佛回到第二招。而经过长期的磨练,此时你的盘面感觉和个股技术已今非昔比,用个寓言来说,现在你目力清晰的好像可以看见正在飞的苍蝇腿上毫毛。以过去的感觉看,这是不可思意的。现在你也发现散户与庄家比*的优势是进出方便。因此,你使用第二招作为你的轻功来保持自己处于机动状态,能赢就叫吸星大法,慢慢壮大自己力量。但最关键是保持机动状态,否则宁愿休息。用第三招进行决战,在发现目标后,精心筹划,耐心跟踪,在最有利的时间一箭封喉。要敢于集中兵力,打的狠,速度快,绝不恋战。时刻注意情况变化,发现没有把握后,快速撤退,绝不犹豫(止损)。实际上,只铁的方法就是此类,可是也许只有他本人可以,他只告诉了大家他是如何弯弓射大雕的姿势,但你有他那样大的气力吗?恐怕你连那张弓都拉不起来。你有他那样的目力吗?能看到苍蝇腿上的毫毛吗?你有他那样的定力吗?在那一刻能够平息静气。你有他那样的轻功吗?发现有变他可有凌波微步啊。因此,本招与前面*的不同是最强调如何不败,而前面的都是研究如何取胜。以现在功力,如果能减少失败,还能不胜吗?成功标志:从此再不愿评股,更知道每一战都异常艰辛,胜负的关键更多在细微之处。如果有人问你明天如何?你会很认真的说:“明天股市肯定波动!”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现在,网络炒股网络投资逐渐盛行,其中不乏一夜暴富之人。普通人有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对华裔夫妇,更有在股市“封神”的 巴菲特、索罗斯、李嘉诚等人
沈克里斯蒂(Kristy Shen,译音)和梁布莱斯(Bryce Leung,译音)于2010年结婚,虽然两人的收入都不错,却因为买房不得不省吃俭用,可及时这样,房贷也有二十年之久。于是两人开始存钱进行投资。他们把60%的钱投放在股市,40%的钱投在债券上,并按照股市和债市的动荡,对这一投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到了2015年,他们的50万元投资已经翻番变成了100万元。于是三十出头的两人便辞职提前退休开始了环球旅游。
作为“神坛”上的人物,巴菲特的一生都是富有传奇色彩的。1941年年仅11岁的他开始进去股市,购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1951年21岁获的他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57年成立的巴菲特投资俱乐部到年末时盈利可二十万美金。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最让投资者咋舌的应该是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
虽然现在股票投资越来越流行,但毕竟一夜暴富的人只是少数,应理性投资。
能,可以。如果你的方法对,将获得很大的收益。前提是你会投资,会投机,会做股票。
但是股票炒作中所运用的任何经验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散户炒股水平的提 高,主力为了成为赢家往往煞费苦心,不断地变化作盘手法,创新一些手法,脱离过去经验的特征,以期误导对手,使散户失手在经验之中。环境在变,条件在变, 经验会失灵。在股市上,股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主力的做盘的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从这个角度说,股市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经验也要不断的总结积累,适应市场的变化。一旦某种经验被达成共识并广泛应用的时候,主力就会彻底抛弃它,或者反向操作。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随着主力的变而变。经验要重视,但它不是 科学,要避免经验主义。
世界财富榜排名第二的巴菲特就是靠股票暴富的人,沃伦.巴菲特,1941年11岁的时候投资第一支股票,1947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财务和商务管理,1950年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理论大师门下,195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时年21岁,1951年成立非约束性巴菲特投资俱乐部,资金30万美元,年未就达50万美元。
但具体操作是很风险的一件事。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学习中进步的,在学会胜利概率大于亏损概率之前,建议先去盈亏同圆官 网去深造一下自己!